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位年过花甲,在学术界德高望重的老院士,竟然当着所有人的面,直直地朝着郑昊的方向,弯下了腰!
“郑总师!”
陈国栋老泪纵横,声音哽咽。
“我……我陈国栋,服了!我为我之前的无知和傲慢,向你道歉!”
“你不是在开玩笑!”
“你……你是为我们国家的材料学,指明了一条通往未来的,康庄大道啊!”
陈国栋院士这惊天一跪,像一道闪电,劈醒了在场所有还处于震惊和呆滞中的专家。
“我的天!真的是单晶!”
“用5吨炉,一次性炼出这么大一块单晶合金锭!”
“钻石合金……好名字!有了它,我们的火箭发动机,我们的航空发动机,都有了最坚固的,最可靠的心脏!”
王庚祥组长,也快步走到郑昊面前,他那张因为激动而涨红的脸上,写满了愧疚和敬佩。
“郑总师,我……我老王,也向你道歉!”
他对着郑昊,深深地,鞠了一躬。
“是我鼠目寸光,固步自封!差点因为我的保守,耽误了国家的大事!”
“从今天起,我们发动机研制团队,就认准了分级燃烧循环这条路!你指哪,我们就打哪!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辞!”
一场几乎要让整个长征计划陷入停滞的路线之争,就这样,被郑昊用一场无可辩驳的,堪称神迹的炼钢实验,彻底地化解了。
整个团队的思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统一。
之前所有的疑虑、争吵、不信任,都在那块闪耀着暗金色光芒的钻石合金锭面前,烟消云散。
取而代之的,是火山喷发般的,狂热的**和冲天的干劲!
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回了中枢。
老领导听完汇报后,在电话里,沉默了良久。
最后,他只说了一句话。
“我果然,没有看错人。”
随即,一道道指令,从红墙之内,飞向全国。
“全国所有相关领域的专家、设备、资源,无条件,向该实验室倾斜!”
“钻石合金的生产工艺,列为国家最高等级的绝密!任何泄密者,以叛国论处!”
整个首钢,乃至整个京城,都为此沸腾了。
无数的卡车,拉着最先进的仪器设备,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
无数的专家学者,怀着朝圣般的心情,申请调入这个新成立的,神秘的实验室。
他们知道,一场由郑昊引领的,史无前例的,国家工业和材料学的伟大进步,已经拉开了序幕!
而此刻的缔造者郑昊,却并没有沉浸在鲜花和掌声中。
他将后续的生产和研究工作,交给了已经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的陈国栋院士。
他自己,则马不停蹄地,带着王庚祥总工和他的发动机团队,一头扎进了位于大山深处的,火箭发动机试车台基地。
有了钻石合金这块坚不可摧的基石。
那台凝聚了郑昊无数心血,代表着世界最先进水平的,高压补燃分级燃烧循环火箭发动机,终于可以从图纸,走向现实。
时间在紧张而充实的工作中,飞速流逝。
三个月后。
一座崭新的,比以往任何试车台都更加高大、坚固的垂直试车台,拔地而起。
一台外形狰狞,管线密如蛛网,充满了暴力美学的,崭新的火箭发动机样机,被稳稳地固定在了试车台上。
它,就是长征计划的心脏。
郑昊亲自为它命名为——瑶光发动机!
取北斗七星之名,意为照亮前路,开启未来。
试车的当天,几乎所有长征计划的核心领导,都来到了现场。
他们站在几公里外的,厚厚的防爆观察室里,心情比上一次发射北斗卫星,还要紧张。
因为他们知道,火箭发动机的地面台架试车,是整个火箭研制过程中,最危险,也最容易出事故的环节。
每一次点火,都是一次与死神的豪赌。
“各单位注意!”
“倒计时十分钟准备!”
试车总指挥的声音,在指挥大厅里响起。
郑昊和王庚祥,并肩站在控制台前,他们的眼睛,一刻也没有离开过那些不断刷新的,发动机的各项参数。
“……十,九,八……三,二,一!”
“点火!”
郑昊亲自,按下了那个红色的按钮。
下一秒!
没有惊天动地的巨响。
只听到一声沉闷的,如同远古巨兽苏醒般的,低沉的轰鸣。
紧接着!
一道无比璀璨,无比凝聚,呈现出耀眼蓝白色的,马赫环清晰可见的等离子体烈焰,从发动机的喷口,猛地,喷薄而出!
那火焰,是如此的稳定,如此的纯净,充满了毁天灭地的,极致的力量感!
整个试车台,都在剧烈地,颤抖!
指挥大厅里,代表着发动机推力的那根曲线,疯狂地,向上飙升!
五十吨!
八十吨!
一百吨!
一百二十吨!
最终,稳稳地,停在了130吨的刻度上!
“我的天呐!”
王庚祥总工看着那个数字,激动得浑身都在发抖!
130吨!
单台发动机的地面推力,就达到了130吨!
这是他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数字!
而这,还不是最恐怖的。
最恐怖的,是代表着发动机效率的比冲值,和代表着燃烧室压强的数据!
“报告郑总师!海平面比冲,305秒!”
“报告!燃烧室主压,达到25.5兆帕!”
“报告!涡轮泵工作正常!轴承温度……天哪!只有600K!远远低于设计极限!”
一个个好消息,像一发发重磅炮弹,轰炸着在场所有人的神经!
他们成功了!
他们一次性,就点火成功了!
而且,发动机的所有核心指标,全部达到了,甚至超越了,郑昊当初的设计目标!
他们,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走完了美苏两国,需要数年年才能走完的路!
他们,创造了一个,世界航天史上的,终极奇迹!
……
就在“瑶光”发动机,在东方的群山中,发出第一声咆哮的时候。
一双来自太空的,“眼睛”,也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丝异常。
美国,最新一代的军事侦察卫星,正例行公事地飞越中国的上空。
突然,卫星的红外传感器,检测到了一个异常强烈的,高热源信号。
信号的来源,正是那座位于深山中的,神秘的试车基地。
“警报!检测到疑似新型火箭发动机试车活动!”
“热源强度,超过我们数据库中任何已知型号的液体火箭发动机!”
“初步分析……其喷焰的光谱特征,符合……液氧煤油,富氧燃烧!”
一条条分析数据,通过中继卫星,以最快的速度,传回了五角大楼和CIA兰利总部。
当那些熬得双眼通红的美国专家们,看到这份分析报告时。
富氧燃烧……
高压补燃分级燃烧循环!
连他们自己,都因为技术难度和风险太大,而暂时放弃了的技术路线!
中国人,不仅搞了。
而且,看这个热源强度和光谱纯度,他们……
他们竟然,一次就成功了?!
“疯了……这个世界,一定是疯了……”
GPS项目的首席科学家,艾迪森博士,看着那份报告,喃喃自语。
他感觉,自己引以为傲的,建立在科学和工程逻辑上的世界观,正在被那个名叫郑昊的,一次又一次地,无情地彻底摧毁。
他知道,一场真正的,决定未来国运的太空竞赛,已经真正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