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界天命主角培养计划 第376章 遥望古今

();

汉武帝之子刘据,卫子夫和刘彻所生的孩子。霍去病是他表弟,他也应该喊卫青舅舅。

同时,刘据还能得到不少文臣的支持,这也正常,毕竟相比汉武帝这种把各种势力集团当耗材用的人,太子只要稍微和蔼一点就跟圣人似的。很适合在多年征战之后负责休养生息的工作。

而后面听到有人来抓自己,认为汉武帝已经死了之后,能组织长安周边人手进行反攻,并且是后面听说汉武帝还活着手下不跟着干了才失败。足以说明他并不是什么小白花,骨子里也很有魄力。

坦白说,汉武帝哪怕是发瘟最严重的时候肯定是没想真搞死自己这个儿子的。

结果就因为这事,闹得整个帝国动荡,要不是霍去病的弟弟霍光来负责托孤,主政度过了最混乱的时期,大汉就此崩溃也说不定。

而大汉真正的鼎盛之时,却又是在刘据的儿子刘病已,那位从小流落民间又重新登上皇位汉宣帝时期。

也就是说,让刘据上位,不仅他本人有保障,名正言顺,和各方关系都好,他的后代同样很有保障。

可以说,汉武帝失去刘据,就和秦始皇失去扶苏,朱元璋失去朱标一样,是非常让人有历史遐想空间的。只不过嘛,朱元璋失去朱标那是朱标身体不好,而且后面有朱棣,也不差。秦始皇失去扶苏那是秦始皇已经死了扶苏**了,这个真实水平不好说。

而刘据的死,那真是汉武帝自己发瘟,汉武帝自己都后悔,甚至过两年还醒悟过来发罪己诏,展示了一下自己其实也会文治只是以前不怎么用的强大水平。

只能说,汉武帝不发瘟的晚年和不发瘟的早年,真的是无比顶尖的皇帝。

现在刘据还没有出生,这个世界线的刘莫才十五岁,是个热血青年,卫英只是个给公主府负责养**仆人,不过在刘莫组织的打猎活动中救过公主一次,所以比较被看中。

大夏是没有奴隶一说的,仆从也只是雇佣制度。至少法律上不存在什么打杀奴籍减罪之类的。卫英单纯是家里穷,亲父母父母早死,后爸是个坑货,为了养几个姐姐妹妹努力干活。

在其他人眼中,卫英是一个贫而不卑,做事认真细致的少年,而且修行天赋还不错,这么忙居然还有二境水平。

不过只有卫英自己知道,这个二境水平,是来源于……

一尊牌位。

是的,他家也有供奉开国侯爷的牌位。

当然现在已经不只是侯爷了,经过几代追封,韩山现在是正清靖灵护国王爷,其中一部分是民间传的,一部分是官方正统册封。

那天牌位显灵的时候还吓了卫英一跳。

牌位会指点他兵法和武道,但没有说太多,似乎还在忙其他事情。

韩山确实在忙其他事情。

他在跟老朋友许久。

已经退休很多年,每天都舒舒服服睡到中午然后吃饭,非常养生的陈诩陈大爷,久违的听到了灵位中传来的声音。

“很悠闲嘛。”

陈诩恍惚片刻,花白的胡子和头发仿佛都回到了那个年轻的时代:“您回来了?大夏的情况还没有危急到这个程度吧?”

“我也不是说只有在要完蛋了的时候才来,在这种迈过去就是广阔天地的时候我也会来。”韩山的声音响起。

“那就好。”陈诩满意地坐在躺椅上:“看来不需要我一把老骨头再出动。”

在韩山离开后,陈诩其实也差不多退休了。只有在吕后死了,功臣集团扶持刘代上位期间,出场做了两件事。

分别是派人杀了吕后的侄子,当时手握洛阳城门防卫权的城门令。以及把韩功成叫到自己府上灌醉,让他睡了两天。

后面他就继续摸鱼,基本上不参与什么大事。

毕竟从一开始,陈诩的目标就是安稳退休,这其实和历史上的陈平还不太一样。反而和三国时期的贾诩比较像。

“如果要找一个对这几十年所有事情的细节知道的最多的人,那就只有你了。”韩山注视着这个老人:“为了安稳退休,你一定暗中掌握着很多情报吧?”

陈诩可是大夏情报部门的创始人。哪怕退休了,手上的信息也不会少。

没有足够的情报,怎么可能制定出天衣无缝的阴谋?

“我需要天魔主相关的完整情报和前因后果。”韩山没有用法术什么的直接探查,而是找陈诩要。因为法术这种探查很可能引起敌人本体的注意。

陈诩打开柜子,非常快速地抽出一叠卷宗。韩山看了他一眼:“早有准备啊。”

“唉。毕竟和我同龄的人都走了,现在都是一群孩子在干活,这么大的事情我也得盯着点。”陈诩也对自己居然堕落到主动干活表示心痛。

韩山安慰:“没事,等你死了还可以享受大夏香火当英灵,有机会和我一样,每次需要的时候就出来造福人间,现在先提前习惯一下这个心态。”

“……”陈诩犹豫片刻:“那当了英灵之后不工作的时候,您都在做什么?”

“都在和我一起。”王梳荧的声音响起。她不知道为什么跑来刷存在感。现在王梳荧是把召唤法阵放在灵位上,类似邪神附身布娃娃那种。

“这是夫人?”陈诩表示以前没听过这个,原来灵位里还有别人能来吗?

韩山擦汗,他有点不想说话。虽然陪王梳荧的时间的确最多,但是也有找其他女人来着。所以老王这么自信让他有点心虚。

“是我内人。”韩山简单介绍一下:“不弱于我。”

陈诩点头,其实他读过史书,韩山的妻子王氏虽然具体名字没记载,但一些事迹是挺出名的。比如说劝服百姓,带人开仓放粮,还有给韩山出谋划策之类的。

在封建时代记录历史的人本身就很少记载女性的闺名,因为按照习俗有点冒犯的意思在里面。不过也不是必然的,全看写史书和记载史料的人自己怎么想。

不过在大周大夏之后这种完全没必要的习俗倒是越来越少了。这样一来那些写小说的也不再需要给历史上出名的女性人物取一些星彩云禄之类完全不符合历史风格的名字。

这次韩山在教卫英,而王梳荧则在教卫英的姐姐,卫子菱。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