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案回忆录第一卷 第77章:线索追踪遇黑客

();

郑宇轩站在窗边,目光落在科技园区方向的夜色里。那辆黑色轿车早已消失,但他仍盯着那个位置。三小时后就是凌晨三点十七分,监控系统已经就位,沙箱环境、物理隔离网络、独立供电设备全部启动。他没再看表,时间像钉在了脑子里。

赵亮坐在角落的操作台前,手指在键盘上轻敲,确认最后一块硬盘阵列的写入通道畅通。他没开灯,屏幕的光映在脸上,一闪一闪。林悦站在另一侧,手里拿着刚打印的基因数据分段标记表,正往沈清整理的模型输入格式里补注临床反应时间节点。整个房间安静得只能听见硬盘读写的细微嗡鸣。

周维靠在墙边,耳机连着分析终端,眼睛盯着流量图谱的实时刷新。他忽然抬手,点了点屏幕右下角的时间:“数据入库完成,第十二分钟。”

所有人同时抬头。

“内核资源占用异常,0.3秒延迟。”周维声音压得很低,“触发机制启动了。”

赵亮立刻切换录包模式,将沙箱虚拟机的输出流导向三台并行硬盘。林悦同步按下记录键,法医实验室那边的存储设备开始接收第一波数据流。郑宇轩走到白板前,用笔写下“03:17:08——录包开始”,然后停住,盯着那行字。

不到十秒,周维皱眉:“不对。”

“怎么?”

“虚拟机时间戳跳了。”他调出系统日志对比界面,“沙箱显示03:17:10时已完成数据清空操作,但物理主机时钟显示此刻仍在传输。”

赵亮迅速接入本地时钟校验程序,得出差值0.8秒。“有人改了虚拟环境的时间记录。”他抬头,“这是在伪造‘数据已清除’的假象。”

“不是清除,是掩盖。”郑宇轩说,“他们想让我们以为录包失败。”

“那就不用虚拟层。”赵亮拔掉沙箱连接线,直接将主数据流导入硬盘直录模式,“现在走物理通道,看他们还能不能骗过去。”

周维点头,重新锁定传输路径。屏幕上,数据包开始稳定写入,跳转节点依次显现:第一跳至边缘服务器A,第二跳绕向B,第三跳分流出三路中继。进度条缓慢推进,每一步都被完整捕获。

突然,主控台警报响起。

“备用主机负载飙升。”赵亮盯着资源监控图,“有外部流量洪流冲击写入端口。”

“分布式攻击?”林悦问。

“不是随机的。”周维放大流量包,“攻击集中在录包线程的响应间隙,精准压制写入速度。这是冲着中断记录来的。”

硬盘阵列的指示灯由绿转黄,写入速度从每秒120MB跌至47MB。断裂的数据包开始在日志中标红。

“不能断。”郑宇轩走到林悦身边,“你那边还能导出吗?”

“实验室的存储设备还在接收,但只接到了前两跳。”她快速翻动平板,“如果现在切断主系统连接,把剩余流量切过去……”

“会丢掉中间校验信息。”周维提醒。

“总比全丢强。”赵亮直接拔掉了联网模块,“我手动分段导出,每十五秒切一次,用U盘接力。”

林悦立刻行动,将实验室那边的设备切换为高优先级接收模式。郑宇轩下令切断所有非必要进程,只保留录包线程和本地时钟同步。房间里的机器嗡鸣声陡然加重,硬盘散热风扇全速运转。

两分钟后,写入速度回升至98MB/s,断裂部分被补全。

“数据保住了。”赵亮松了口气,擦了擦额头的汗。

周维却没放松,他盯着回传信号的底层协议,“攻击停了,但有个问题——我们刚才接收到的干扰流量里,夹着一段加密回传指令。”

“回传?往哪?”

“指向市局内网IP。”他调出解析结果,“伪装成系统自检请求,但载荷里藏着一个远程唤醒命令。目标设备……是赵亮昨天用过的那台非警用终端。”

赵亮猛地起身,冲向工具箱。他拆开其中一块固态硬盘,接入检测仪。几分钟后,屏幕跳出固件层扫描报告:一个隐藏分区,大小2.3MB,加密等级极高,创建时间显示为昨天下午四点十七分。

“那时候我们还在调试环境。”赵亮声音发紧,“他们趁我们接入离线系统时,种进了后门。”

“不止是监控。”周维看着协议结构,“这个分区能反向触发数据外泄,只要设备再次接入任何网络,哪怕只是热点共享,信息就会自动上传。”

郑宇轩走过去,拿起那块硬盘,没说话,直接走向碎纸机改装的金属粉碎装置。他按下启动键,齿轮咬合的声音刺耳地响起。硬盘被缓缓送入,外壳瞬间扭曲变形。

“所有用过的录包终端,全部换新。”他说,“一次性硬件,录完就毁。”

赵亮点头,立刻开始拆解其他设备。林悦将实验室那边的存储盘取出,贴上封条。周维重新检查每一台终端的固件签名,确认无异常。

半小时后,新设备部署完毕。周维调出断裂数据的残余跳转记录,试图还原最后的中继路径。

“黑客在末段用了动态IP轮换。”他说,“每0.2秒切换一次出口节点,常规追踪根本抓不住。”

“但有一路信号在3:17:15出现过微弱响应。”沈清的声音从平板传来,“持续时间0.04秒,功率极低,像是测试性回传。”

“为什么偏偏是这一路?”赵亮问。

“因为它没走加密碎片化通道。”周维对比模型,“其他两路用了量子加密分片,这路是明文短帧,像是故意留的漏洞。”

“不是漏洞。”郑宇轩盯着屏幕,“是试探。他们在看我们有没有能力捕捉到这一帧。”

“那我们现在怎么办?”

“顺着这帧信号反推。”周维调出历史流量数据库,“虽然IP是临时的,但服务器地理位置有限。结合信号衰减曲线和路由延迟,可以锁定三个可能的中继点。”

沈清协助输入参数,模型运算五分钟后,圈出两个园区周边的变电站和一个废弃通信基站。

“这三个点都具备边缘计算能力。”周维说,“如果他们在本地架设了中转服务器,就能实现快速跳转和信号掩护。”

郑宇轩拿起笔,在白板上画出三条跳转路径,最后一条用红笔加粗。他写下:“对手能反向渗透,具备实时监控能力。下一步,他们会换节点。”

“但我们拿到了真实路径残留。”赵亮说,“只要他们还用同样的触发机制,下次我们就能提前布防。”

“前提是他们还会再来。”林悦低声说。

“他们会来。”郑宇轩看着时间,“新生儿数据每天入库,他们的模型需要持续喂养。这不是一次行动,是一场长期运作。”

周维忽然抬头:“我刚才重放了那帧短信号的内容。它不是数据,是命令。”

“什么命令?”

“删除指令。”他指着解析结果,“目标是边缘服务器A上的缓存日志。他们想清空痕迹。”

“说明他们知道我们盯上了那个IP。”赵亮反应过来,“他们能看见我们的动作。”

房间陷入短暂沉默。

郑宇轩走到监控屏幕前,手指划过那条被完整记录的数据路径。他没说话,只是将三个中继点的位置标在地图上,连线后形成一个三角区域,正中心指向科技园区西侧的一栋未登记建筑。

他正要开口,赵亮突然按住耳机。

“有信号外溢。”他声音一紧,“从新换的硬盘阵列里……有一段未授权的固件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