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荣妃召集京中权贵入宫。
同一时间,远在澶州的如兰收到飞鸽传书。
皇上让身边宫女蕊初携诏书出京,赵仲宣暗中埋伏在宫中之人伪装成半路与宫女巧遇。
两人在逃跑途中,遇到衮王的人。
蕊心当场中剑身亡,临死前,将衣带诏交给对方。
赵仲宣的人带着诏书,紧急与他们汇合。
如兰将诏书打开,见上面明确写着,让赵宗全带兵勤王。
赵仲宣食指与中指夹着诏书,冷笑道:
“这老头倒是打的好算盘。”
如兰轻笑一声,
“有什么奇怪的,赵宗全为人懦弱,即使事后叛乱平息,他**底下的位置也是稳稳的。”
赵仲宣随手将诏书往桌子上一扔,淡淡说道:
“幸好你提前收买了御花园的小宫女,不然,还真让赵宗全捡了便宜。”
如兰也说道:
“赵宗全或许胆小,但他儿子胆子可不小,更何况,还有一个顾廷烨。”
诚如原著,顾廷烨还是化名白烨,去了禹州参军,如今正跟赵策英混成好兄弟。
赵仲宣嘴角微微上扬,幽幽说道:
“是有点能耐,可惜了。”
宫中皇上焦急的等着外面的消息,直到听到有援军攻入皇宫,才松了口气。
衮王见大势已去,直接押着皇上,逼迫赵仲宣退兵。
皇上看到来人竟然是瑞王,顿时心慌不已。
他诏书上明明是说让赵宗全来,为什么来人换成赵仲宣。
说实话,他直到现在,也没看清他。
人人都想留京,可他却偏偏反其道而行。
特别是在他全家被屠,他心有愧疚之时。
他眼神急切的看着瑞王,果然在他眼中没有看到任何焦急,顿时后背突然冒出一股寒气。
衮王见瑞王毫无退意,顿时明白对方并非是顾忌名声之人,当即眼神一冷,朝着他大声说道:
“瑞王,现在马上让你的人退下,不然……”
衮王右手轻轻一挑,瞬间在皇上的脖子上留下一道痕迹。
瑞王沉默的盯着衮王,虽未说话,但浑身透露出的气质,让衮王心惊胆寒,让他不由自主的后退几步。
就在这时,远处突然又来一队士兵。
赵仲宣回头看去,却见顾廷烨突然出现,其身侧赫然是赵宗全和赵策英。
赵仲宣眼神一凛,随后袖子一甩,一把短匕直直**衮王心脏。
随后他整了整衣襟,神色淡然的走到皇上身侧,蹲下身,慢慢将他扶起,
“皇上受惊了,本王一直与辽军作战,以至于让衮王借机生事,索幸来得及时。”
皇上心有余悸的看着死不瞑目的衮王,颤颤巍巍的任由赵仲宣扶起,口中更是说道:
“辛苦瑞王了,但你说的与辽军作战是什么意思?”
瑞王咧嘴轻笑,但说出的话却让皇上想当场晕厥过去。
“皇上您有所不知,本王看辽军颇不安分,总是妄图跨越边境,为了给他们一个永久的教训,于是,本王决定对辽作战。”
皇上气得捂着胸口,指着瑞王破口大骂,
“孽障,我朝与大辽好不容易维持百年和平,你竟然以一己之力挑起两国争端,朕现在就要拿你是问。”
赵宗全也听到赵仲宣的话,一马当先,直接冲到他面前,不可置信的问道:
“什么?你怎么和辽国打起来了!”
此时赵宗全无比后悔,他就不该听信策英和白烨的鬼话。
这哪里是他们口中的泼天富贵,这是催命符啊!
大辽兵马强壮,以我朝现有的兵力,一旦辽军大举进攻,谁都没命享这个福气。
赵策英急忙扶住父亲,捏着他的手臂微微发紧,既是提醒父亲,也是在提醒自己。
赵仲宣根本不理会赵宗全,而是眼神灼灼的盯着皇上,
“皇上此言差矣,我朝年年岁贡,但大辽贪心不足,还要我朝加贡,简直是把我们当成养在地里的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
皇上急得想跳脚,强忍着怒气,只得装作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
“至少现在的和平,是我朝成千上万的将士换来的,你蓄意挑起争端,简直是我大宋的罪人!”
瑞王摆了摆手,冷冷说道:
“罪不罪人的,等皇上收到结果了再说。”
“本王刚把您从衮王手下救出,为防止衮王残余势力反扑,请皇上先跟本王手下离开,至于与大辽的战事,本王随后会跟您详细禀告。”
说着,伸手一挥,顿时瑞王身后走出一队侍卫出列。
赵宗全见他这么强势,顿时向后退了一步。
这一退,顿时就露了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