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我靠写诗成圣 第65章 化肥神种惊天下

();

当归德府的灾民们,为了那能换取口粮的“神肥”,爆发出惊人的劳动热情时,整个中原大地的目光,都如同被无形的磁石吸引,汇聚向了那片黄沙漫天的遥远西北。

林黛玉的“生物灭蝗”之策,如同神迹,暂时遏制了灾情的蔓延。

她以工代赈收购鸡鸭粪便的“神肥”之举,更是解了数万灾民的燃眉之急。

可所有人都知道,这不过是扬汤止沸。

真正的救赎,那能让这片赤地千里、颗粒无收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的希望,依旧悬于一线,系于一人。

他们在等。

等那位传说中的“贾神仙”,将他承诺的“神种”与“化肥”,送到这片劫后余生的土地之上,上演那最后,也是最关键的……

创世神迹。

……

七日后。

就在归德府的百姓们,几乎将方圆百里被鸡鸭踏过的土地都翻了一遍,收集了堆积如山的“神肥”时,一支风尘仆仆、却又杀气腾怠的骑兵队伍,终于出现在了通往归德府的官道尽头。

为首的,正是安西都护府副提举使,年富。

他和他麾下那五百名最精锐的健锐营亲兵,一人双马,星夜兼程,人未卸甲,马未离鞍,硬生生在七日之内,跨越了数千里的距离,将第一批、也是最关键的“神物”,从西北大漠,送到了中原腹地!

当那面代表着“宝钞提举司”的黑色龙旗出现在地平线上时,早已在城外翘首以盼的归德知府刘承业,几乎是热泪盈眶地,带着全城官吏,迎了上去!

没有繁琐的礼节,没有官样的文章。

年富翻身下马,那张被风沙磨砺得愈发坚毅的脸上,带着一种完成神圣使命般的肃穆。

他对着前来迎接的林黛玉,与刘承业,重重一抱拳。

“林大人,刘大人!”

他的声音嘶哑,却力若千钧,“幸不辱命!贾提举所命之‘神种’与‘化肥’,已悉数运抵!”

随着他一声令下,身后那数十辆被厚重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马车,被缓缓打开。

没有金银,没有粮草。

只有数百个麻布大袋,里面装满了灰黑色的、散发着一股奇异却并不难闻气味的粉末。

这,便是传说中的“化肥”。

以及,数十个用紫檀木打造的、上了三重锁的宝箱。

箱子打开,里面是用最柔软的丝绸包裹着的、一粒粒饱满圆润、闪烁着象牙般光泽的谷种。

这,便是那能在一个月内成熟的“占城稻”神种!

刘承业看着这些东西,手都在发抖。

他知道,这车上装载的,不是凡物。

是归德府,是整个河南、山东数千万灾民的命!

……

在刘承业动用全府衙役、并由健锐营亲自护卫之下,一块位于归德府城郊、土地最为肥沃的上等田,被迅速地开辟成了“皇家示范田”。

这块田,方圆十亩,被栅栏围起,由官兵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日夜看守,其戒备森严,甚至超过了府衙的金库。

无数的灾民,每日里什么都不做,便自发地聚集在栅栏之外,踮着脚,伸长了脖子,用一种朝圣般的、混杂着期盼与怀疑的目光,看着田里发生的一切。

他们亲眼看到,那些从西北运来的“化肥”,被小心翼翼地混入那早已被鸡鸭粪便滋养过的土壤之中。

他们亲眼看到,那些金贵的“神种”,被按照一种他们从未见过的、精确到寸的间距,一粒粒地,播撒下去。

做完这一切,林黛玉亲自取来一桶清水,将其浇灌在田地之上。

她没有说话,但所有人都从她那清冷的、却又无比坚定的眼神中,读懂了一句话。

接下来,便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第一天,毫无动静。

第二天,依旧毫无动静。

一些原本就心存怀疑的本地士绅,开始在人群中窃窃私语。

“我就说嘛,哪有什么神种,分明是那贾环妖言惑众!”

“不错!土地被蝗虫啃噬,地力早已耗尽,便是神仙来了,也得休养个三五年,哪有二十日便能成熟的道理?”

然而,到了第三日的清晨。

当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时,人群中,不知是谁,发出了一声难以置信的、如同见了鬼一般的尖叫!

