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拒娶厂花后我成大国工匠 第二百五十三章 抵达

();

火箭越飞越快越飞越高。

很快就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光点。

它的尾部拖着一道长长的绚烂的焰火。

像一把利剑狠狠地刺向了那无垠的苍穹。

“火箭飞行正常!”

“遥测信号正常!”

“跟踪正常!”

指挥中心里各个岗位的报告声此起彼伏。

大屏幕上火箭的飞行轨迹与预定的理论弹道完美地重合。

像尺子画出来的一样。

“逃逸塔分离!”

在飞出大气层后火箭顶端那个像避雷针一样的逃逸塔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被成功抛离。

“助推器分离!”

四枚巨大的液体燃料助推器在耗尽燃料后也像花瓣一样剥落。

“一二级分离!”

芯一级关机。

火箭的第二级发动机在高空中点火。

将这艘飞向月球的巨轮继续向前推进。

飞船返回舱里。

杨峰和刘伟承受着巨大的过载。

他们的身体被死死地压在座椅上。

但他们的意识却无比清醒。

他们的目光紧紧地盯着面前的仪表盘。

每一个数据的变化都与他们在模拟器里演练了千百遍的一模一样。

“报告北京乘组感觉良好。”杨峰用沉稳的声音报告道。

“北京明白。”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二级关机!”

“二**分离!”

“**一次点火成功!”

火箭顺利地进入了近地停泊轨道。

它将带着飞船绕着地球飞行一圈半。

进行最后的设备检查和轨道参数的精确标定。

然后在飞临南太平洋上空时进行第二次点火。

也是最关键的一次点火。

“奔月点火”。

将整个飞船和着陆器的组合体加速到每秒10.9公里的速度。

让它彻底摆脱地球的引力束缚冲向那三十八万公里外遥远的月宫。

“各系统注意准备地月转移轨道注入!”

“**发动机二次点火倒计时!”

“十九八……”

所有人的心又一次提到了嗓子眼。

这次点火将决定这次伟大的远征是成功还是失败。

“……三二一!”

“点火!”

大屏幕的模拟动画上可以看到。

那个在漆黑的太空中静静滑行的火箭第**尾部再次喷出了明亮的火焰!

强大的推力源源不断地注入。

飞船的速度在疯狂地飙升!

“速度八公里每秒!”

“速度九公里每秒!”

“速度十公里每秒!”

“奔月成功!”

当01号指挥员用略带沙哑的声音喊出这四个字时。

整个指挥中心再次沸腾了!

成功了!

他们成功地将自己的同胞送上了那条通往月球的康庄大道!

“船箭分离!”

完成使命的火箭第**与“天宫-玉兔”组合体成功分离。

它将永远地留在这条轨道上成为一颗无名的太空**。

而那个由银白色的天宫飞船和金色的玉兔着陆器组成的组合体。

则像一艘充满了希望的星际帆船。

张开了它那巨大的太阳能帆板。

义无反顾地向着那深邃的黑暗和远方那颗明亮的星球驶去。

舷窗外。

一颗巨大而美丽的蓝色的星球正在缓缓地远去。

那是他们的家。

杨峰和刘伟看着这令人终生难忘的一幕。

心中充满了豪情。

他们是探索者。

他们是开拓者。

他们正代表着十四亿地球人去拜访人类在宇宙中最近的邻居。

地月转移的旅途是漫长而枯燥的。

三天的时间里杨峰和刘伟除了吃饭睡觉和进行必要的身体锻炼外。

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对飞船和着陆器各个系统的检查和维护上。

他们必须保证这台复杂的机器在抵达月球前处于百分之百的完美状态。

郑昊和地面的指挥团队则二十四小时轮班值守。

通过高速的数据链路密切地监视着飞船的一举一动。

“飞船姿态稳定。”

“生命保障系统工作正常。”

“乘组生理数据一切正常。”

一条条平稳的报告让所有人的心都安定了下来。

旅途过半。

飞船飞越了那个被称为“地月引力平衡点”的无形界线。

从这一刻起月球的引力开始超过地球的引力。

飞船不再是向上“爬升”。

而是开始被月球向着自己不断地“拉拽”过去。

速度也越来越快。

“准备近月制动。”郑昊下达了指令。

这是抵达月球前的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个动作。

飞船必须在恰当的时机恰当的位置进行一次精准的反向点火。

将自己那越来越快的速度降下来。

从而被月球的引力顺利捕获进入环月轨道。

如果刹车踩得太晚或者太轻。

飞船就会像一颗石子一样与月球擦肩而过一头扎进更遥远的深空。

如果刹车踩得太早或者太重。

飞船则可能一头撞上月球。

“近月制动三十分钟准备!”

