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知秋:龙城故事 第二十四章 自律会招新(五)

法律系的教室内,日影西斜,光线变得柔和而绵长。随着梁晓青从容地回答完毕并鞠躬下台,十六位候选人的面试终于全部结束。教室里响起一阵轻微的、如释重负的骚动,持续了近两个小时的紧张气氛稍稍缓解。

工作人员——主要是自律会的几个学生干部,在栾丹丹的指挥下开始紧张地回收评分表,围在一起核算分数。栾丹丹显然对这项工作不太熟练,手忙脚乱,不时低声询问旁边的同学,计算进度缓慢。

娄越老师看了看手表,已经下午四点多了,她脸上露出一丝焦急,轻声对旁边的江芸和潘禹会说:“江主任,潘主任,时间不早了,孩子他爸今天值班,我得去幼儿园接孩子了,怕赶不上。”

江芸理解地点点头:“快去吧,别让孩子等急了。这边差不多了。”

潘禹会也挥挥手,示意她可以离开。

娄越点头对陈秋铭示意了一下,拿起包,匆匆离开了教室。

紧接着,温宜老师也站起身,她本来对这类活动就兴趣缺缺,觉得自己一个不再带班、只负责档案教材的老师,留在这里纯属陪衬。她对着江芸简单说道:“江主任,家里还有点事,我也先走了。”

江芸嗯了一声,没多说什么。温宜便也拎着她的包,面无表情地走了。

没过两分钟,翁斯桐的手机响了,他接起来小声说了几句,挂断后也赶紧汇报:“江主任,潘主任,学生处那边有个临时会议,通知我现在过去一下。”

“去吧。”潘禹会应道。

翁斯桐如蒙大赦,也迅速离开了。原本六人的评委席,转眼间就只剩下江芸、潘禹会和陈秋铭三人。气氛一下子变得有些微妙和空旷。

剩下的三位老师都沉默着,各自喝着水或翻看笔记,等待着最终结果。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栾丹丹那边的算分工作似乎遇到了点麻烦,偶尔能听到他们压低声音的争论和重新计算的声音。潘禹会显得越来越不耐烦,手指敲桌面的频率加快了许多。连台下等待的候选学生们也开始有些坐立不安,小声交头接耳起来。

陈秋铭倒是很沉得住气,目光平静地看着窗外渐渐染上金边的云彩,仿佛在欣赏落日余晖。

又过了将近半小时,就在潘禹会几乎要发作的时候,栾丹丹终于长舒一口气,拿着一份最终的成绩排名表,小跑着送到评委席前,额头上都急出了细汗:“江主任,潘主任,陈老师,结果……结果出来了。”

潘禹会一把接过名单,快速扫了一眼,脸色看不出什么变化,心想自己给四班那几个学生打的低分果然被当作最低分去掉了,随即递给了江芸。江芸仔细看了一遍,微微点了点头。

栾丹丹得到示意,走到教室前方,拿起话筒,开始公布最终结果和排名。她的声音依旧有些发颤,但努力保持着清晰:“下面公布本次法律系自律会招新面试最终成绩及排名……第一名,法律四班,梁晓青,平均分92.5分;第二名,法律四班,袁友三,平均分90.1分;第三名,法律四班,孙乐乐,平均分89.8分……”

果然不出所料,四班的三位同学凭借出色的表现包揽了前三甲!台下传来一阵抑制不住的惊叹和窃窃私语,不少目光投向了四班区域。梁晓青、袁友三和孙乐乐三人虽然努力保持镇定,但脸上都泛起了激动和自豪的红光。

栾丹丹继续念完了后面七位录取者的名字和分数。被念到名字的十位同学,按照要求,走到教室前方,面向评委席,整齐地列队站好。他们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和些许的紧张。

潘禹会清了清嗓子,看了一眼江芸。江芸微微摆手,示意他来讲。潘禹会接过话筒,开始了他的讲话。他的表情恢复了一贯的严肃,语气带着训导的意味:“同学们,首先祝贺你们成功通过面试,成为系自律会的拟录取人选。这意味着你们肩上将承担起更重的责任!自律会,是系里学生管理的重要力量,是老师的得力助手。你们加入之后,一定要牢记自己的职责,首先要做好纪律的维护者,其次要做好学生的管理者!要敢于管事,敢于碰硬,严格执行校纪校规,协助系里和班主任老师,把各项工作抓实抓好,维护好我们法律系良好的学风和纪律……”

他的讲话依旧充斥着“管理”、“纪律”、“维护”等词汇,强调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权威。台上的自律会新兵认真地听着,不少人脸上露出郑重的神色。

讲完后,潘禹会看向江芸。江芸点点头,然后目光转向一直安静坐着的陈秋铭,温和地说:“秋铭老师,你也对学生说几句吧?”

