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顿酒过后,魏学曾仿佛什么事都没发生过。
在解决完战后的宁夏事宜后,魏总督带着一众功臣前往北京城,准备接受皇帝的封赏。
这一路上,麻贵和萧如蕙兴奋不已,想到能够面圣,这是武人至高的荣耀。
张维贤则无所屌谓,万历会见他们?
人家可是三十年不上朝的“宅男”皇帝!
如今的万历皇帝早就以腿疾的借口,不再上朝面见群臣。
遇到紧急,亦或是有关民生的奏折,他则会尽快批阅。
可若是看到文官、言官们的某些奏折,朱翊钧果断选择摆烂。
不过,张维贤却觉得,这位皇帝有些冤枉。
曾几何时,万历皇帝在太岳公的教导下,以圣人的标准要求自己,过得那叫一个苦啊!
从小就被太后教育,要听老师的话,朱翊钧对张居正也是言听计从。
上课走神要被训斥,斗蛐蛐要被训斥,就连仪表不对,都要跪在列祖列宗面前反省。
可万历皇帝不觉得辛苦,他励精图治成为一个好皇帝,一个权谋堪比祖父嘉靖,胸怀远胜父亲隆庆的圣君。
可张居正自己呢?娇妻美妾,上下班八抬大轿,十万两银子的走动,眼都不抬一下!
合着你们**只苦朕和百姓是吧?
亲政之后的万历,对曾经视为神明的老师,产生了极大的不满,也让张家沦为了悲剧。
即便处置了张家,但万历皇帝依旧想要成为老师口中的明君,可他发现事情不对了。
但凡他这个皇帝想要做点事,就有言官跳出来飞龙骑脸,说什么祖宗之法不可变!
好吧,言官不听话,朕打他们的**,可内阁首辅又跳出来了,建议皇帝广开言路!
合着规矩和道理,都**让你们说了?
也正是带着赌气,以及摆烂的心态,万历皇帝干脆大手一挥,老子去后宫享乐了!
十余日后,张维贤等人终于抵达北京城的驿馆。
李文武则率先赶往英国公府,向自家老国公报个平安。
张维贤却觉得有些头疼,他继承了原主的身体,却没有关于这位便宜老爹的任何记忆。、
自己回到了京城,总不能不回家吧?
可一旦回家,与自己这位国公父亲接触,很有可能露出马脚。
询问李文武,那岂不是再增怀疑?
张维贤没有画蛇添足,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好在面圣之前,像张维贤这样的功臣,只能待在驿馆,不被允许回家,算是给了他几天缓冲。
京城繁华依旧,可惜驿馆却破破烂烂。
张维贤早已习惯,京城们的大爷们捞钱吃空饷,更甚于地方,毕竟他们是拿大头的那边。
包括张维贤那位国公父亲,吃空饷早就是得心应手,这也导致京城的部队,战斗力堪忧!
曾经在明成祖麾下的三大营,现在都快成了混子。
张维贤心神不宁,便没有睡觉,而是想要在驿馆内走动一番。
“可是小国公?”
来人白面无须,看衣着便是宦官打扮,张维贤点了点头,不知道对方意欲何为。
“贵人相邀,还请小国公移步。”
来人正是张诚,没想到这位小国公到了京城,陛下就迫不及待想要见其一面。
“请公公带路!”
张维贤抱拳行礼,这种礼貌在勋贵之中可不多见,张诚满意点头。
二人见了轿子,张诚还不忘观察对方,即便七拐八绕之下,张维贤也没有半点询问,亦或是想要拉开窗帘偷看的举动。
这份笃定,就比大多数勋贵之家要强得多,何况张维贤能管住嘴,从始至终都没有过问张诚一句。
当然,即便张维贤询问,张诚也不会说,毕竟他也不知道皇帝为何要见张维贤。
“小国公,已经到了。”
张诚颔首点头,随后带着张维贤走进了宫殿之内。
年久失修的殿宇,张维贤不禁紧皱眉头,史官们都说万历挥霍无度,甚至大兴土木,可如今的万历二十年,朱翊钧所住的宫殿早已年久失修。
想到朱翊钧的皇帝身份,张维贤甚至觉得,对方住的有些寒酸。
相较于某些文官大佬,甚至是那位续命大明的太岳公,万历皇帝已经足够节俭。
“陛下,人已经带来了。”
张诚简单提醒一句,就是要告诉张维贤,面前的不怒自威的中年人,正是整个大明的皇帝——朱翊钧。
“臣,叩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张维贤当即跪地,想要叩首,却被万历拦了下来。
“免礼!张元德这老小子,虽然能力不怎么样,却是生了个好儿子!”
万历皇帝患有腿疾,连正常行走,都需要人帮忙搀扶,他没办法亲自搀扶张维贤,只能示意张诚帮忙。
大明的病龙,往往内心更为脆弱,他接受不了一个皇帝,却是个跛子,更要被那群他鄙视的文官说三道四!
哪怕不少人造谣他装病,朱翊钧也毫不在乎!
祖父嘉靖二十年不上朝,依旧能够掌控权力,他万历有何不可?
“陛下谬赞,臣不敢当!”
张维贤自然要客气两句,不过又补了一句:“陛下,您真是太有眼光了!”
嗯?
张诚有些发懵,你小子还真不要脸!
“哈哈哈!张诚赐座,让他过来说话!”
“是,陛下。”
张诚瞪了张维贤一眼,提醒这小子说话小心点,若是惹恼了陛下,可没他好果子吃。
“朕,听说你此战,大规模使用火器,而非像三大营这帮人,推崇刀枪弓箭?”
朱翊钧此言一出,张诚不由地为张维贤捏了把汗,这问题简直送命。
英国公张元德,可是曾经担任过神机营的提督内臣,训练的那叫个一塌糊涂。
这厮甚至建议皇帝,让神机营放弃火器,改用弓箭长刀,甚至上马杀敌,成为辽东铁骑那样的骑兵。
张维贤一个回答不好,就容易撅他亲爹的面子。
再看万历皇帝,正笑吟吟地看向张维贤,仿佛老谋深算的老银币。
“陛下,咱们的三大营,其实受官军影响颇深。”
“要说我朝最精锐的军队,当属李成梁的辽东铁骑。”
“我爹他就是个纨绔,还不是学李成梁?可李成梁他懂个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