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知秋:龙城故事 第三十章 安全检查(一)

法律系小会议室内,气氛严肃。潘禹会主持召开了班主任工作会议,系主任江芸也出席了此次会议。陈秋铭、娄越、翁斯桐几位班主任分坐两侧。

潘禹会首先拿起一份文件,照本宣科地传达了学校关于中秋节放假的安排通知。“……假期还有几天,各位班主任务必尽快统计好本班的留校学生名单,学校后勤部门会为留校同学统一发放月饼。同时,安全教育工作是重中之重!”他加重了语气,“各位必须在这两天内,抽时间组织召开一次专门的假期安全教育班会,强调离校同学的交通安全、防诈安全,留校同学务必要注意宿舍用水、用电、防火防盗安全,严禁留宿外人……这些都要反复强调,确保万无一失!”

江芸接过话头,她的声音沉稳而有力,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位老师:“潘主任说的很对,安全问题是底线,绝不能有丝毫松懈。除了宣传教育,我更强调实际行动。我提议,就在这两天,由我带队,潘主任和各位班主任一起,对我们法律系的男生宿舍和女生宿舍,进行一次彻底的安全隐患大排查!不走过场,要见到实效!”

陈秋铭听到这里,微微愣了一下,下意识地开口问道:“江主任,女生宿舍……我们男老师进去检查,方便吗?符合规定吗?”

江芸看向他,肯定地点点头:“规定是允许的。进行大规模安全检查时,只要有女老师或女宿管陪同在场即可。到时候我和娄老师都会一起去,没问题。”

“哦,好的,明白了。”陈秋铭点点头,不再有疑问。

潘禹会立刻附和,语气甚至比江芸还要严厉几分:“江主任说得非常及时,非常正确!特别是最近,我听到一些反映,宿舍里偷着使用热得快、电饭锅、电熨斗等违规大功率电器的行为有所抬头!这是极其严重的安全隐患,简直就是埋在宿舍楼里的炸弹!我觉得非常有必要借此机会,开展一次地毯式的、无死角的大搜查,彻底排除这些风险!”

江芸闻言,微微蹙眉,她接过话,语气依旧平稳却带着明确的导向:“潘主任的担忧是对的。我最近也看到新闻报道,省内另一所高校就因为学生在宿舍使用违规电器导致失火,造成了恶劣影响。对于发现的违规行为,必须严肃处理,绝不姑息。但是,”她话锋一转,“进行‘地毯式搜查’必要性不大,也容易引发学生的反感和抵触情绪,效果未必好。我们的目的是形成震慑,督促自查自改。我看这样,每个班,由班主任自行指定,抽查男生宿舍和女生宿舍各一间,作为代表接受班级检查。其他宿舍进行常规巡查即可。重点在于传递信号,发现问题,督促整改。”

这个方案显然更合理,也更具可操作性。各位班主任都表示同意。会议决定,各位班主任将抽查的宿舍号报给教学秘书娄越统一统计。

散会后,陈秋铭回到301办公室,拿出全班宿舍分配表,仔细斟酌起来。

男生宿舍选哪个?他几乎没太多犹豫,就决定了403宿舍——那是林晓安、典晨阳和段雪平的宿舍。班长和主要班干部所在的宿舍,自律性最强,肯定能保证不出问题,最是稳妥。

女生宿舍选哪个?他原本第一反应是918,金叶子、祁淇、王刚、孙乐乐她们宿舍。但念头一转,王刚那个火爆脾气和大大咧咧的性格,万一藏了点啥不该有的(虽然他觉得可能性极低),被查出来就麻烦了。而且,即便是出于避嫌,他也不愿意让自己最偏爱的金叶子和祁淇去冒这个风险。

他的目光在名单上游移,最终落在了915宿舍上——余锐、颜心心、米冠军。这几个女生性格相对内向安静,应该是最让人放心的。好,就报915。

确定之后,他立刻给郑燚打了个电话,让她尽快统计好中秋假期留校学生名单,并在留校的男生和女生中分别指定一名临时负责人,方便管理联系。

郑燚的效率一如既往地高。没多久,一份制作精良、条理清晰的《法律四班中秋留校人员统计及负责人安排表》就发到了班群文件里。陈秋铭点开一看,表格项目齐全,格式规范,甚至贴心地标注了紧急联系电话,比系自律会平时做的那种粗糙表格不知强了多少倍。他忍不住给郑燚私发了一个大拇指的点赞表情。

郑燚很快回了一个俏皮的呲牙笑表情。

下午一点半,安全检查队伍在男生宿舍楼前集合。江芸亲自带队,潘禹会、娄越、翁斯桐和陈秋铭紧随其后。自律会会长贺万年和纪律部部长郝诚也奉命跟来,大概是准备充当“打手”和“证人”。潘禹会手里拿着一个蓝色的《安全检查记录本》,翁斯桐则在宿管阿姨处做好了登记。

一行人浩浩荡荡开始从一楼检查起。

陈秋铭看着贺万年几人只是在后面跟着,丝毫没有上前帮忙的意思,心里暗想这些自律会的干部,平日里对同学作威作福很有一套,在领导面前却一点眼力见都没有。

他不动声色地拿出手机,先给袁友三发了条消息:“拿着手机,立刻下楼到一楼大厅等我。”

