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大周 第42章 危机袭来

();

只见一向很少主动站出来发表意见的魏仁浦先是朝着主位上的郭荣行了行礼。

又朝着郭宗训拱手行礼:

“殿下可能有所不知,当初制定此次北伐的战略便是速战速决,所以粮草准备并不是十分充足。”

“目前,随军携带的粮草仅余十余日,若是能在十余日之内攻破幽州自然无需担心。”

“可若陷入苦战,一时难以决出胜负呢?”

“辽国重兵把守,幽州防备充分,就算再快,至少也得半月攻坚吧?”

“是,我大周的确刚收复了宁、瀛、莫三州,也缴获了一些粮草!”

“可之前我们只是先头部队,如今李指挥使率领援军赶到,只凭缴获的这些粮草,与先前准备的那些,根本就不够!”

“而且那三州都是刚收复的,我们总不能不管当地百姓的死活,再强行征收军粮吧?”

“这本就与太子殿下的爱民之心背道而驰!”

“可如果从河北内地,如沧州、德州调粮,需经陆路转运,往返至少二十余日,远超粮草耗尽时限,若强行进攻,必陷粮草断绝、军心动摇的绝境啊!”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今我们的粮草情况根本就不足以支撑长期鏖战。”

“最好的办法还是先巩固三州防御,重新整顿大军,备足粮草,待一切准备充足之时,再图北伐,收复故土……”

诚然!

最早决定北伐时就制定好了速战速决的准备,而且当初也曾考虑过:若遇鏖战,便见好就收。

毕竟这些年大周虽然在他的励精图治下国力强了不少,可接连的对外征战也是消耗了不少。

但郭荣是真的没想到此次北伐竟然会如此顺利!

宁、瀛、莫三州都是不战而降!

这足以说明燕云之地的百姓无不翘首以盼自己能收服这些土地。

也更说明,辽贼根本就不得人心!

而且,那辽国皇帝耶律璟又是个十足的昏君。

如此天赐良机,又怎能浪费?

但粮草问题的确是他最担忧的另一个问题!

谁能保证幽州一定能快速攻下?

谁又能保证不会陷入苦战?

伪汉与辽贼夹击的问题终究是战场上的问题。

而正如好大儿郭宗训所说,战场上的问题只要上下一心,并不是没有胜利的可能。

“略懂兵史”的他知道,史书上更是有不少这样的例子:

如鄢陵之战、伊阙之战、刘裕却月阵破北魏、潍水之战、虎牢之战……

讲究的就是战术和士气!

可粮草问题却与战场厮杀有着天壤之别!

当初袁绍与曹操的官渡之战,不就是因为乌巢粮仓被奇袭才落败吗?

粮草不足,或者出现任何问题,哪怕是后续运输上的问题,都能直接决定一场战斗的胜败,甚至决定一个国家的存亡!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郭荣也每日都在为这个问题烦心。

现在,他也很想看看,他的好大儿会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其实不只是郭荣,其余所有人都意识到了魏仁浦这段话的严重性!

赵匡胤皱了皱眉,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张永德忍不住暗自摇了摇头。

李重进也不由得叹息着。

只有韩通,他一点也不担心,就那么满眼星星地看向郭宗训……

至于另外两位宰相——范质与王溥!

二人看了看一言不发的郭宗训,又看了看面色凝重的郭荣,最后都有些不甘但又佩服地看向魏仁浦!

没办法,粮草这一块一直都是魏仁浦的长处!

当初,还在郭荣潜府当刀笔小吏时,此人就能一字不差地背诵下全军的粮草、兵器等后勤物资。

也正是因为后勤方面卓越的能力,他才能一步步爬到宰相的位置!

这一方面,真的是不服不行啊!

粮草不足,这甚至比伪汉与老贼夹击更致命,也更有让陛下放弃继续北伐的说服力!

看来,太子太傅的位置,非他莫属了……

想到此,二人不由地对视一眼:

认输?

