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委员长,这次的捷报大到天上去了,前所未有之大捷”
钱大均激动地将电文双手呈上:“十五集团军所属中央突击队团长李学文,亲率精锐,于昨夜奇袭日军第十一师团指挥部所在地刘行镇,斩将夺旗,阵斩了师团长山室宗武”
“什么?斩将夺旗,阵斩了山室宗武?真的吗?”
委员长猛地站起,不可置信的问道。
“千真万确,委员长,已经得到了十五集团军的证实”
钱大钧激动的说道:“电文所述,已缴获山室宗武的中将指挥刀,私人印章,十一师团关防及大量机密文件”
“此外,李学文在先前的战斗中,配合十八军,已全歼日军第十一师团第二十二旅团,击毙旅团长黑岩义胜少将”
“好,好,好”
委员长连说了三个好字后,这才一把接过电文,查看起了具体的内容。
当看完具体的内容后,委员长欣慰的点了点头:“我这个小老乡是颗好苗子,打得好,打得太好了,扬我国威,壮我军魂,此乃抗战以来最大之胜利”
“通令全军,嘉奖十五集团军,嘉奖中央突击队,李学文....李学文厥功至伟,我要亲自见他,给他授勋,授予他最高荣誉”
“此乃抗战之转折点,足以证明我国军精锐具有歼灭日军的实力,我要用这个消息,告诉全国同胞,国际社会,我中华民国,有血性之军人,有决胜之信念,抗战必胜。”
说着,委员长激动的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击毙日军现役中将师团长,这是自甲午战争以来从未有过之事。
其**意义远大于军事意义,带来的影响也非比寻常。
在获得这一大胜之后,原本对于西方国家介入调停的心思已经淡了很多的委员长,心思立刻又活络了起来。
“立刻,以**和军政部的名义,将此次大捷的详细战报,尤其是击毙日军中将师团长,缴获其关防印章的证据,通报各国驻华使馆”
“特别是西方列强大使,要让他们知道,日本军队并非不可战胜,我中华民国**领导下的军队,完全有能力保卫自己的国家”
委员长越说越兴奋,好像已经看到了国际社会因此事而对中日战事态度的转变。
不得不说,委员长的脑回路就是和常人不一样,仗都已经打到了这个份上,竟然还想着西方列强介入,到现在都还抱着将全面抗战演变为小规模冲突的想法。
事实上,抗战初期那两个月里,委员长一直抱着的想法就是将这次两国交战,维持在128淞沪抗战,甚至是918事变的程度。
直到十月底,淞沪会战事不可为,小鬼子仍旧大规模增兵以后,委员长这才意识到,这场战争是一场亡国灭种的战争,要么赢,要么输,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是,委员长,我立刻去安排。”钱大钧也被这份激动感染,连忙应道。
办公室里只剩下委员长一人后,他再次拿起那份电文,翻来覆去的看着,脸上露出难以掩饰的欣赏和感慨。
“李学文...李学文....我这个小老乡,真是一员福将,一员猛将,这样的人,应该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委员长已经开始在心里盘算,此战之后,要怎么重赏和提拔这位横空出世的抗日英雄。
直接提拔为师长?会不会太快?这小子几天前刚从中校升到上校,这次再越级提拔,会不会惹人非议?
这么大的功劳,不重赏不足以激励全军,唉,真是让人头疼。
思来想去之下,委员长突然想到了上次李学文挖墙脚搞出的风波,心里顿时就有了主意。
不给你李学文提师长,也不给你提旅长,只是在职务军衔上给你提一级,升为少将,继续领导中央突击队。
中央突击队依旧维持原有一个团的编制,不过可以给他收拢溃兵的权利,除了中央军外,其余部队的溃兵可以随意收拢,兵员额度不限。
只要入了中央突击队的花名册,军政部就认他是中央突击队的人,武器军饷照发。
可以这么说,吃肉吃草全靠李学文自己的本事。
要是他李学文有能耐,能在战场上拉起一个师的人马,那他蒋某人就会按照一个师的编制给他发饷。
只要能打胜仗,这些都不是问题。
“就这么办”
委员长摸摸自己的光头,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一箭双雕啊。
“来人”
委员长唤来钱大均,开口下令道:“立即起草命令:一晋升李学文为陆军少将,二授予陈成,李学文青天白日勋章,三特许中央突击队收容各部队溃兵,兵员额度不限,四该部所需武器装备,粮饷补给,由军政部优先供给。“
钱大均迅速记录着,听到最后一点时不禁抬头:“委座,这收容溃兵的权限是不是太大了?万一其他部队有意见...”
“非常时期当行非常之事”委员长摆手打断:“告诉那些有意见的人,要是他们也能像李学文一样,战场上击毙中将师团长,我同样给他们这个权力”
“是,卑职明白”钱大均连忙应声。
“还有”委员长补充道:“让李学文战后来南京述职,我要亲自为他授勋,另外,通知**,头版头条报道此次大捷,要让全国军民都知道这个好消息”
“委员长英明,此举定能极大鼓舞士气”钱大均敬礼后匆匆离去。
办公室里再次只剩下委员长一人后,委员长走到军事地图前,目光灼灼地盯着淞沪地区。
轻声自语道:“李学文啊李学文,让我看看你到底有多大本事吧,若是真能在淞沪另立战果,别说一个师,就是一个军,我也给你”
好不容易有了一次前所未有之大胜,南京宣传部立刻加足马力,全力运作起来。
国民**的笔杆子,有着“文胆”之称的陈不雷先生,亲自操刀本次的大捷文章。
不愧是写出“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这句话的人物。
本次大捷文章写的那叫一个妙笔生花,铿锵有力,文章写得很是提气。
**社总编陈沧波看了这篇文章后,连连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