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府盼我死,我偏要攀高门,嫁皇子! 第147章 以我死,换她生

对赵启山而言。

柔妃是他的妄念,亦是他唯一的软肋。

他出生在乾州府下的一座小县城。

自幼父母双亡,十岁不到,便被卖给当地的富户杨氏,做了一名车夫。

杨氏家族世代书香,出了不少文人。

且家风开明,女眷亦能外出去书院读书。

作为车夫,赵启山每日驱车,送大小姐往返学堂。

渐渐的,他只为她一人驾车。

最初,他只是低着头牵马驾车,不敢多看多听。

可十几岁的少女,最是娇俏活泼的时候。

可渐渐地,他听见了车厢里传出的清丽读书声,还有少女与婢女之间的谈笑风生。

他回头的那一瞬,阳光正从帘隙洒落在她眉眼之间。

照亮了少年暗沉的人生。

在少年内心不断悸动的同时,少女也悄然注意到了他。

在书院外,是他赶走了前来寻衅的男子,将她牢牢护在身后。

夏日,她走出书院时,等待她的是一碗清甜的冰酪。

冬日,她钻进马车时,里面永远是温润的暖炉。

情愫的种子悄悄萌芽,回家的路程也逐渐变长。

有时,马车会载着大小姐去买甜点。

有时,会停在郊外的河边。

在那里,少年学会了自己的名字,也在心上人眼中看见了自己的样子。

不是车夫,不是下人,而是一个男子。

可是,主仆终有别。

生活不是他们在树下共读的话本子。

少年明白,若想迎娶心上人,唯一的出路,便是拥有与之匹配的身份。

那一年,楚魏大战,楚军节节败退。

少年用攒下的银子赎了身,投身军营。

三年间,他念着心上人的名字,凭着一腔热血,为自己建立赫赫战功。

由小卒升至副将。

他手握功勋,急不可耐的疾驰回到乾州。

可敲响杨家的大门时,才知道……

他心心念念的少女,在一年前,被乾州杨氏的人带走,以嫡长女身份送进太子府中。

赵启山站在杨家门前,只觉得天都塌了。

他咬着牙回到军营,把满腔思念压在心口。

她的消息,会时不时的传来。

太子登基为帝,封她为柔妃。

再之后,是她诞下二皇子。

二皇子因为早产,一直体弱多病,而柔妃专心照顾二皇子,渐渐不再出现在宫宴之上。

仿佛成了一个透明人。

日复一日。

赵启山成了镇守一方的大将。

除了战事之外,他遍寻天下良医。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在北地寻得一位良医,在入京述职时,想方设法助那人进了太医院。

只是不巧,此事被端王发现。

起初,端王只是感慨他的痴情和用心良苦。

甚至还亲自替他,往宫中传递消息。

赵启山心中感激,渐渐把他当作知己。

某次晚宴推杯换盏之后,端王屏退众人,用一句话,唤醒了他心底深藏的念头——

“将军难道甘愿就此舍弃她?您难道不想重新拥有她,亲自呵护她吗?”

那句话,仿佛当头棒喝。

是啊,他为什么要把心爱之人拱手相让。

他赵启山,从一个父母双亡的**民,步步拼杀走到今日的位置,凭本事,他不会输给任何人。

他心上的女子,理当是天下第一的男子,方能与之相配。

而那个人,他凭什么!

他优柔寡断,软弱无能,只不过是出身在皇家,这才坐拥天下,拥有了她。

他根本配不上她。

那个女子,是属于他赵启山的。

酒意与情意涌上心头,他失了分寸。

那一夜,他答应了端王。

端王大喜,立刻为他引荐了自己的谋士。

他们促膝而坐,夜谈天下。

待到翌日酒醒过来之后,他才惊觉自己做了什么。

他是不满皇帝,但从未想过谋反。

他恨他夺走了自己的心上人,但并不想因此让天下大乱。

于是,他向端王请罪。

他承诺不会将昨夜之事说出。

他可以向皇帝辞去忠勇将军一职,不参与端王与皇帝的纷争。

端王没有阻拦,只是淡淡一笑:“本王知赵将军忠肝义胆,不愿遭天下人非议。但本王所谋之事,不止为我一人,将军昨日所见之人,背后都有至亲要守护。若将军此刻反口,本王该如何向他们交代?

赵启山问他:“如何才能让端王殿下放心?”

“本王不能让将军活着离开京城。”端王说完,赵启山刚要开口,又听他继续道,“本王知道将军不畏死,可您入京述职死在京城,必定会引起皇兄怀疑。若他有心探查,便不难发现将军死前曾私下见过宫中御医,关注过二皇子的身子……”

“一个武将,为何会关注体弱的皇子?这番不合情理之事,深查之下,定然会将您与柔妃娘**旧情查出。若皇兄怀疑您与娘**关系,又知道您对二皇子如此关心,不知……又会如何对待柔妃?!”

“末将与柔妃娘娘清清白白!”赵启山急道。

“本王自然是知道的。”端王淡淡的笑着,“可是皇兄呢……他若怀疑二皇子的血脉,尚有滴血验亲之法,可他若怀疑柔妃娘**清白……她该如何自证呢?”

赵启山当场愣住,脸色煞白。

端王见状,继续说道:“赵将军不如再好好想想。若您还愿遵从昨夜之言,本王就当今日之事不曾发生,事成之**便可带着心上人远走高飞……但若您想清楚利害之后执意反悔,本王为了身后人的安危,只能做最坏的打算。”

就这样。

赵启山开始了长达十年的隐姓埋名。

这些年,他在秋霞岭练兵的同时,继续搜罗天下名医。

把他们扣在营中,为他寻找给二皇子治病的良药。

每研制出一味新药,便通过端王将药送进宫中太医的手中,为二皇子治病。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二皇子诞生之日,便被断言活不过十岁,如今……已经十八了。

他让二皇子一日一日活了下来。

而他自己,却活不了了。

“若本将今日如郡主所愿投降,郡主可能为我保守柔妃的秘密?”赵启山说,“一切皆是我之妄念,柔妃娘娘从始至终并不知情。”

孟瑶点了点头。

赵启山顿了顿,又说:“本将今日愿影京收录,还请郡主放过我麾下四万将士的性命。”

说完,他就要往剑锋撞去。

“慢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