“发……发芽了!”

所有人,都疯了一样,向着栅栏挤去!

只见那片原本光秃秃的土地之上,竟真的,冒出了一片片细密的、嫩绿色的、充满了生命力的……

幼苗!

这一下,所有的质疑与非议,都烟消云散!

人群中,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

而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接下来的二十天,对于归德府的所有百姓来说,如同活在一场光怪陆离、却又无比真实的梦境之中。

他们每日里,最重要的事,便是来到这片“示范田”前,看着那禾苗,以一种违背了天理、超越了想象的速度,疯狂地生长!

第五日,禾苗已及脚踝,绿油油一片,生机勃勃!

第十日,稻禾已长至膝盖,笔直挺拔,竟比寻常生长了两个月的稻子,还要粗壮!

第十五日,稻穗,抽出来了!

一串串沉甸甸的、金黄色的稻穗,在风中摇曳,散发着**的谷香!

第二十日!

当刘承业在林黛玉与年富的陪同下,再次来到这片示范田前时,他看着眼前那一片金黄色的、被沉甸甸的谷穗压弯了腰的稻田,只觉得自己的双腿,都在发软。

他种了一辈子的地,读了一辈子的圣贤书,从未见过,也从未想过,这世上,竟有如此神迹!

二十天!

仅仅二十天!

一片被蝗虫啃噬过的废土,竟真的,变成了一片丰收在望的……

黄金之海!

“收……收割!”

刘承业的声音,因为极度的激动而颤抖,几乎不成语调。

几名经验最丰富的老农,被特许进入田中。

他们用颤抖的双手,割下第一捧稻穗,那脸上的表情,如同捧着这世上最珍贵的圣物。

脱粒,去壳,称重!

当负责计量的官吏,用一种近乎梦呓般的、难以置信的声音,高声宣布出那个最终的数字时,整个世界,都彻底安静了。

“十亩示范田,共收新谷……五千零二十三斤!”

“平均……平均亩产……五百斤!”

“轰”短暂的死寂之后,那积压了太久的、混杂着狂喜、感恩、崇拜与震撼的情绪,如同火山般,从数万灾民的胸中,彻底爆发!

“五百斤!天啊!亩产五百斤!”

“神仙!是贾神仙显灵了!”

“我们有救了!我们有救了啊!”

“扑通!”

不知是谁,第一个,朝着西北的方向,重重地跪了下去,磕头如捣蒜!

紧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

“扑通!扑通!扑通!”

成千上万的灾民,如同被浪潮席卷的麦田,黑压压地,齐刷刷地,朝着那遥远的、黄沙漫天的方向,跪了下去!

他们没有再喊“谢圣上”,也没有再喊“谢林大人”。

他们的口中,他们的心中,只剩下了一个名字!

一个,被他们当做创世神来顶礼膜拜的名字!

“贾神仙!”

“贾神仙!”

那山呼海啸般的、充满了无上虔诚与狂热的呼喊,响彻云霄,震得整个中原大地,都为之颤抖!

刘承业看着眼前这万民叩拜的场景,看着那些喜极而泣、仿佛重获新生的脸,他知道,从这一刻起,这片土地,这数千万的民心,已经彻底,归于一人。

而就在这举世欢腾,万民感恩戴德,所有人都沉浸在神迹降临的狂喜之中,准备大规模推广这神种化肥,迎接一个崭新的、再无饥馑的时代时。

一股阴冷的、如同毒蛇般的暗流,却悄无声息地,在人群的角落里,开始蔓延。

“哎,你们听说了吗?这贾神仙的法子,是厉害,可也邪性得很啊……”

“是啊,我三舅姥爷的二表哥说,他认识一个从西域来的游方道士,说这种法子,叫‘透支地力’,是妖法!”

“什么叫透支地力?”

“就是说,这化肥,是把地里未来一百年的劲儿,都给提前逼出来了!种上一年,爽是爽了,可三年之后,这地,就彻底废了!到时候,别说长庄稼,连一根草都长不出来,变成寸草不生的废土!那才是真正的断子绝孙啊!”

这流言,如同一滴最恶毒的墨汁,悄无声息地,滴入了一碗清澈的泉水之中。

它以一种看不见的速度,迅速地扩散,浸染着每一颗淳朴而又迷信的、农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