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手屠夫的尸体倒在地上,双眼圆睁,死不瞑目。
宋青书没有丝毫同情,蹲下身仔细搜查。很快,他从血手屠夫怀中摸出两样东西:一枚令牌和一张皮制地图。
令牌呈暗金色,约有巴掌大小,正面刻着一个狰狞的骷髅头,周围环绕着密密麻麻的古怪符文。背面则刻着"暗皇令"三个大字。
"这应该是黑暗议会的信物。"林小雨凑过来看道。
苏妙手仔细端详令牌上的符文,神色凝重:"这些不是普通的装饰图案。"
"你认识这些符文?"宋青书问道。
"我在师父的古籍中见过类似的记载。"苏妙手指着令牌,"这是失传已久的古代密语,据说只有皇室血脉才能完全解读。"
宋青书将令牌收好,展开地图。地图是用特殊材料制成,虽然已有些年头,但保存完好。上面详细绘制了整座地下迷宫的结构,包括每条通道、每个房间的位置。
最引人注目的是,地图最深处有一个区域用血红色特别标注,旁边写着"禁地"两个字。
"看这里。"宋青书指着禁地的位置,"从我们现在的位置过去,还需要穿过三道暗门。"
林小雨研究着地图:"这条路线标注得很详细,连机关的位置都画出来了。"
"既然找到了路,我们就去看看这个禁地到底藏着什么秘密。"宋青书收好地图,"走吧。"
三人按照地图指引,在迷宫中穿行。这里的通道比之前更加古老,墙壁上布满青苔,空气中弥漫着霉味。
走过第一道暗门后,通道两侧出现了大量壁画。这些壁画绘制精美,虽然颜色有些暗淡,但内容依然清晰可辨。
"这些画的是什么?"林小雨停下脚步,仔细观察。
壁画描绘的是数百年前的宫廷场景。画面中,身着龙袍的皇帝正在册封太子,周围站着文武百官。但诡异的是,有些人脸部被故意涂抹掉了,仿佛想要掩盖什么。
苏妙手指着其中一幅画:"你们看这里,这个被涂抹的人影,从身形和服饰判断,应该是重要的朝廷官员。"
继续往前,壁画的内容越来越惊人。其中一幅画描绘的是深夜**的场景:黑衣人潜入皇宫,刺杀睡梦中的皇帝。而在**成功后,一个戴着面具的身影坐上了龙椅。
"这些壁画记录的是真实历史?"林小雨震惊地问。
宋青书仔细观察画中人物的服饰和宫殿建筑:"从这些细节看,应该是数百年前的事情。但奇怪的是,画中的皇宫建筑与现在的几乎一模一样。"
最让人震惊的壁画出现在第二道暗门前。画面中,一个年轻人手持古籍,在众人环绕下接受册封。这个人的面容与宋青书有七八分相似。
"这..."苏妙手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巧合而已。"宋青书虽然这样说,但心中也感到困惑。画中人不仅容貌相似,连手中的古籍都与他寻找的《天机密录》描述相符。
通过第二道暗门后,他们听到了微弱的呻吟声。循声而去,前方出现了一排囚室。
囚室用粗大的铁栅栏围成,里面关押着数十人。这些人衣着各异,有朝廷官员的蟒袍,有富商的绸缎,也有平民的粗布衣裳。
"这些人都被下了哑药,无法说话。"苏妙手检查了几个囚犯,"但从他们的眼神可以看出,都是被强行抓来的。"
林小雨认出了其中几个人:"这个是刑部郎中张文华,半年前突然失踪。还有这个,是京城有名的富商李老板。"
宋青书从囚犯们恐惧的眼神中读出了更多信息:"看来黑暗议会不仅要控制朝廷,还要控制民间的重要人物。这些人被抓来,应该是为了替换身份。"
"替换身份?"林小雨不解。
"用相貌相似的人冒名顶替,从而渗透到朝廷和民间的各个重要岗位。"宋青书分析道,"这样就能从内部操控整个国家。"
苏妙手从药箱中取出解药,给每个囚犯服下。很快,这些人恢复了说话能力。
"太好了,终于有人来救我们!"刑部郎中张文华激动地说,"大人,您一定要小心,这些人的计划太可怕了!"
"什么计划?"宋青书问道。
张文华压低声音:"他们要在三日后的早朝上,发动**。到时候会有大批假冒的官员进入朝堂,配合外面的叛军,一举夺取政权。"
富商李老板也颤抖着说:"他们抓我们来,就是要找到长相相似的人进行训练,让这些人学会我们的言行举止,然后冒名顶替。"
"那些替身现在在哪里?"林小雨问道。
"应该就在禁地深处。"张文华指着里面,"我们被关进来之前,看到那里有很多人在接受训练。"
宋青书点头,对苏妙手说:"你留在这里照顾他们,我和小雨进去看看。"
"不,我跟你们一起去。"苏妙手坚持道,"里面可能有更多需要医治的人。"
三人继续深入,通过第三道暗门后,眼前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地下广场。广场中央建有一座高台,台上摆放着龙椅、供案等物件,俨然是朝廷的缩影。
广场四周站着上百人,这些人穿着朝廷官员的服装,正在反复练习朝拜礼仪。从他们生硬的动作可以看出,都是临时训练的冒牌货。
"规模这么大。"林小雨震惊地说。
宋青书数了数人数,脸色凝重:"至少有一百多人,几乎可以替换朝廷的所有重要职位。"
就在这时,他注意到广场边缘有一个不起眼的小门。根据地图显示,那里应该就是最核心的密室。
三人悄悄绕过练习的人群,来到小门前。门上刻着古老的符文,与令牌上的完全一致。宋青书拿出暗皇令,轻轻一按,门无声地开了。
密室不大,但里面的陈设让人瞠目结舌。四壁都是书架,上面摆满了各种古籍。最中央的桌案上,摆放着几卷特殊的手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