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内,是另一番景象。
宽阔的官道两旁,早已是人山人海!
从山海关内,一直延伸到关南蓟州方向的数十里官道上,
挤满了闻讯赶来的百姓!
男女老少,扶老携幼,箪食壶浆!
他们踮着脚尖,伸长脖子,
脸上洋溢着激动、崇敬和发自内心的喜悦!
“太子殿下千岁!”
“王师凯旋!”
“大明万胜!”
“欢迎回家!”
欢呼声、呐喊声、锣鼓声、鞭炮声……汇成一片沸腾的海洋!
百姓们将煮熟的鸡蛋、蒸好的馍馍、新摘的瓜果,
甚至是一碗碗清水,拼命地塞到经过的将士们手中!
“军爷!辛苦了!吃个馍!”
“好汉!喝口水解解乏!”
“谢谢你们!谢谢你们把鞑子赶跑了!”
许多士兵,这些在漠北风雪和辽东刀丛中,
都不曾皱眉的铁汉,此刻却红了眼眶。
他们笨拙地接过乡亲们递来的食物,
嘴里不住地说着“谢谢”,声音哽咽。
一种名为“归属”和“守护”的暖流,在每一个将士心中激荡。
这就是他们浴血奋战、埋骨他乡所要守护的土地和人民!
朱标骑在马上,
看着这万民夹道、箪食壶浆的盛况,
胸中亦是豪情激荡,更感责任重大。
他频频向道路两旁的百姓,挥手致意,换来更加热烈的欢呼。
皇家仪仗在前方引路,大军缓缓穿过沸腾的人潮,
并未在关城多做停留,而是径直登上了山海关东侧,
那座依海而建、俯瞰渤海的著名城楼——澄海楼。
澄海楼高踞关城之上,飞檐斗拱,气势雄浑。
朱标在朱元璋的示意下,并肩登上顶层。
凭栏远眺,眼前豁然开朗!
东面,是浩瀚无垠的渤海!
秋日的海面,并非碧波万顷,而是呈现出一种深沉的铅灰色。
强劲的海风,裹挟着咸腥的气息扑面而来,吹得人衣袂猎猎作响。
铅灰色的巨浪,一波接一波,
永不停歇地拍打着岸边的礁石,发出沉闷而永恒的轰鸣,
溅起漫天雪白的飞沫。
极目远眺,海天相接之处,一片苍茫,
分不清是水是云,唯有几只海鸥在风浪中艰难地盘旋,
发出尖利的鸣叫,更添几分苍凉壮阔。
“标儿,看那边。”
朱元璋抬手指向东北方海岸线,一处突出的巨大礁石群。
那里,一道由巨大条石垒砌而成的石城,
如同一条探入海中的巨龙脊背,顽强地抵御着海浪的侵蚀。
“那便是老龙头,万里长城真正的起点,入海石城。”
朱元璋的声音带着历史的厚重,
“相传,昔年魏武帝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写下《观沧海》名篇之处,便在此附近。”
李祺侍立在朱标身侧,闻言接口道:
“皇伯伯所言极是。老龙头石城,控扼海陆要冲。
如今,我大明界碑,已立于石城最高处!
昭告天下,此海此疆,永属中华!”
他的声音不大,却字字铿锵。
朱标的目光,顺着李祺所指,
仿佛穿透了海雾,
看到了那块屹立于惊涛骇浪之巅、刻着“大明”二字的界碑。
一股豪迈之气,自胸中升腾而起。
就在这时。
“哗啦——!”
一阵水声传来。
众人循声望去。
只见朱棣不知何时,竟已顺着陡峭的石阶,
下到了老龙头最前端的一块礁石上!
海浪拍打着他脚下的岩石,溅湿了他的战靴和下摆。
他正弯腰,用双手掬起一捧冰冷刺骨的海水!
然后,他猛地直起身,将那捧海水,高高举起,
用力浇淋在自己腰间那柄,
沾染了无数敌人血迹、至今仍带着隐隐暗红的佩刀刀身之上!
“爹!大哥!”
朱棣的声音,穿透海风的呼啸,
带着一种近乎宣泄的激动和畅快,响彻在澄海楼上下:
“辽东!平了——!”
海水冲刷着刀身,洗去凝固的血痕,
汇成淡红色的细流,滴落进汹涌的海浪之中,转瞬即逝。
仿佛将这一年多来的血火征尘、生死搏杀,
都随着这海水,涤荡干净!
“哈哈哈!好!老四干得漂亮!”
常茂在楼上看得热血沸腾,忍不住拍着垛口大笑。
他猛地转身,对着楼下待命的神机营亲兵吼道:
“兔崽子们!还愣着干什么?
给老子把‘轰天雷’架起来!
朝着海面!
给咱迁都北平的大典,提前听个响!助助兴!”
“得令!”
几名神机营士兵兴奋地应诺,
迅速在城楼前的空地上,架起一门轻便的臼炮,
填入特制的、装药量减半,
但声响巨大的礼炮用“轰天雷”。
点燃引信。
“嗤嗤嗤……”
引信飞快燃烧。
“轰——!!!”
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
炮口喷出炽热的火焰和浓烟!
炮弹呼啸着划破长空,在距离老龙头数百步外的海面上,轰然炸开!
“轰隆——!”
一道粗大的白色水柱,如同巨龙出海般,
冲天而起!高达数十丈!
水花四溅,在铅灰色的海天背景下,显得格外壮观!
“好!”
“神机营威武!”
城上城下,爆发出震天的喝彩声!
朱标看着眼前这一幕:父皇威严的身影,
四弟在海浪中洗刀的豪情,
常茂那惊天一炮的助兴,
还有李祺那句“日月所照,终至海疆”的铿锵之言……
胸中激荡的情绪,如同脚下的渤海般汹涌澎湃!
他猛地转身,对侍立在旁的內侍沉声道:
“取笔墨来!”
內侍连忙捧上早已备好的御笔和朱砂墨。
澄海楼顶层内侧,是一面粉刷得雪白的巨大墙壁。
朱标接过饱蘸浓墨的御笔,略一沉吟,
目光扫过浩瀚渤海,
扫过巍峨雄关,
扫过楼下肃立的千军万马,
最后落在那面,猎猎作响的日月龙旗之上。
他深吸一口气,气沉丹田,挥毫泼墨!
笔走龙蛇,铁画银钩!
一个个苍劲有力、力透粉壁的大字,跃然墙上:
龙旗漫卷狼烟靖,
铁甲未解又新征——
日月所照,终至海疆!
最后一笔落下,朱标掷笔于案!
墨迹淋漓,气势磅礴!
字里行间,既有扫平漠北辽东、狼烟尽靖的豪迈,
更有甲胄未除、又将踏上新征程的昂扬斗志!
而最终落点,直指那浩瀚无垠的海疆!
“好!好一个‘日月所照,终至海疆’!”
朱元璋看着墙上的题字,眼中精光爆射,抚掌赞叹!
“日月所照,终至海疆!”
李祺、朱棣、常茂等人齐声复诵,胸中豪情激荡!
楼下将士虽看不清字迹,
但听到楼上陛下的赞许和将军们的复诵,
也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日月所照!终至海疆!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