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响起,是陈明辉。
“下班了吗?我在厂门口。”他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令人安心的暖意。
苏晚秋心里一软:“马上来。”
她收拾好东西,最后看了一眼桌上并排摆放的“木棉系列”样衣和高端线的设计图。挑战与机遇并存,荆棘与花朵同生。但只要方向是对的,只要大家的心在一起,就没有什么困难是过不去的。
她关上门,步伐坚定地向外走去。厂门外,陈明辉的车静静停在那里,他倚在车边,夕阳在他身上勾勒出温暖的光晕。
见到她出来,他站直身体,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为她拉开了车门。
车轮驶离厂区,融入深圳傍晚的车流。苏晚秋望着窗外飞速后退的城市风景,那些林立的脚手架和高耸的塔吊,象征着这片土地日新月异的活力,也预示着无限的未来。
她轻轻呼出一口气,将一天的公事暂时放下。身边的男人专注地开着车,侧脸宁静而可靠。
“明天下午的见面,需要我准备什么资料吗?”苏晚秋问道。
“不用太复杂,带上‘木棉系列’的样品和未来产能规划就好。”陈明辉侧头看她一眼,目光温柔,“主要是让对方看到鸿霓的潜力和你们的专业度。其他的,交给我。”
“好。”苏晚秋点点头,心中充满信任。
她知道,前路或许还有风雨,但她也同样确信,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她有携手同行的伴侣,有并肩作战的伙伴,有一个正在不断壮大的“家”。
车子驶入他们居住地,夕阳已经完全沉入地平线,只剩下天边一抹淡淡的橘红。陈明辉停好车,却没有立刻解开安全带。
“晚秋,”他轻声唤道,声音在狭小的车厢里显得格外清晰,“不管发生什么,记得我永远站在你身后。”
苏晚秋转过头,对上他镜片后深邃的目光。那一刻,她仿佛又回到了布鲁克林大桥上,他向她求婚时的场景。时光飞逝,而这份心意却从未改变。
“我知道。”她微微一笑,眼角有些湿润,“谢谢你,明辉。”
回到家,苏晚秋先给母亲打了个电话报平安。李桂芝在电话那头絮絮叨叨地嘱咐她注意身体,还说明天要熬些补汤送来厂里。听着母亲熟悉的声音,苏晚秋感到一阵暖意涌上心头。
挂断电话后,她走进书房,打开保险柜,取出那本已经泛黄的秘典。书页间密密麻麻记录着这两年来的点点滴滴,那些忐忑与迷茫,奋斗与喜悦,都化作纸上的墨迹,记录着鸿霓成长的每一个脚印。
“还在忙?”陈明辉端着两杯热牛奶走进来,将其中一杯放在她面前。
苏晚秋合上秘典,接过牛奶:“只是在想,这两年变化真大。”
陈明辉在她身边坐下,金丝眼镜后的目光温和:“是你改变了这一切。”
“不,是我们。”苏晚纠正道,轻轻靠在他肩上,“没有大家的支持,鸿霓走不到今天。”
窗外,深圳的夜景如星河般璀璨。远处鸿霓厂区的方向,依稀可见几点灯火,那是留守的保安在巡逻。苏晚秋想起白天发生的事情,心中那根紧绷的弦又稍稍拉紧。
“还在想阿昌的事?”陈明辉敏锐地察觉到她的情绪变化。
苏晚秋点点头:“我总觉得这件事没那么简单。林志强狡猾多端,不会只派一个人来搞破坏。”
陈明辉轻轻揽住她的肩:“方科长他们已经布控了,相信警方的能力。现在最重要的是做好我们该做的事。”
他的话让苏晚秋浮躁的心渐渐平静下来。是啊,无论林志强还有什么阴谋,她都不能自乱阵脚。做好自己的事,让鸿霓变得更强大,才是最好的应对方式。
第二天清晨,苏晚秋早早来到办公室。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办公桌上,将那本秘典照得发亮。她翻开新的一页,拿起钢笔,郑重地写下新的计划,笔尖在纸面上沙沙作响,每一个字都凝聚着她的决心与期望。写完最后一点,她长舒一口气,仿佛将这些天的压力都随着笔墨倾泻而出。
“晚秋姐,您来了!”小林推门而入,脸上带着兴奋的笑容,“光明厂送来的第一批‘木棉系列’样品到了,做工可好了!”
苏晚秋眼前一亮:“快拿来看看。”
小林将手中的衣服递过来。苏晚秋仔细检查着针脚、缝线和细节处理,满意地点点头:“确实不错,比李厂长那批货好太多了。”
“而且光明厂的负责人说,如果长期合作,价格还可以再谈。”小林补充道,“他们很看重和鸿霓的合作机会。”
鸿霓的发展速度超出了苏晚秋的预期。从巴黎时装周的一鸣惊人,到如今各大商场争相邀请,这个品牌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成长。
“这样,雅婷,”苏晚秋做出决定,“你先筛选几家资质好的百货公司,我们优先在一线城市开设专柜。同时,深圳的直营店也要抓紧筹备,作为我们的品牌形象展示中心。”
“明白。”郑雅婷迅速记录着,“我下午就去考察几个备选店面。”
午饭后,苏晚秋带着“木棉系列”的样品和产能规划书,与陈明辉一同前往与张叔的约会地点。
张叔是个精神矍铄的老人,虽然头发花白,但眼神锐利,说话中气十足。他仔细检查着“木棉系列”的样品,不时提出专业的问题。
“这面料处理得不错,”张叔赞许道,“透气性好,又不失挺括。听说你们还用了传统工艺?”
苏晚秋微笑着解释:“是的,我们在马蓝草染色基础上做了改良,使颜色更加持久鲜艳。同时,一些细节装饰也融入了盘扣、刺绣等传统元素。”
张叔点点头,转向陈明辉:“明辉啊,你找了个好媳妇。既有眼光又有魄力,难得的是还懂得传承与创新。”
陈明辉与苏晚秋相视一笑,眼中满是自豪。
接着,苏晚秋详细介绍了鸿霓的发展规划和产能需求。张叔听得十分认真,不时提出建议。
“你们需要的设备,我这边都能提供。”最后,张叔拍板道,“看在明辉的面子上,我给你最优惠的价格,并且优先安排发货。”
苏晚秋欣喜不已:“太感谢您了,张叔!”
“不用谢我,”张叔摆摆手,“是你们自己的实力打动了我。中国企业就需要你们这样的品牌,既能传承文化,又能创新发展。”
告别张叔后,苏晚秋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有了新设备,鸿霓的产能将大幅提升,“木棉系列”也能更快地推向市场。
回到厂区,夕阳已经开始西沉。苏晚秋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女工们下班离去的身影,心中充满希望。
手机响起,是方志远打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