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鹰涧一役,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其涟漪效应开始持续扩散。‘女诸葛’云芷算无遗策、新军战力强悍、苏源公子仁德之名…种种消息伴随着被释放的俘虏和往来商旅的口耳相传,迅速覆盖了周边区域。
影响力,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却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地盘和人口。
原本处于观望状态的一些小型村落、坞堡,乃至类似孙彪那样的小股溃兵团体,开始重新评估这位骤然崛起的苏源公子及其麾下那位神秘莫测的“女诸葛”的力量。
继续顽抗或疏离,很可能成为下一个“落鹰涧”。
而选择归附,或许能在这乱世中获得难得的庇护与秩序。
大势,开始向着小镇倾斜。
云芷敏锐地捕捉到了这种趋势的变化。在她的战略模型中,影响力的扩张必须及时转化为实控区域的扩张,否则便是资源浪费。她立刻向苏源提出了“顺势扩张,整合周边”的战略建议。
苏源此刻对云芷已是言听计从,欣然同意。
扩张并非简单的军事征服。云芷为其设计了一套极其系统化、多管齐下的方案,确保扩张过程平稳且能带来实质性的发展。
“第一,情报先行。”云芷指示墨尘,“优先对周边十里内所有村落、坞堡、零散势力进行详细摸排。评估其人口、资源、防御、首领倾向、内部矛盾。绘制精确势力分布图与风险等级。”
墨尘麾下初具雏形的情报网络高效运转起来,一份份详尽的评估报告被送到云芷案头。
“第二,**与军事手段结合,分级处置。”基于情报,云芷制定了不同策略:
“对意愿归附、实力弱小者:直接派出吏员接收,宣布苏东家政令,实施新税制与民法,派驻少量军力维持秩序。”
“对摇摆观望、略有实力者:先派使者展示肌肉(如新军操演)、陈明利害、许以优待(如保留其部分自治权),诱其归附。若无效,则显示军事威胁,最后才考虑有限度武力解决。”
“对敌意明显、负隅顽抗者:精确打击,斩首首恶,速战速决,战后清算参照‘落鹰涧’模式,绝不姑息。”
“第三,管理体系的快速复制与输出。”这是确保扩张后稳定的核心。云芷提前培训了一批熟悉新式账目、库管、户籍管理流程的基层吏员。一旦接收新地盘,这些“标准化管理模块”立刻入驻,迅速建立起与小镇同样的管理体系,确保政令畅通,资源可控,杜绝旧有势力的中饱私囊和阳奉阴违。
“第四,利益捆绑与人心整合。”云芷深知经济基础的重要性。“宣布归附区域,首年税赋减免三成。组织水利修缮、道路连通,改善民生。流民优先安置于新控区域,分配荒田,提供农具种子(以借贷形式),迅速恢复生产。表现优异者,可吸纳进入新军或吏员队伍。”
一套组合拳下来,扩张行动有条不紊地展开。
有时,是墨尘带着一支军容严整的小队,陪同使者前往某个村落,一番展示和谈判后,兵不血刃地接收了管理权。
有时,是某个坞堡主在见识了新军的操演和云芷开出的条件后,权衡利弊,主动打开了大门。
偶尔,也会遇到一两个不识时务、企图凭借地形负隅顽抗的刺头。这时,新军便会以雷霆之势出击,如同演练过无数次那样,模块化配合,精准打击,迅速瓦解对方抵抗,然后由后续跟进的“管理模块”迅速接管,恢复秩序。
云芷坐镇中枢,如同一个最高效的处理器,不断接收着来自各扩张方向的信息流,快速做出决策,调配资源(人力、粮食、军力),处理各种突发情况。她的管理体系和标准化流程,在此刻显示了巨大的威力,确保即使地盘扩大、人口增加,整个体系依旧能够如臂使指,高效运转,避免了大多数势力扩张后常见的混乱与消化不良。
苏源的势力,如同滚雪球般,以小镇为中心,稳步地向四周扩张。
一个个村落被纳入版图,一片片荒地重新开垦,一股股小势力被吸收或消灭。
人口在增加,耕地面积在扩大,军队规模在稳步提升(新兵接受着同样的模块化训练),府库的物资也在缓慢却持续地增长。
一切都在一种平稳而有序的节奏中进行着。没有急功近利的疯狂冒进,也没有畏缩不前的错失良机。每一次扩张都经过精确计算,每一次消化都力求彻底。
苏源看着地图上那不断扩大的、被标注为己方控制的区域,心中充满了不真实感和巨大的成就感。他越发意识到,云芷那套看似冰冷无情的“秩序”,才是乱世中生存和发展的最强保障。
墨尘则忙碌并兴奋着。他掌控的监察和情报系统随着地盘扩大而责任愈重,但他乐在其中。他也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完善着云芷教给他的那套系统化管理方法,使其更适应新的形势。
小镇(或许现在应称之为“基地”)内,一片欣欣向荣。工匠营的锤声日夜不息,校场上的操练喊声震天,新开垦的田地里禾苗青青…
势力的壮大,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发展红利,也带来了更复杂的挑战。
但此刻,基地上下都充满了信心。
因为他们有“女诸葛”云先生。
她总能计算出最优的路径,总能将混乱纳入秩序的轨道。
成长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但在云芷的规划下,正朝着既定的方向,扎实地一步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