问民 第一百三十章 时代精神

();

王桂香看着惶惶不安的张敬民,安慰他,“女孩子,使使性子,缓缓就好了。”

张敬民抓狂地说道,“她原来不是这样的啊,是吃错什么药了?”

王桂香从雅尼和卓玛的表情上,看出了两人的争吵。

张敬民感叹,“种子从发芽到果实,都没有女子的想法复杂,我真是服了。”

卓玛接过话,“那是你笨,到处做好人。”

卓玛的话,让张敬民更抓狂,“我做好人有问题吗?难道你是要我做坏人。”

卓玛失望之极,“我懒得跟你说,跟你这种人永远都说不清。”

张敬民通过神仙岩上的这一劫,对王桂香有了莫明的好感,毕竟人家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嘛。

张敬民求援似的看着王桂香,“王姐,你说,是我的问题吗?跟群众谈事情,一说就通,咋跟她们说话,啥都说不清,相反是我的问题,这是咋回事呢?我都糊涂了。”

王桂香的回答,让张敬民更是如落五里云雾,“女人就不是用来讲道理的。你跟女人讲清过道理吗?”

张敬民想想,“”好像是这样。我从来就没有说服过我妈,她永远都正确。“

输液瓶里的药水没有了,王桂香找来刘医生加了药水。

刘医生加完药水后,对王桂香说道,“桂香,你过来一下,我问你点事。”

刘医生把王桂香引到他的宿舍,医生的宿舍跟其他人的就是不一样,干净,整洁,还有一种消毒水的味道。

刘扬青边招呼王桂香坐边说道,“我们卫生院人少,没有食堂,都是自己做了吃。没什么事,我就是叫你过来,喝碗鸡汤。”

说着,递了一碗鸡汤给王桂香,说是鸡汤,可碗里全是鸡肉。

汤碗的温度,通过手心,传到了身上,王桂香端着碗,眼睛一阵发潮,她使劲地控制着不让泪水流出来,特别是在刘医生的面前不能流。

“谢谢你。”王桂香感动地说道。

“谢什么呀,就是一碗汤而已。我就是一个没有理想的人。在这山里,条件有限,大病还得去县里或地区的医院。我现在研究中医,藏医也有许多奇特的方子。没事,就琢磨做什么好吃。比如,这鸡汤里,我就放了党参,丹参,黄七等中药,有祛湿,理气,滋阴补阳的功效……”

刘医生好像很多年没讲话了,王桂香都插不上话。

看着王桂香,刘医生说道,“不好意思,我好长时间没说这么多的话了。”

王桂香突然冒出一句,“你的医术肯定精进了不少,我听同学说起过,上面的医院多次调你,都被你拒绝了。听说,你在什么国际医药权威期刊发表了多篇论文。”

“有这回事,我习惯了安静的生活。”

王桂香又冒出一句,“你这样厉害,你能医心吗?”

刘医生迷惑地看着王桂香,“医心?这个?这个做不到。如果能做到的话,可以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了。”

病房里,张敬民问卓玛,“雅尼是被你气走的吗?你别以为我听懂不懂你们的话,不管咋说,她是你嫂子。”

卓玛问道,“你们不是还没结婚吗?”

张敬民严厉地说道,“你要胡搅蛮缠,那么,我们可能兄妹都做不成。”

“做不成,就做不成。我本来就没打算跟你做兄妹。”

雅尼被卓玛气得出了门,但并没有走远,就站在门口靠着墙。听到张敬民和卓玛的对话,舒心地露出了笑容。

多吉家的卓玛回到家,多吉问道,“他们都喝了吗?

卓玛回答道,“死不掉。”

多吉迷茫地看着卓玛,“你这孩子,我问你汤喝了没,你说死不掉,这是啥意思?”

卓玛的回答,多吉更迷茫了,“没意思。阿爸,开春以后,我还是要去深圳。”

多吉来气了,“你去深圳做什么?家里有羊,有牛,有田,有地,做不完的事,深圳的地上有黄金吗?”

卓玛脸色难看,“我不想看见他们。”

多吉更迷茫了,“你不愿看到谁?这日子各过各的,谁要你看呢?”

卓玛回答多吉,“你不懂。”

多吉向朱恩铸他们喊道,“你们吃啊,这孩子出去一次回来,心都野了。”

朱恩铸抬起酒杯,说道,“好。我就借多吉大叔的酒,讲两个意思,首先敬多吉大叔来年丰收,六畜兴旺。”

多吉大叔开心死了,“好好,丰收,兴旺。”

“再就是敬各位。敬明年羊拉乡公路胜利通车,敬颜教授的种子研究打败加德公司的封锁,敬全国第一个挂职乡长颜红青同志到羊拉乡上任,敬老扎西到羊拉乡就职,敬洛桑乡超过羊拉乡。再就是敬阿布同志魂归故里。我们满饮此杯。”

他们才喝完杯中酒,普惠明摆在桌上的移动电话响了,这移动电话被称为大哥大。

朱恩铸惊诧地问道,“国外才有,你怎么有这东西?”

普惠明答道,“试用品,国外公司为了开拓南省市场的试用品,省里的电讯部门让我拿到山里来试试信号怎么样,叫什么卫星电话,就是通过卫星传输信号。现在这科技发展得真快。”

普惠明接通了电话,信号比较弱,电话中有沙沙的杂音,但听得出是梁上泉的声音,普惠明有点紧张,“领导,你怎么知道我拿着这个电话,是电讯部门让我试试信号,我们还玩不起这个东西。”

电话里的梁上泉说道,“你紧张个啥?我又没有问你大哥大哪里来的,你能坚守在羊拉乡,我很欣慰,新年来了,向你问候新年好。”

梁上泉的问候,比酒还温暖普惠明,“领导你也新年好。就,就这个事吗?”

“当然还有其他事,你把电话拿给朱恩铸。”

“好的,领导,你也知道朱书记在这里?”

“如果自己的干部在哪里在干什么都不知道,你认为我们还称职吗?”

“是是,是,领导们当然是明察秋毫。”

大哥大的声音大,周围的人都能听见,虽然有一些沙沙的杂音。

普惠明把大哥大递给朱恩铸。

朱恩铸接过电话,“是我,朱恩铸。”

“我听说你到了羊拉乡,做得很好。颜红青同志的安全很重要,普惠明同志也该慰问一下了。条件艰苦,同志之间也是需要温暖的。阿布同志的事相当感人,这才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精神。省里决定号召党员干部向阿布同志学习,向阿布一家学习,他们敢于牺牲的精神,正是我们南省改革开放需要的时代精神。”

“南省日报和驻南省的各大媒体,要下来采访阿布的事迹,你们要做好接待工作。”

“好,我知道了。”

“阿布走后,要选一个在群众中有威望的人来接替他。这个人很重要,一定要选好,你知道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