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号采用了我们正在预研的直接序列扩频技术,抗干扰能力极强……”
“……其下行信号功率,远超我们现有的任何一颗军用通信卫星,这意味着,它的地面接收设备,可以做得非常小,甚至可以单兵携带……”
“……初步分析,其定位精度,可能优于100米。一旦他们建成系统,其军事价值,将不可估量!”
“不可估量……”尼总统喃喃地重复着这四个字,他的后背,渗出了一层冷汗。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一个独立自主的全球导航系统,对于一个大国来说,意味着什么。
那意味着,他们的**,将不再是睁眼瞎,可以精确地打到地球的任何一个角落。
那意味着,他们的舰队,可以在大洋的任何一个地方,知道自己的精确位置,而不用担心被美国切断GPS信号。
那意味着,一个全新的,能够与美国和苏联在战略层面上,平起平坐的巨人,正在东方,缓缓地,站起身来!
“亨利。”尼总统放下报告,抬头看着亨利,眼神变得无比锐利。
“我们必须做出反应。立刻!马上!”
“第一,将我们GPS项目的优先级,提升到最高!我不管国会那帮人怎么吵,预算必须给足!我们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起我们自己的全球定位系统!”
“第二,立刻召集兰德公司和麻省理工学院最顶尖的专家,对中国的这颗卫星,进行全方位的技术评估!我要知道,他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他们的技术,究竟领先我们,还是……只是侥幸?”
“第三……”尼总统停顿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重新评估我们对华的接触政策。一个拥有了卫星导航系统的中国,和一个闭塞的中国,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亨利重重地点了点头:“我明白了,总统先生。”
……
几乎在同一时间。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
苏联高层,也拿到了一份来自克格勃和总参谋部的,同样加急的报告。
与美国人的震惊和焦虑不同,这位苏联领导人的脸上,更多的是一种阴沉和烦躁。
“他们怎么敢?他们怎么能?!”
波列夫用力地,将报告拍在桌子上。
在他的认知里,中国,那个曾经的小老弟,此刻应该正深陷于混乱之中,科技落后,工业凋敝,根本不具备挑战美苏两极格局的实力。
可是,这颗北斗卫星,就像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抽在了他的脸上。
“波列夫同志。”坐在一旁的国防长格列奇科元帅,沉声说道,“这件事情的战略影响,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严重。”
“我们部署在远东的大军,在过去,我们拥有绝对的战场信息优势。但是现在,情况正在发生变化。”
“一旦中国人拥有了他们自己的导航系统,我们的坦克,我们的飞机,我们在边境上的一举一动,在他们眼中,都可能不再是秘密。”
波列夫烦躁地摆了摆手。
“我当然知道!我关心的是,他们从哪里来的技术?是我们的专家?还是……美国人给了他们什么技术?”
克格勃的领导安德罗,推了推眼镜,用他那特有的,不带感情的语调说道:“根据我们潜伏在对面的情报人员反馈,整个北斗工程,从立项到发射,都是在极度保密的情况下进行的,几乎没有借助任何外力。”
“项目的总设计师,是一个名叫郑昊的年轻人,不到三十岁。履历一片空白,就像是……凭空冒出来的一样。”
“凭空冒出来的?”波列夫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谁,是凭空冒出来的。
“查!”
波列夫的眼中,闪过一丝寒光。
“动用我们所有的力量,给我把这个郑昊的底细,查个底朝天!”
“我倒要看看,这个能让红色中国,一步登天的年轻人,究竟是谁!”
一场由一颗卫星引发的,席卷全球的暗流,已经开始汹涌。
而此刻,风暴的中心,戈壁发射指挥大厅里,郑昊和他的团队,正在享受着属于他们的,胜利的狂欢。
他们并不知道,他们的成功,已经在地球的另外两个超级大国的最高层,掀起了何等的惊涛骇浪。
庆祝晚宴上,郑昊被一群头发花白的老专家,和一群热血沸腾的年轻技术员,轮番灌着酒。
他来者不拒。
今天,他高兴。
这是他来到这个时代之后,第一次,如此纯粹地,感觉到了一种发自内心的,融入这个时代的,巨大的喜悦和自豪。
酒过三巡,领导端着一杯茶,走到了他的身边。
喧闹的人群,自动地,安静了下来。
“小郑啊。”老人笑呵呵地看着他,眼神里,满是欣慰和赞许,“今天,你是最大的功臣。我代表国家,代表人民,敬你一杯。”
郑昊连忙站起身,端起酒杯:“领导,这不敢当!这是我们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呵呵,不用谦虚。你的功劳,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老人喝了一口茶,然后,话锋一转。
“卫星上天了,歌也唱了,全世界都听到了。”
“那么,下一步,你有什么打算?”
这个问题,让刚刚还无比热烈的气氛,瞬间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郑昊的身上。
是啊,北斗一号成功了。
但,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接下来,路,该怎么走?
面对老领导的提问,郑昊的酒意,瞬间醒了大半。
他放下酒杯,那双在酒精作用下略显迷离的眼睛,重新变得清澈而深邃。
整个宴会厅,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等待着他的答案。
所有人都以为,他会说,要再接再厉,发射更多的北斗卫星,尽快组成一个覆盖全球的导航网络。
这是最顺理成章,也是最稳妥的回答。
然而,郑昊的回答,却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领导。”
郑昊的声音,清晰而坚定。
“下一步,我认为,我们不应该急着发射第二颗、第三颗卫星。”
“什么?”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李主任第一个忍不住,站了起来:“郑总师,这……这是为什么?我们现在势头正好,应该一鼓作气,尽快把星座建立起来啊!国际上的频率资源,可是不等人的!”
“是啊,郑总师!”钱思源教授也附和道,“我们的原子钟,在轨运行非常稳定,完全具备了连续作战的能力!”
郑昊抬起手,示意大家稍安勿D躁。
他看向领导,不疾不徐地解释道:“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我不是说不建,而是说,在建成体系的系统之前,我们必须先做一件更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