还需要一个记录的人。他翻着通讯录,想过典晨阳、林晓安、段雪平,最后却点开了李一泽的对话框:“李一泽,立刻下楼,一楼大厅。”

此时,检查正进行到二楼。潘禹会一边要仔细查看宿舍各个角落,一边要训诫学生,一边还要自己拿着本子记录,显得有些手忙脚乱,顾此失彼。

袁友三和李一泽一前一后快步赶到。陈秋铭对潘禹会说:“潘主任,您太辛苦了,又要检查又要训话,记录这种小事交给我吧。”说着很自然地从潘禹会手中接过了记录本和笔。

潘禹会正忙得焦头烂额,愣了一下,随即松了口气,心想这陈秋铭关键时刻还挺会来事,便顺势交给了他。

谁知陈秋铭转手就把记录本和笔递给了李一泽,语气平常却带着不容置疑地吩咐:“李一泽,你负责记录。把各位老师检查的情况、发现的问题、提出的要求,都详细、准确地记下来,明白吗?”

李一泽接过本笔,淡淡地点了下头:“明白。”

陈秋铭又对袁友三说:“友三,你负责拍照。记录下这次重要的安全检查过程,尤其是多抓拍江主任、潘主任深入一线、认真检查的镜头,要体现过程,画面要正,明白吗?”

“明白,陈老师!”袁友三立刻拿出手机,调整到拍照模式。

一行人继续检查。有了李一泽和袁友三的加入,效率瞬间提高。李一泽默默跟在队伍侧后方,笔尖飞快地滑动,将要点一一记下。袁友三则跑前跑后,寻找最佳角度,“咔嚓咔嚓”地记录着领导们的工作瞬间,尤其侧重于江芸和潘禹会的特写。

江芸注意到了这两个突然加入的生力军,尤其是他们专业沉稳的表现,眼中露出一丝赞许。

很快,男生宿舍检查完毕。大家站在一楼大厅做小结。

江芸首先肯定道:“这次突击检查效果很好,整体情况比预想的要好,没有发现重大安全隐患。对于一些内务整理不到位、插座摆放不规范等小问题,请各位班主任督促整改到位。”

她话锋一转,特意表扬道:“我发现四班的同学整体精神风貌和礼貌礼节尤其突出。我们进入每个四班宿舍,同学们都能立刻停止手头活动,齐刷刷起立,大声问‘老师好’。特别是402宿舍那个小胖子同学(蒋子轩),嗓门洪亮,精气神十足,吓了我一跳的同时,也让我印象深刻。这种对师长的尊重和良好的纪律性,值得其他班级,尤其是一班同学学习。”

站在一旁的潘禹会脸上顿时有些挂不住,讪讪地红了脸。

陈秋铭见状,适时地上前一步,笑着介绍道:“江主任,潘主任,正好跟您二位汇报一下。这位是四班的袁友三同学,他也是系自律会生活部的成员。看到系里组织安全检查,他主动过来帮忙,刚才我们整个检查过程的影像资料,他都详细记录下来了,回头整理好可以存档也可以汇报用。”

江芸这才恍然,赞赏地看向袁友三:“哎呀,还真是!我都忘了留影像资料这回事了,学校确实要求上报工作留痕。小袁同学很有心,积极主动,工作也到位。看来我们自律会里,还是有很多踏实肯干的好同学的嘛!”

陈秋铭又指向李一泽:“这位是李一泽同学,也是主动下来帮忙,刚才看潘主任亲自记录太辛苦,就接过了记录的工作。”

潘禹会连忙点头:“是是是,多亏这位同学了,可帮我大忙了。”

江芸好奇地接过李一泽手中的记录本,翻看起来。只见上面的记录条理清晰,重点突出,语言精准简练,完全没有废话。更难得的是,那一手字,并非是工工整整的楷体,却自成一格,潇洒而不失力度,带着一种独特的风格,非常好看。

江芸眼中闪过明显的惊讶和欣赏,她抬起头,看着眼前这个气质冷峻却能力出众的男生,忍不住问道:“李一泽同学,你这记录做得非常专业,字也写得很有风骨。这样的人才很难得啊,怎么没有加入系自律会呢?”

陈秋铭接过话,笑着解释道:“江主任,李一泽同学各方面都很优秀,就是……嗯,文化课成绩稍微弱了那么一点点。”

旁边的翁斯桐眼睛一亮,插话道:“成绩不影响加入社团啊!口才怎么样?有没有兴趣来我们辩论社?我们社团正缺这种逻辑清晰、能抓重点的人才!”

江芸也赞同道:“对啊,社团活动不看重成绩,看重的是能力和兴趣。李一泽同学,可以考虑一下。”

李一泽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淡淡地看了陈秋铭一眼,说:“我听陈老师安排。”

陈秋铭笑着拍了拍他肩膀:“好,这是个很好的机会。回头我跟你细说,安排一下。”

李一泽点了点头。江芸和翁斯桐看着这个看似冷漠却潜藏才华的学生,眼中都充满了期待。一次常规的安全检查,竟意外地发现了被成绩掩盖的闪光点,这或许是今天最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