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逆袭:从渔村到传奇 第九十八章 双轨并行

();

晨光彻底驱散了深圳湾的薄雾,鸿霓厂区内愈发显得生机勃勃。食堂里的欢闹声渐歇,女工们三三两两散去,有的带着丰厚的收获和对未来的憧憬回宿舍规划,有的则直接去了车间,准备开始新一天的工作——对很多人来说,鸿霓早已不仅仅是挣工资的地方,更是值得倾注心血的家。

苏晚秋没有立刻回办公室。她绕到新落成的染整车间后面,那里有一小片试验田,专门用来种植和改良马蓝草。经过李晓芸和她父亲李建国的培育建议,这一季的马蓝草长势格外喜人,叶片肥厚,背面的银霜在阳光下泛着细腻的光泽,预示着更高的色素含量。

她蹲下身,指尖拂过冰凉的叶片,思绪却飘得更远。股份制改革、员工持股,这只是内部治理的第一步。鸿霓要真正立足,必须要有持续打动市场的产品。马蓝草染色的“海天蓝”系列在巴黎和国内高端市场一炮而红,但这还不够。宋雪梅女士日记里那些精美绝伦的设计,比如“凤凰于飞”,可以作为镇店之宝,提升品牌格调,但它们的工艺复杂、成本高昂,注定只能是少数人拥有的艺术品。

“要让更多人穿上带有‘鸿霓’印记的衣裳,”苏晚秋喃喃自语,“既要阳春白雪,也要下里巴人。”

她脑海里浮现出穿越前见过的那些成功的国民品牌:优衣库的基础款哲学,用优质面料和简约设计打动无数普通人;伊芙丽的优雅通勤装,让都市白领轻松拥有好品味;甚至是一些独立设计师品牌,将传统元素做得时髦又实穿。这些思路,在1987年的中国,无疑具有前瞻性。

“高端线树立形象,大众线铺开市场,盈利反哺创新……”一个清晰的品牌分层战略在她心中逐渐成型。春装,正是推行这个战略的最佳起点。春节过后,万物复苏,人们脱去冬装,正是添置新衣的时候。

她快步走回办公室,摊开设计本。铅笔在纸面上沙沙作响,不再是复刻记忆中的某件具体款式,而是将未来的理念与这个时代的需求、鸿霓现有的工艺优势相结合。

大众春装系列她决定命名为“木棉系列”,木棉是南方常见的树木,开花时红硕热烈,却又质朴亲民。这个系列主打舒适、实穿和高性价比。

面料可以采用优质的棉麻混纺、以及国内已能稳定生产的涤棉面料。后者挺括好打理,非常适合需要上班劳作的女工和初入社会的年轻人。款式设计可以有简洁利落的H型及膝连衣裙,腰间可配同色系布带收腰,适应不同体型;宽松舒适的衬衫,领口设计成小巧的立领或V领,点缀手工盘扣;直筒或微喇的长裤,强调垂坠感和活动方便。

虽然面向大众,但品质不能妥协。缝线要整齐牢固,扣子要用加固缝法。可以推出几款可拆卸的布艺装饰胸针,比如小蝴蝶、木棉花造型单独售卖,让顾客可以自由搭配,赋予基础款更多变化。

高端春装系列则延续“凤凰于飞”的路线,面料精选苏杭一带的上等真丝绡、软缎,以及尝试与市纺织厂合作开发的新型混纺提花面料。款式设计可以借鉴宋雪梅女士图纸中的廓形和细节,但加以现代化改良。

一件真丝长风衣,采用微微收腰的剪裁,肩部线条柔和,用盘金绣工艺在领口和门襟处勾勒出细密的云纹;一条真丝连衣裙,采用不对称设计,一侧肩膀点缀着亲手绣制的玉兰花,花瓣用上了从顾师傅那里学来的劈丝绣技法,轻薄灵动。重点突出手工刺绣、手工盘扣、手工扎染等传统工艺的价值。每一件都配有独特的编号和保养说明。

画完最后一笔设计草图,苏晚秋长舒一口气,内心充满创作的满足感。这不仅是为鸿霓规划的产品线,更是她对这个时代服装审美的一种介入和引导——美,可以属于每一个人,而非少数人的特权。

她正准备叫郑雅婷来讨论细节,办公室的电话响了起来,是方志远,“苏厂长,没打扰你吧?”

“方科长?没有的事。”苏晚秋有些意外。

方志远直接说明了来意:“上次林志强的案子,虽然主犯在逃,但我们对林氏集团的残余势力和社会关系的排查一直没有停止。最近我们监控到深圳那边一些异常的资金流动,似乎有人在暗中收购几家小型印染厂的不良债务。”

苏晚秋的心微微一沉:“这和林志强有关?”

“目前没有直接证据。”方志远压低声音,“但操作手法很熟悉,通过复杂的海外空壳公司层层转手,最终指向一个国外账户。我们怀疑,可能是林志强留下的‘暗桩’在活动,试图重新控制下游供应链,或者给他积累跑路的资金。”

“有人拍到最近在关外几家小厂子附近出现过的一个人,据描述,很像林志强以前的一个副手,叫阿昌,专门替他处理些不上台面的事情。你这边也要提高警惕,虽然鸿霓现在逐渐稳定了,但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你们那边有什么线索也要即时联系我。”

“谢谢方科长提醒,我会让安保和老张他们都留意的。”

“嗯,有什么异常情况,及时联系我。”

挂断电话,苏晚秋走到窗前,心情略显微重。林志强的阴影并未完全散去,像一根藏在暗处的刺。但这并没有让她感到害怕,反而更坚定了她要尽快把鸿霓做大做强的决心。只有自身足够强大,才能无惧这些魑魅魍魉的伎俩。

她收回目光,落在桌面的新设计图上。困难永远存在,但生活和工作总要继续。她拿起“木棉系列”的草图,目光坚定。

“雅婷!”她朝门外唤道,“来一下,我们有新的事情要做了。”

阳光正好,透过玻璃窗,将设计图上那些蕴**未来理念与当下温情的线条照得清晰无比。新的挑战与新的创造,一同在今年的春天,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