飞船里杨峰和刘伟再次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系好了安全带。

他们将整个飞船的控制权切换到了手动模式。

虽然整个制动过程可以由地面遥控或者飞船自主完成。

但是按照预案在这种最关键的节点上必须由航天员亲自操控。

这是对他们训练成果的最终检验。

“飞船调姿完成。”杨峰冷静地操作着控制杆将组合体的主发动机喷口对准了飞行的前进方向。

“制动参数确认。”刘伟则一遍又一遍地核对着显示屏上那一长串复杂的数据。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他们的心跳开始不自觉地加速。

舷窗外月球那布满了陨石坑的苍凉的表面已经清晰可见。

它就像一个巨大而沉默的巨人张开了自己的怀抱。

“……三二一!”

“点火!”

杨峰果断地按下了那个红色的点火按钮。

“轰!”

组合体尾部那台推力巨大的主发动机瞬间启动!

强大的推力像一只无形的大手狠狠地向前推着他们的身体。

飞船的速度开始急剧地下降。

“推力正常!”

“姿态稳定!”

“减速效果符合预期!”

刘伟大声地报告着各项数据。

杨峰则全神贯注地微调着控制杆确保飞船的姿态始终保持绝对的稳定。

整个制动过程将持续数分钟。

每一秒都是煎熬。

终于。

“关机!”

在速度降低到预定数值的那一瞬间杨峰再次按下了按钮。

身后那巨大的推力瞬间消失。

世界再次恢复了寂静。

指挥中心里。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等待着轨道计算的最终结果。

几秒钟后。

“报告!‘天宫-玉兔’组合体近月制动成功!已顺利进入高度200公里的环月轨道!”

“哗——”

整个大厅掌声雷动!

成功了!

他们成功地抵达了月球!

“干得漂亮!”郑昊拿起了话筒声音里充满了赞许“杨峰刘伟欢迎来到月球。”

“谢谢总师。”耳机里传来了杨峰那略带激动但依旧沉稳的声音“这里的风景太壮观了。”

组合体开始像一颗卫星一样一圈又一圈地绕着月球飞行。

他们将在这个轨道上停留一天。

进行最后的设备检查和着陆前的准备工作。

同时也利用这个宝贵的机会从一个前所未有的视角欣赏这颗陪伴了地球四十五亿年的星球。

“看那就是我们预定的着陆区。”刘伟指着舷窗外一片相对平坦的月海区域。

那里是“风暴洋”。

阿波罗12号曾经在那里登陆过。

而他们的目标则在那片区域的另一端。

一个从未有人类踏足过的地方。

一天后。

所有的准备工作完成。

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即将来临。

登月!

“杨峰刘伟准备进入着陆器。”郑昊下达了指令。

“明白。”

杨峰和刘伟脱离了他们在返回舱的座位。

他们穿过狭窄的对接通道进入了那个金色的看起来像个大蜘蛛的“玉兔”号载人月面着陆器。

这里的空间比返回舱要宽敞一些。

因为他们将在这里完成整个月面工作阶段。

“着陆器系统加电。”

“各分系统自检正常。”

他们熟练地进行着着陆前的最后检查。

“天宫号飞船转入无人留轨自主飞行模式。”

在他们登陆月球的这几天里。

天宫飞船的返回舱和推进舱将独自留在环月轨道上充当一个临时的空间站和通信中继站。

等待着他们完成任务后返回。

“准备分离。”

“三二一!”

“分离!”

伴随着一阵轻微的震动。

“玉兔”号着陆器与“天宫”号飞船缓缓地分开。

它们像一对暂时分别的恋人。

一个将要勇敢地降临到那个陌生的世界。

另一个则在高高的轨道上默默地守护和等待。

玉兔号调转姿态。

将底部的主下降发动机对准了月球的表面。

杨峰和刘伟从着陆器的舷窗望出去。

整个月球仿佛就在他们的脚下。

触手可及。

“报告北京,玉兔号准备就绪。”杨峰握住了手边的下降控制杆。

他的声音无比沉稳。

“请求开始动力下降。”

地面指挥中心。

郑昊看着屏幕上那已经准备好一切的两个人。

他深吸了一口气。

拿起了话筒。

“同意!”

“祝你们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