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拒娶厂花后我成大国工匠 第二百七十五章 召集

苏雨晴离开后,郑昊的心情很快平静下来。过去的就让它过去,现在他要专心为中国的工业发展贡献力量。

"昊子,"父亲郑大山走过来,"你刚才说要重建合作社,具体有什么想法?"

郑昊眺望着远方,眼中闪着坚定的光芒:"爸,这次我们不搞农业了。我要带领大家进入工业制造领域。"

"工业制造?"郑大山有些疑惑,"你是说办工厂?"

"不是普通的工厂,而是要做拖拉机和汽车!"郑昊的语气充满了雄心壮志。

"拖拉机?汽车?"郑大山震惊了,"昊子,这...这能行吗?"

"当然能行!"郑昊转过身,眼中满是自信,"爸,您想想,现在是1978年,改革开放刚刚开始,农村正在搞包产到户,对农业机械的需求会急剧增长。"

"而汽车工业更是刚刚起步,正是进入的好时机。我们如果现在布局,将来就能占据有利地位。"

郑大山虽然不太懂这些,但他相信儿子的判断。毕竟连国家的航天工程都让他参与了,说明他的眼光和能力都是一流的。

"那你需要什么样的人?"

"需要懂机械的,懂技术的,还有懂管理的。"郑昊思考着说,"首先,我要去找张国强。"

张国强虽然是学建筑的,但在知青点这些年,他对机械也有了不少了解。更重要的是,他有组织能力和学习能力。

郑昊来到知青点,发现张国强正在修理一台小型柴油发电机。

"国强,手艺不错啊。"郑昊走过去看了看。

"昊子!"张国强放下工具,有些不好意思,"那天的事情...我..."

"不用说了,我理解。"郑昊摆摆手,"我今天来是想和你谈一个大计划。"

"什么计划?"

"我要办工厂,生产拖拉机和汽车。"郑昊开门见山地说。

张国强以为自己听错了:"拖拉机?汽车?昊子,你确定不是在开玩笑?"

"我从来不开玩笑。"郑昊认真地说,"国强,你想想看,现在全国有多少台拖拉机?远远不够!农村包产到户后,对农业机械的需求会成倍增长。"

"而汽车更是稀缺,全国能有几万辆就不错了。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张国强听得眼睛越来越亮。作为知识分子,他很快就理解了这个商机的巨大潜力。

"可是,我们有技术吗?有设备吗?有资金吗?"他问出了关键问题。

"技术我有,设备可以买,资金**会支持。"郑昊自信地说,"最关键的是人才,我需要你这样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人。"

"我?"张国强指了指自己,"我只是个建筑专业的知青..."

"专业不重要,重要的是学习能力和执行能力。"郑昊拍了拍他的肩膀,"而且建筑和机械有很多相通的地方,都需要精确的计算和严格的质量控制。"

张国强被郑昊的话打动了,但还是有些担心:"昊子,这个想法确实很宏伟,但是风险也很大啊。万一失败了..."

"国强,你知道什么叫机遇吗?"郑昊看着远方,"机遇就是在别人还没有意识到的时候,我们就开始行动。等大家都看明白了,机会就没了。"

"现在正是改革开放的初期,政策支持,市场需求旺盛,竞争对手还不多。这样的机会,可能一辈子就这么一次。"

张国强被郑昊的热情感染了:"好!我跟你干!就算失败了,至少我们努力过!"

"这就对了!"郑昊高兴地握住他的手,"欢迎加入团队!"

接下来,郑昊又找到了其他几个目标人选。

王家祥是北京知青,学的是机械专业,正好对口。听说郑昊要搞拖拉机和汽车制造,他激动得差点跳起来。

"昊子,这个想法太棒了!"王家祥兴奋地说,"我在北京的时候就对汽车很感兴趣,经常去汽车厂参观学习。"

"那正好,我们需要你的专业知识。"郑昊说,"不过这次不是参观,而是要自己造。"

"自己造?"王家祥眼睛发光,"太刺激了!我一定要参加!"

还有一个重要人物——刘师傅。他不仅技术好,而且在工人中有威望。

"刘师傅,您觉得我们村的工人技术水平怎么样?"郑昊问道。

"技术水平还可以,就是见识少了点。"刘师傅实话实说,"大部分人只会一些简单的机械操作,精密加工还差得远。"

"那如果进行培训呢?"

"如果有好老师,有好设备,我觉得我们的工人学习能力还是很强的。"刘师傅认真地分析,"关键是要有实际的项目来练手。"

"刘师傅,我想请您当技术总监,负责工人培训和生产管理。"郑昊诚恳地说。

"技术总监?"刘师傅有些意外,"昊子,你真的要搞那么大?"

"不是搞那么大,而是必须搞那么大。"郑昊认真地说,"刘师傅,我们不能永远满足于修修补补,我们要造出自己的拖拉机,自己的汽车!"

"让全国人民都用上我们西尧村造的机器!"

刘师傅被这个宏伟的目标震撼了:"好!昊子,你这个理想我支持!就算拼了这条老命,我也要帮你实现!"

郑昊还联系了县机械厂的几个技术骨干,但最重要的是,他要去找王师傅。

王寿山师傅是他技术上的引路人,七级钳工的技术水平在全省都是顶尖的。更重要的是,郑昊从心底里尊敬这位师父,前世师父为了国防项目献出了生命,现世郑昊绝不能让悲剧重演。

来到红星机械厂,郑昊直接去了车间找王师傅。

"师父!"郑昊远远地喊道。

王师傅正在指导几个年轻工人操作精密车床,听到声音回过头来,看到是郑昊,脸上立刻露出了慈祥的笑容。

"昊子!我的好徒弟回来了!"王师傅放下手中的工具,快步走过来,"听说你成了大英雄,师父为你骄傲啊!"

"师父,这些都是虚的,真正的本事还是您教给我的。"郑昊握住师父的手,发现比以前粗糙了一些,心中一阵心疼。

"好小子,还这么谦虚。"王师傅拍了拍郑昊的肩膀,"不过师父听说了,你这些年确实为国家做了大贡献。"

两人来到车间旁边的休息室,王师傅给郑昊倒了杯茶。

"师父,我今天来是想和您商量一件大事。"郑昊开门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