那是不可能的……

于是,二人眼中瞬间又燃起火焰……

大厅内,几乎所有人都在看向郭宗训。

他们都想看看郭宗训到底会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如何反驳宰相魏仁浦亮出的这个致命大杀招!

可没人注意到,一旁的赵匡胤突然眼前一亮,整个人明显亢奋了起来,但很明显,他还是在尽力保持面无表情。

他看了看郭荣,又看了看郭宗训。

皱了皱眉,决定把握时机,站起来献策!

献什么策?

自然是最大的难题——粮草!

没错,他已经想到了一个很好的办法……

然而。

就在他刚要站起来时,郭宗训却突然开口了。

只见他朝着魏仁浦拱手行礼,眨了眨大眼睛,随即大声说道:

“魏相不愧是我大周萧何!”

“一针见血!”

顿了顿,他又直勾勾地看向魏仁浦:“魏大人可曾听过一句话?”

魏仁浦皱了皱眉:你不说我咋知道听没听过?

“请殿下明示!”

郭宗训笑了笑:“这句话很简单,就四个字!”

“以战养战!”

以战养战?

这是何意?

所有人都不禁愣了愣,满脸的问号。

郭宗训再次笑了笑,他知道,这个词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的确是新鲜事物。

毕竟这个词是在抗日时期才出现的!

但这个词的意思,只要熟读历史的就绝对知道……

于是,他笑着解释道:“魏大人,可曾听闻唐太宗打高句丽的事?”

魏仁浦愣了愣,努力地搜索着自己的记忆……

他自然是读过史书,但讲真,他记得的,确实远远不如以饱读史书著名的王溥!

果然,王溥闻言,当即眼前一亮。

随即看向范质,轻声说道:“老范,太子太傅的位置,我们还有戏……”

见魏仁浦还在思索,郭宗训也懒得等,直接说道:

“当初,唐太宗打高句丽时也缺粮,可他让士兵‘取敌粮当军粮’!”

“现在幽州城自然不一定能快速拿下,但别忘了幽州附近还有别的地方!”

“比如伪汉的辽州!”

“对于被辽贼占据的失地上的百姓,我们自然不能再不顾他们的死活强行征粮!”

“但伪汉的兴致与他们却截然不同……”

“再比如辽国占据的易州!”

“只要我们进军至幽州,辽贼必定见全力救援幽州,周围地方必定空虚,对于我们而言发挥空间可就无限大了……”

郭宗训并没有一次性全部说完!

有些东西他还得留着给韩通、曹彬等心腹。

但点到为止,懂的都懂!

就在有些人还在懵比的时候,郭荣已经第一个反应了过来,当即兴奋站了起来,激动大喊道:

“好,好、好……”

“训儿不愧是我大周神童,此计甚妙、甚妙……”

而与此同时,赵匡胤不由地深深看向郭宗训,脸色再也难以维持平静,眼珠子更是不住地颤动着:

以战养战?

怎么可能?

太子殿下提出的这个以战养战竟然与自己刚才苦思冥想才想到的办法不谋而合!

而且,自己当时也只想到了易州,都还没想到伪汉的辽州……

为什么?

这到底是为什么?

为什么自己总是比他慢一步……

忽然间,他心中竟有种既生瑜何生亮的悲愤与不甘!

可太子明明只有六岁,六岁啊!

为何能如此厉害……

殊不知,他的目光瞬间引起了郭宗训的注意!

见赵匡胤脸色如此难看,他只是冲着赵匡胤微微一笑。

又下意识地看向赵家两兄弟中的赵匡义。

等等!

绝命毒师赵匡义呢?

郭宗训皱了皱眉,不声不响地快速寻找着赵匡义的身影!

可一遍又一遍的搜寻后,却完全没有发现赵匡义的踪迹。

不对啊!

他之前分明就在后方坐着,到底是什么时候离开的?

一股不祥的预感顿时涌上心头,他又下意识地看向自己的老爹郭荣。

见老爹郭荣直接兴奋地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擦了擦嘴,似乎还想说什么。

忽然间,他又想起了之前那个一直藏在心底的担忧:

自己对老爹生病的防护,会不会还有什么疏漏?

