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宋青书正的发邪,张三丰人麻了 第五百零二章:朝堂陷阱

宋青书拿起其中一卷,看到封面上写着《天机密录·卷三》。

"找到了!"他激动地说。

但当他翻开古籍时,发现里面的内容远比想象中复杂。这不仅仅是武功秘籍,更记载着历代皇室的秘密,包括血脉传承、权力交替的内幕。

其中一页特别引人注目:

"天机不可泄露,但血脉不可断绝。当真龙之子出现时,天下将重归正道。宋氏一族,乃护龙之人,世代守护真正的皇室血脉..."

苏妙手凑过来看:"这是什么意思?"

宋青书继续往下读,脸色越来越惊讶。根据记载,当今的皇室其实是数百年前**后的冒牌货,真正的皇室血脉早就被迫隐居民间。而宋家,正是受命保护真正皇室的守护者。

"难怪血手屠夫一直要夺取这部秘籍。"宋青书明白了,"原来里面记载的不仅是武功,更是足以颠覆王朝的惊天秘密。"

正在这时,密室深处传来轻微的声响。三人警觉地转头,发现角落里还有一个更小的暗格。

宋青书小心地打开暗格,里面放着一个精美的玉盒。玉盒上雕刻着龙凤图案,看起来极为珍贵。

打开玉盒,里面躺着一枚血玉印章和一张黄绢圣旨。印章刻着"承天景运皇帝之宝"八个字,正是传说中的传国玉璧。

苏妙手倒吸一口凉气:"这是真正的传国玉璧?"

宋青书展开圣旨,上面用工整的小楷写道:

"朕乃大明第十六代真龙天子朱明远,因奸臣作乱,被迫退位避难。今将皇位暂托忠臣宋氏一族代为保管,待天下清明之日,再行复位。若朕后代有能力者,可持此诏书和传国玉璧重登大宝。特颁此诏,以昭后世..."

"竟然是真的。"林小雨震惊地说,"这么说来,当今皇上..."

"是篡位者的后代。"宋青书语气复杂,"而我们宋家,原来真的是皇室的守护者。"

突然,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和喊叫声。显然,有人发现了他们的行踪。

"不好,被发现了!"林小雨警惕地说。

宋青书迅速将《天机密录》、传国玉璧和圣旨收好:"我们必须立即离开。这些东西绝不能落入黑暗议会手中。"

苏妙手指着书架上的其他古籍:"这些书怎么办?里面可能还有重要信息。"

"来不及了。"宋青书听到脚步声越来越近,"先保住核心的东西,其他以后再说。"

就在这时,密室的门被猛地推开。十几个黑衣人冲了进来,为首的是一个面容阴鸷的中年人。

"想走?没那么容易!"中年人冷笑道,"暗皇大人早就料到你们会来这里。"

宋青书护在林小雨和苏妙手前面:"你们是什么人?"

"我是黑暗议会四大护法之一的毒蝎子。"中年人亮出腰间的软鞭,"奉暗皇之命,取你们性命!"

话音刚落,十几个黑衣人同时扑了上来。

宋青书长剑出鞘,金色真气涌现。经过刚才与血手屠夫的生死决战,他对《净心诀》的理解更加深入,战斗力也有了质的提升。

"小雨,保护好苏姑娘!"他一剑横扫,逼退几个黑衣人,然后直奔毒蝎子而去。

林小雨手中暗器连发,准确命中几个黑衣人的要害。苏妙手虽然不善武功,但她的毒烟弹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时间密室中烟雾弥漫。

毒蝎子的软鞭如毒蛇般缠向宋青书,每一击都带着腥风。但宋青书的剑法更加精进,金色剑气与软鞭相撞,发出阵阵脆响。

"小子,听说你杀了血手屠夫?"毒蝎子边战边说,"不过那个废物死了也好,省得跟我争功。"

"废话少说!"宋青书不愿与他多谈,全力催动《净心诀》。

经过一阵激战,宋青书找到机会,一剑刺穿毒蝎子的肩膀。对方痛叫一声,软鞭脱手而出。

"撤!"宋青书趁机拉着两女冲出密室。

金銮殿内,气氛愈发紧张。

李明轩刚想为自己的行为辩护,兵部主事王血刀又走了出来,手中拿着一摞信件。

"皇上,臣还有更重要的证据。"王血刀神色严肃,"这些是臣派人从太子府暗中搜出的密信。"

皇帝眉头一皱:"什么密信?"

王血刀展开其中一封:"这是太子殿下亲笔写给通缉犯宋青书的信件,其中详细记录了他们密谋推翻皇上的计划。"

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众大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李明轩脸色大变,急忙说道:"这不可能!我从未写过这样的信件!"

"太子殿下不必狡辩。"王血刀将信件递给皇帝,"请皇上过目,这字迹分明就是太子的笔墨。"

皇帝接过信件仔细查看。信纸是宫中专用的黄绢,印章也是太子府的私印,最关键的是,那字迹确实与太子的笔法一模一样。

信中写道:"青书兄,父皇日渐昏庸,朝**败,正是我等行事的良机。你在江湖中联络各路英雄,我在朝中策应内应,待时机成熟,便可一举成事。届时你我兄弟共掌天下,岂不快哉?"

"这字迹..."皇帝仔细辨认,确实与太子平日的字体无异。

李明轩看到信件内容,更是愤怒:"这是伪造的!父皇,儿臣绝无此事!"

"伪造?"李阴毒冷笑着说,"太子殿下,这可是从您府中搜出的,连您的私印都在上面,如何伪造得了?"

王血刀又拿出几封信:"还不止这一封。这里还有太子殿下与其他江湖匪类的通信,内容都是商议如何颠覆朝廷。"

皇帝越看越心惊。这些信件不仅字迹相同,连用词习惯都与太子一致,简直无懈可击。

户部侍郎钱如海这时也适时站了出来:"皇上,臣也有重要发现。"

"还有什么?"皇帝问道。

钱如海拿出一本账册:"臣在清点国库时,发现近期有大笔银两去向不明,总额超过二十万两。经过仔细调查,这些银两都是通过太子府的渠道流出的。"

他翻开账册,指着上面的记录:"这里有详细的流水账,每一笔支出都有太子府的印章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