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拒娶厂花后我成大国工匠 第二百九十五章 供应链

培训进行到第三天,老王头带回了一个好消息。

"老郑,太钢那边事情办成了!"老王头兴冲冲地跑进车间,"老李的侄子我见过了,小伙子不错,中专毕业,在钢厂当过两年技术员。"

郑昊放下手中的图纸:"人怎么样?"

"踏实能干,也懂一些机械知识。我觉得可以要。"

"那就好。钢材配额的事呢?"

"每月15吨,按内部价结算,比市场价每吨便宜200元。不过有个条件,货款要现付,不能赊账。"

现付就现付,反正有了预付款,资金暂时不紧张。郑昊当即拍板:"成交!你什么时候能拉第一车回来?"

"明天就可以。老李说让我直接去仓库提货,手续他都办好了。"

"太好了!"这是个开门红。钢材供应稳定了,生产就有了基本保障。

正说着,张国强也回来了,但脸色不太好看。

"怎么了?"郑昊问道。

"轴承的事遇到麻烦了。"张国强坐下来,"哈尔滨轴承厂说我们的采购量太小,不符合他们的供货标准。"

"多小算小?"

"我们一次要500套,人家说至少要2000套起订。"

这确实是个问题。500套轴承够50台拖拉机用,但对轴承厂来说确实不算大单。

"其他厂家呢?"

"洛阳轴承厂倒是愿意供货,但价格比哈轴高30%,而且质量不如哈轴稳定。"

郑昊皱了皱眉。轴承是拖拉机的关键部件,质量不能妥协。但价格高30%也是不小的成本压力。

"让我想想办法。"陈建华插话道,"我在哈轴有个老同事,或许能帮上忙。"

"那就麻烦陈总工了。"

"应该的。不过最好还是多找几个供应商,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陈建华提醒道。

这时,刘洋匆匆跑过来:"郑哥,液压件供应商来了,在会议室等您。"

郑昊连忙赶过去。会议室里坐着两个中年人,看起来很精明。

"您好,我是济南液压件厂的销售科长马经理。"为首的人站起来握手。

"马经理,欢迎欢迎。听张国强说,你们愿意和我们合作?"

"当然。不过我们先要了解一下你们的具体需求。"马经理很专业,"液压泵、液压缸、各种阀件,规格型号很多,价格差别也很大。"

郑昊拿出技术图纸:"我们需要的主要是这几种规格,每月大概50套。"

马经理看了看图纸,和同伴低声讨论了几句。

"产品我们都能供应,质量也有保证。就是价格方面..."

"价格怎么样?"

"一套液压系统,我们的报价是1200元。如果批量大的话,可以优惠到1100元。"

1200元一套,50台就是6万元。这在总成本中占了不小的比例。

"批量多大算大?"郑昊问道。

"至少每月100套。"

又是批量问题。看来小企业在采购方面确实处于劣势。

"马经理,能不能这样?"郑昊想了个办法,"我们先签100套的合同,分两个月交货。价格按1100元算。"

马经理想了想:"可以考虑。不过要预付50%的货款。"

"没问题。"

谈妥了液压件,郑昊心里松了一口气。虽然需要预付款,但至少供应有保障了。

下午,老王头真的拉回了第一车钢材。15吨优质钢材整齐地码在仓库里,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质量怎么样?"王师傅检查着钢材。

"一等品,成分合格,表面光洁。"老王头很满意,"老李这个人靠得住。"

"那太好了。有了这批钢材,我们就可以开始加工第一批零部件了。"

正在大家兴高采烈的时候,一辆吉普车开进院子。下来的是县质量监督局的几个人。

"请问郑昊同志在吗?"为首的是个戴眼镜的中年人。

"我就是,您是?"

"我是县质监局的检查员老赵。听说你们要批量生产拖拉机,我们来了解一下质量管理情况。"

又是检查。郑昊只能耐心接待。

"我们的质量管理很严格,有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郑昊介绍道。

"具体怎么管理?有没有质量标准?检测设备齐全吗?"老赵问得很详细。

"这个...我们正在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郑昊只能实话实说。

"那就是说现在还没有?"老赵记录着。

"基本框架有了,具体的标准和制度还在制定中。"

"这可不行。"老赵摇摇头,"质量管理必须先于生产,不能边生产边建立。"

"那您的意见是?"

"首先,要制定详细的质量标准,包括原材料标准、工艺标准、检测标准。其次,要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第三,要建立质量责任制。"

这些要求都很合理,但需要时间和投入。

"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如果抓紧的话,半个月能初步建立起来。但检测设备需要采购,这个时间不好说。"

半个月!时间太紧了。郑昊有些着急。

"能不能边生产边完善?我们保证产品质量。"

"这个不符合规定。"老赵很坚持,"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我们不能批准你们正式生产。"

这下麻烦了。如果不能正式生产,3个月的交货期肯定完不成。

"老赵,"陈建华走过来,"我们愿意配合质监局的工作。能不能给我们一些具体的指导?"

"陈总工!"老赵认出了陈建华,态度立刻变了,"您怎么在这里?"

"我在这里指导技术工作。"陈建华笑着说,"老赵,你看这样行不行?我们先制定质量标准,你们帮忙审核。检测设备我们加紧采购,争取尽快到位。"

"既然是您出面,那就好办了。"老赵的态度明显缓和了,"这样吧,你们先把质量管理制度制定出来,我们审核通过后,可以先试生产。"

"多长时间?"

"一周内拿出初稿,我们审核后提出修改意见。争取两周内通过。"

总算有了转机。郑昊连忙表态:"我们一定积极配合,尽快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送走了质监局的人,郑昊召集核心人员开会。

"情况大家都看到了,质量管理体系必须尽快建立。"郑昊说道,"王建设,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

"我试试看,但可能需要大家配合。"王建设有些紧张。

"没问题,需要什么支持尽管说。"

"首先需要制定原材料检验标准,这需要王师傅配合。其次需要工艺质量标准,这需要各个工序的师傅配合。"

"都没问题。"王师傅表态。

"检测设备方面,我们需要硬度计、粗糙度仪、量具等。"王建设列了个清单,"大概需要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