历史上,老爹可就是在这次宴席后生病的,今日更是他能否帮老爹改变命运的决战现场……

不对!

忽然间,他脸色骤变!

目光不住地在老爹郭荣身后来回扫视:

怎么感觉少了一个人?

没错,就是少了一个人!

老爹身后的那些内班太监中,的确少了一个人……

一瞬间,他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该不会是内班太监中有人被收买了,然后在给老爹斟酒时下毒吧?

一念至此,他全身汗毛瞬间倒立了起来。

脑海直接一片空白……

不可能啊!

那些内班太监可都是跟随老爹多年的,而且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自己之前也让曹彬王著等人排查过每个人的背景。

他们与赵匡胤根本就没有任何交集……

不对!

查不出来不代表一定没有,跟随老爹多年也不代表一定没有问题。

那赵匡胤不也跟随老爹多年吗?

可他却偏偏在老爹眼皮子底下结交其他将领,更是在老爹死后陈桥兵变、谋权篡国……

想到此,一股强烈的后悔与惶恐顿时将他拉入了无尽的深渊:

难道真的是有人下毒?

难道真的与赵家兄弟二人有关?

可恶!

郭宗训啊郭宗训,你他**怎么会犯这么大、这么致命的疏漏……

不!

老爹决不能生病!

不然自己这么长时间以来所有的努力全都白费了!

老爹还有梦想没完成!

自己也才刚刚当上太子,甚至还立了托举老爹的Flag!

怎么办?

到底该怎么办……

郭宗训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肾上腺素瞬间飙升,大脑如同极速转动的马达,随时都要爆缸!

额头上更是已然渗出了豆大的汗珠……

……………………………………

说明:

1、鄢陵之战:公元前 575 年,晋楚争霸的巅峰对决。

楚国联合郑国进攻宋国,晋国率诸侯联军伐郑,楚共王亲率楚军救郑,双方在鄢陵(今河南鄢陵)对峙。楚军兵力约 6 万,晋军约 5 万,且郑军作为楚军侧翼协同作战。最后晋军以弱胜强,俘获楚王子公子茷,楚共王重伤,郑国被迫重新归附晋国。此战标志着楚国对中原霸权争夺的衰落。

2、伊阙之战:公元前 293 年,杀神白起的歼灭战教科书。

秦国东进中原,魏、韩、东周联军 24 万据守伊阙(今洛阳龙门),企图阻止秦军。秦军兵力不足 10 万,由白起指挥。最终,秦军斩首联军 24 万,攻占伊阙及五座城池,魏、韩两国精锐尽失,被迫割地求和。此战为秦国东出扫平障碍,白起由此跻身战国四大名将。

3、刘裕却月阵破北魏,公元416 年,步兵对抗骑兵的奇迹。

东晋刘裕北伐后秦,北魏派 3 万骑兵沿黄河骚扰晋军水师。刘裕需同时应对北魏骑兵与后秦守军的夹击。最后,在刘裕却月阵的奇效下,北魏骑兵死伤数千,晋军打通黄河航道,顺利灭后秦。

却月阵被后世誉为 “冷兵器时代最完美的防御阵型”。

4、潍水之战:楚汉相争时期,韩信率领数万汉军对阵楚齐联军 20 万。韩信先派人用沙袋堵住潍水上游,然后率军渡河攻击龙且率领的楚军,假装战败退回。龙且追击时,韩信派人挖开沙袋,大水冲下,将楚齐联军分割为两部分,汉军趁机反击,斩杀龙且,击败楚齐联军,俘获齐王田广。

5、虎牢之战:唐朝初年,李世民率领 3500名玄甲军在虎牢关与窦建德的10余万夏军对峙,同时面临王世充的郑军。李世民采用围城打援的策略,先围困洛阳的王世充,吸引窦建德前来救援,然后在虎牢关以精锐骑兵大破窦建德军队,生擒窦建德,王世充随后也被迫投降。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