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拒娶厂花后我成大国工匠 第二百七十六章 分工

"什么大事?你说,师父听着。"

"我要办一个重工企业,专门生产拖拉机和汽车。我希望您能出山,当我们的总工程师。"

王师傅手中的茶杯停在半空:"昊子,你说什么?拖拉机?汽车?"

"没错,师父。现在是改革开放的好时机,农村对拖拉机的需求会急剧增长,而汽车工业更是有巨大的发展空间。"郑昊认真地说。

"可是昊子,"王师傅皱了皱眉头,"拖拉机和汽车可不是简单的机械,需要的技术含量很高,投资也很大..."

"师父,技术方面我们有把握。我这些年学到的知识,足够支撑起这个项目。而且我还有军方的技术支持。"郑昊信心满满地说。

"投资方面,**会给予大力支持。最关键的是人才,我需要您这样真正懂技术的老师傅来把关。"

王师傅沉思了一会儿:"昊子,你的想法很大胆,也很有前瞻性。但是风险也不小啊。"

"师父,您还记得您经常说的那句话吗?"差之毫厘,谬以千里"。"郑昊动情地说,"正是您教会了我对技术的严谨态度,才有了我今天的成就。"

"现在我要用这些技术为国家做更大的贡献,但我需要您的指导和帮助。"

王师傅看着这个自己一手栽培的徒弟,心中五味杂陈。他看得出来,郑昊是认真的,而且确实有这个能力。

"昊子,师父老了,还能跟得上你们年轻人的节奏吗?"

"师父,您才五十多岁,正是经验丰富、精力充沛的时候!"郑昊着急地说,"而且我们需要的不只是体力,更重要的是经验和技术,这些只有您这样的老师傅才有!"

"师父,您想想看,如果我们成功了,造出了中国人自己的拖拉机和汽车,那该是多么自豪的事情!"

"让全国的农民都用上我们造的拖拉机,让全国人民都坐上我们造的汽车!"

王师傅被郑昊的热情感染了,眼中开始闪烁着光芒:"昊子,你这个想法...确实让人心动啊。"

"师父,跟我干吧!"郑昊诚恳地说,"我保证,绝不会让您失望的!"

王师傅站起来,在房间里来回走了几步,最后停在郑昊面前:"好!师父跟你干了!就算是为了中国的工业现代化,也值得拼一把!"

"师父!"郑昊激动地站起来,紧紧握住师父的手,"有您在,我们的事业就有了主心骨!"

此外,郑昊还联系了县机械厂的几个技术骨干。现在他的身份不同了,这些人对他都很尊敬。

"郑工程师,您要办拖拉机厂?"县机械厂的李工程师惊讶地问。

"不只是拖拉机,还有汽车。"郑昊说,"李师傅,我知道您对发动机很有研究,想请您加入我们的团队。"

"这...这个项目太大了..."李工程师有些犹豫,"需要的投资、技术、人员都是天文数字..."

"李师傅,您觉得现在的工厂有前途吗?"郑昊反问道。

李工程师摇摇头。县机械厂效益不好,技术落后,前景确实不明朗。

"那为什么不搏一下呢?"郑昊继续说,"我们有技术支持,有**支持,有市场需求。最重要的是,我们有梦想!"

"您想想看,如果成功了,我们就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先驱者之一!这是多么光荣的事情!"

李工程师被说动了:"郑工程师,您说得对。与其在老工厂里混日子,不如出来搏一把!我跟您干了!"

一个星期后,郑昊把所有愿意参加的人都召集到村委会开会。

会议室里坐满了人,有知青,有农民,有技术工人,有工程师。虽然出身不同,但大家的眼中都闪着同样的光芒——对工业强国梦想的向往。

"各位朋友,"郑昊站起来,环视了一下会场,"今天我们聚在一起,是为了一个伟大的目标:让中国的拖拉机和汽车工业走向世界前列!"

"也许有人觉得这个目标太大了,一个小村子怎么可能造出拖拉机和汽车?"

"但我要告诉大家,任何伟大的事业都是从小开始的。日本的丰田,最初也只是一个小作坊;德国的奔驰,最初也只是一个小工厂。"

"我们有什么不可以?我们有勤劳的双手,聪明的头脑,坚强的意志!更重要的是,我们有为国争光的雄心!"

郑昊的话激起了热烈的掌声。

张国强站了起来:"昊子,我们都愿意跟着你干!你说怎么办,我们就怎么办!"

"对!我们相信你!"王家祥也表态。

"昊子,你就是我们的领头人!"刘师傅激动地说。

看着大家的热情,郑昊心中涌起一股豪情。这些人,都是值得信赖的战友。有了他们,他对实现工业强国的梦想充满了信心。

"好!既然大家都这么信任我,那我就不客气了。"郑昊笑着说,"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是一个团队了!"

"我们的目标是:三年内生产出第一台拖拉机,五年内生产出第一辆汽车,十年内成为全国知名的机械制造企业!"

"让我们一起努力,为中国的工业现代化贡献力量!"

会场内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

会后,郑昊留下了几个核心成员,商讨具体的组织架构。

"国强,你负责总体规划和项目管理。"

"家祥,你负责技术研发和产品设计。"

"王师傅,您是我们的总工程师,负责技术把关和质量控制。"

"刘师傅,您负责生产管理和工人培训。"

"李工程师,您负责发动机技术攻关。"

"老王头,您负责对外联络和市场开拓。"

每个人都有明确的分工,每个人都有具体的责任。

"昊子,那我们这个组织叫什么名字?"张国强问道。

"就叫"西尧重工"怎么样?"郑昊提议。

"西尧重工,好名字!"王家祥赞同,"有气势,有前瞻性!"

"我也觉得不错。"刘师傅说,"重工,就是要搞重工业,搞大机器!"

"那就这么定了!"郑昊拍板决定,"西尧重工,正式成立!"

"我们的口号是:造中国人自己的拖拉机,造中国人自己的汽车!"

大家都鼓起掌来,庆祝这个历史性的时刻。

虽然西尧重工还只是一个雏形,但一个宏伟的工业蓝图已经在大家心中展开。

一个新的工业传奇,即将在西尧村这片土地上诞生。

而郑昊,将带领着这支志同道合的团队,为中国的工业现代化,为民族工业的崛起,书写一个激动人心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