陈秋铭微笑着摇了摇头,客气地推辞道:“谢谢江主任,潘主任已经讲得很全面了,我就不多说了。”他知道,此刻并不需要他再多强调什么,而且自己说什么和潘主任不一样的话也不合适。

江芸也没有强求,笑了笑:“那好,我们一起合个影吧。”

于是,江芸、潘禹会、陈秋铭三位老师走到前方,与十位新录取的自律会成员合影留念。相机闪光灯闪烁,定格下了这一刻。

合影结束后,人群逐渐散去。陈秋铭特意叫住了正准备离开的梁晓青、袁友三和孙乐乐。

“你们三个,今天表现得非常出色!”陈秋铭看着自己这三个得意门生,毫不吝啬地夸奖道,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尤其是后面回答问题,反应很快,回答得也很有水平。”

三个学生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梁晓青作为代表开口道:“谢谢陈老师!其实……其实最后那个问题,多亏了您……”她话没说完,但眼神里充满了感激。

袁友三和孙乐乐也连忙点头:“是啊陈老师,要不是您……我们可能也没那么顺利。”

陈秋铭了然一笑,摆摆手:“主要是你们自己准备充分,底子好。我最多也就是……嗯,喝了口水。行了,别骄傲,再接再厉。来,咱们四个也合个影!”

他拿出手机,随手招呼了一个学生过来帮忙。四个身影——三位洋溢着青春斗志的学生和一位为他们感到骄傲的老师,在夕阳的余晖中,留下了另一张充满温情的合影。

……

第二天上午,阳光明媚。陈秋铭将梁晓青、袁友三和孙乐乐再次叫到了301办公室。

关上门,办公室内安静下来。陈秋铭示意他们坐下,神色比昨天多了几分郑重。

“再次祝贺你们,正式加入自律会。”陈秋铭开门见山,但他的语气很快变得严肃起来,“叫你们来,是有几句重要的话要叮嘱你们。”

三个学生立刻坐直了身体,认真聆听。

“你们也知道,”陈秋铭的目光缓缓扫过三人,“自律会在我们系大多数普通同学心中,是一个怎么样的形象。说实话,评价并不好,甚至可以说,相当不好。官僚、特权、欺软怕硬……这些词,我都不止一次听到过。”

他停顿了一下,让学生们消化这句话的分量。“出现这种情况,是不应该的。虽然同学们的话可能带有情绪,不排除有夸张的水分,但我估计,也八九不离十,反映了不少真实存在的问题。”

梁晓青三人表情凝重地点头,他们平时也没少听同学们抱怨。

“所以,”陈秋铭身体微微前倾,声音低沉而有力,“我希望你们三个,进去之后,第一要务,也是最重要的原则,就是:洁身自好,出淤泥而不染!不要被不好的风气同化,不要学着去耍那点微不足道的官威,更不要去碰任何以权谋私的事情!你们要记住你们竞选时的初心——是去服务,是去锻炼,是去真正为集体做点事!”

他的目光变得深邃:“我希望你们,能成为自律会里的一股清流,一股真正清新、正直、为同学着想的力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一点点地去改变,去赢得同学们的尊重和信任。这很难,但我相信你们能做到。”

最后,他的语气充满了信任和期待,也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坚定:“你们是我的学生,是法律四班的学生。你们的一举一动,不仅代表你们自己,更代表着我们整个四班的形象!我希望你们能时刻牢记这一点,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展示出我们四班人的正直、担当和风采!”

“我和四班,永远是你们最坚强的后盾!”陈秋铭斩钉截铁地说,“以后在自律会工作中,遇到任何困难,受到任何不公平的对待,或者看到什么不合理的事情,都可以随时来找我。不要怕,我和四班全体同学,都会支持你们,为你们撑腰!”

一番话,语重心长,既有殷切的期望,也有坚定的支持。

梁晓青、袁友三、孙乐乐三人深受触动,他们相互看了一眼,同时站起身,面向陈秋铭,深深地鞠了一躬。

“谢谢您,陈老师!”梁晓青代表三人,声音有些哽咽但无比坚定,“您的话我们都记住了!请您放心,我们一定洁身自好,努力工作,绝不会给您丢脸,绝不会给咱们四班抹黑!我们……我们一定努力成为您说的那股‘清流’!”

阳光透过窗户,照亮了办公室里四个挺拔的身影,也照亮了新征程的起点。挑战固然存在,但希望与信念,已然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