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福和厨子朝着老板深深鞠了一躬,跟着要参军的振华和映红这两个知识青年,转身冲出菜馆。
当他们出来时,发现整条金陵东路都已经沸腾了,学生们在组织募捐,商人们在捐献物资。
但是,更多的还是像阿福这样的人。
越来越多像阿福这样的普通人加入投军的行列,黄包车夫放下车把,剃头师傅收起剃刀,甚至连唱戏的武生都穿着戏服就往城外跑。
目标只有一个,参军打鬼子。
在租界边界,巡捕们看着潮水般涌来的青年,终于不再阻拦,甚至还有巡捕加入到参军的队伍中去。
一个老巡捕红着眼睛打开栅栏:“去吧,多杀几个鬼子”
就这样,卖报的阿福,跑堂的阿福,开黄包车的阿福,在这一刻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即将奔赴前线的士兵阿福。
而此时在前线,李学文站在临时指挥所里,听着十五集团军派来为他宣布晋升命令的副总司令,十八军军长罗啄英宣读委任状,还不知道自己昨晚这一仗,正在唤醒千千万万个阿福。
“恭喜啊,李团长,半个月的时间里,连跳**,从一个中校摇身一变成了少将,你不但破了日军的记录,还破了我们国军的记录啊”将委任状递过去,罗啄英看着李学文笑着说道。
李学文双手接过那张委任状,心里也忍不住暗自得意。
还是要打仗升职才能快啊,要是按部就班的等晋升,自己想升上校,都还要再等个几年才行。
至于少将,那就更是不知道多久才能到达。
校官升将官,那是一道无数军人穷其一生都无法跨越的天堑,多少人止步于上校,终老于任上。
而他李学文,短短半月之内,从中校变成少将,这速度比坐火箭都快。
不过相比于军衔的提升,李学文最满意的是蒋校长给的收拢溃军的权利,有了这个权利,接下来的拉人头中,李学文就可以放开手脚了。
“钧座,学文惶恐,此战之功,非我李学文一人所能为,是前线弟兄们拿命换来的,是十五集团军的兄弟们用血肉替我中央突击队挡住了侧翼之敌,实在是受之有愧”
国人讲究的是谦虚,哪怕自认为理所应当,在口头上也要谦虚一点。
罗啄英闻言,眼中欣赏之色更浓,拍了拍李学文的肩膀,笑着说道:“好,居功而不自傲,不忘袍泽,这才是为将者的气度”
说着,罗啄英收敛笑意,语气转为郑重道:“不过学文,你这晋升速度确实惊世骇俗,军中难免有人眼红,说些闲话,接下来,你更要谨言慎行,用更大的战功让所有人闭嘴。”
李学文立刻挺直腰板:“钧座教诲的是,学文定当以战功报效委座和钧座信任”
罗啄英来不止是宣布李学文的委任状,还有观看一下中央突击队武器装备的意思。
李学文陪着罗啄英视察了一下部队,哪怕如罗啄英这种级别的将官,在看到中央突击队那豪华装备时,也是忍不住暗暗咋舌。
无他,实在是装备太过豪华,简直是国内之最。
单以团级规模的部队来说,什么教导总队,税警总团都中央突击队一比,简直就弱爆了,火力上根本没得比。
只有跟中央突击队同出一源的陆军装甲兵团,才能在火力上跟中央突击队一较高下。
罗啄英在心里鄙视了一下李学文这个氪金玩家,临走时,却是认真的向李学文道谢:“李团长,谢谢了”
“嗯?钧座何出此言?”李学文不解的问道。
“早上的进攻,是我被巨大的战果给冲昏了头脑,没有做出准确的判断,如果不是你的谏言,十八军今天就要伤亡惨重了”
罗啄英这话说得诚恳,甚至带着几分后怕。
清晨时分,若非李学文那封近乎犯上的急电阻止了陈成下达的强攻命令,十八军的精锐恐怕真要白白葬送在日军蓄势待发的舰炮和航空炸弹之下。
这份情,他罗啄英得认。
李学文闻言,立刻正色道:“钧座言重了,学文当时也是出于战局考虑,十八军与中央突击队唇齿相依,互相支援,避免无谓伤亡本是分内之事。”
罗啄英重重拍了拍李学文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他翻身上马,又回头看了一眼这支装备精良,士气高昂的部队,最后目光落在李学文身上:“好了,废话不多说,抓紧时间整补,委座和辞修兄都看着你呢,别让我们失望”
“恭送钧座,请钧座和司令放心”李学文立正敬礼,目送罗啄英带着卫队离去。
等着罗啄英的车队走远,李学文立刻从衣领上摘下自己刚刚佩戴上的少将军衔。
这里是前线,小鬼子的枪法还好,李学文可不会带着军衔四处招摇。
放在手上掂了掂,李学文撇撇嘴,战场上还真是一切从简,晋升少将,连个衣服都没有,不知道从哪里扒拉来两个少将的军衔就给打发了。
“团座,不...从现在以后,我就要叫你将军了”
“团座,恭喜晋升少将”
萧平波和任远良凑了过来,脸上带着由衷的喜悦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羡慕,向他道贺。
李学文哈哈一笑,将那对崭新的少将领章在手里抛了抛,随手扔给了萧平波:“少来这套虚的,帮我把这个东西放好,等打完了仗,我还要戴呢”
“放心,一定给你藏得严严实实,绝对丢不了”萧平波手忙脚乱地接住领章,笑着说道。
看着俩人说完话,参谋长任远良笑呵呵的将一份报纸递给了李学文,示意李学文看下报纸上的内容。
“嚯,不雷先生写的文章,没想到我这个小人物,竟然能让不雷先生亲自吹捧”
简单扫了一眼报纸上的内容,对于吹捧国军这一大胜的内容,李学文自动略过。
但是文章下面的署名却是让李学文眼前一亮。
陈不雷作为国府第一笔杆子,平时写的文章内容,要么是吹捧校长,要么是写些鼓舞士气的宏文。
亲自为一个小小的团长的战功执笔吹捧,这可是少见的很。
“哈哈,刚刚军事情报处上海站的人联系了我们,说这篇文章一出,租界内的各大商户,可都主动提出要给我们捐款捐物呢,希望团座您赏光,等战后去和他们见上一面”
听着任运良的话语,李学文忍不住摸了摸下巴,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一战成名天下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