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置办结婚的三转一响!
她这话说得极其难听,带着赤裸裸的嫉妒和恶意。
台下一片哗然。
江安本来抱着胳膊,冷眼看着她在台上发疯。
听到这里,他嗤地一声笑了出来。
那笑声不大,却像针一样扎在陈娇玲的神经上。
“陈娇玲。”江安慢悠悠地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台上台下。
“你这话,可真是屎壳郎打哈欠,好大的口气!”
“你说你念过中学?念过中学就了不起了?就高人一等了?”
“你往讲台上一站,教的是啥?教娃娃们咋学你一样气急败坏?还是学你一样满嘴喷粪,不依不饶?”
他往前走了两步,眼神锐利如刀,扫过陈娇玲那张因愤怒而扭曲的脸。
“伊莉娜话说不利索?那是她刚来没多久,还在学。”
“可她教得怎么样?娃娃们学得怎么样?乡亲们心里没数?你当乡亲们都是瞎子聋子?”
“你说她有本事?那你倒是说说,你陈大知青,教了几天娃娃们啥了?”
“是教会他们写洋文了?还是教会他们懂礼貌了?我看你就教会他们看你这副撒泼打滚的泼妇样儿了!”
噗!
台下不知谁没憋住,笑出了声。
陈娇玲的脸瞬间涨成了紫茄子,气得浑身发抖,指着江安:“你…你放屁,你血口喷人!”
“够了!”周正山猛地一拍桌子,声音陡然拔高,带着雷霆般的怒意。
他脸色铁青,眼神严厉地扫过台上台下,最后定格在陈娇玲那张因羞愤而扭曲的脸上。
“陈娇玲同志,请注意你的言辞,这里是解决娃娃们上学问题的严肃场合,不是让你撒泼骂街的地方!”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怒火,声音恢复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伊莉娜同志的教学能力,乡亲们的眼睛是雪亮的。娃娃们的进步,也是有目共睹!”
“关于身份问题,我在这里正式说明:伊莉娜同志,是青山屯社员江安同志的未婚妻,这一点,青山屯大队可以证明!”
他目光转向张光荣。
张光荣立刻挺直腰板,大声道:“没错,我作证!”
“江安同志和伊莉娜同志的婚事,我们大队是知道的,伊莉娜同志就是我们青山屯的人!”
“人家就差一张手续了!”
周正山点点头,声音斩钉截铁:
“没有哪条规定说,一家不能出两个有本事的人!”
“江安同志当技术员,那是人家有真本事。伊莉娜同志教英语,那是娃娃们学得好,乡亲们信得过!”
“教书育人,凭的是真才实学和一颗为娃娃的心。不是凭你所谓的出身或者念过几年书就能指手画脚的!”
“今天这个投票结果,就是民意,就是青山屯全体社员的选择!”
“这事,就这么定了!”
周正山大手一挥,一锤定音!
“好!”
“周局长明理!”
“伊莉娜老师就该教!”
台下短暂的寂静后,爆发出震天的叫好声和掌声!几个乡亲激动地喊出声。
“伊莉娜老师,好样的!”
“我肯把我娃娃交给她教,到时候说洋文,多洋气!”
“就是,当老师师德也要好!”
欢呼声像潮水一样涌来。
陈娇玲孤零零地站在台上,像个被扒光了示众的小丑。
这些喊声像是一个个耳光似的,打在她脸上。
一股巨大的羞愤和绝望猛地冲上头顶!
“你们…你们合起伙来欺负人,我…我…”她嘴唇哆嗦着,眼泪终于不争气地滚了下来。
她猛地一跺脚,那半旧的小皮鞋在木台子上发出咔哒一声脆响。
“行,你们等着!”
她捂着脸,转身就冲下高台,像个没头苍蝇一样,推开人群,跌跌撞撞地朝村外跑去。
“娇玲,娇玲!”李学东急得直跺脚,脸上也是火辣辣的,赶紧追了上去。
周正山看着那狼狈逃走的背影,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疲惫和无奈。
他走下讲台,来到江安和伊莉娜面前。
“江安同志,伊莉娜同志。”他语气缓和了许多:“今天这事,让你们受委屈了。”
“周局长言重了,您能主持公道,我们感激不尽。”江安诚恳地说。
“嗯。”周正山点点头,目光在江安脸上停留片刻,声音压低了些。
“你是个有担当的后生。以后在屯子里好好干,有什么困难,可以直接去县里找我。”
“谢谢周局长!”江安心头一暖。
周正山又看向伊莉娜,温和地说:“伊莉娜老师,好好教娃娃们。青山屯的娃娃们,就拜托你了。”
伊莉娜眼圈泛红,用力点头,用带着点口音但无比清晰的中文说:“周局长放心,我一定好好教!”
周正山欣慰地笑了笑,拍了拍江安的肩膀,没再多说,带着人离开了晒谷场。
喧闹的晒谷场渐渐安静下来。
夕阳的余晖洒在伊莉娜带着泪痕却异常明亮的脸上。
江安伸出手,紧紧握住了她有些冰凉的手。
“走,回家!”
......
晚上,江家小院。
油灯的火苗跳跃着,映着一家人喜气洋洋的脸。
炕桌上摆着一大碗油汪汪的红烧豹子肉,香气扑鼻。
旁边还有一小碟切得薄薄的熏肉,一碟咸菜疙瘩。
刘蓉特意烫了一小壶自家酿的苞谷酒。
“来来来,今天高兴,都喝点!”江大山脸上难得地堆满了笑,给江安和自己都倒上了一小盅。
“爹,娘,我敬你们!”江安端起酒盅,声音洪亮:“也敬伊莉娜老师!”
伊莉娜不会喝酒,端着一碗热腾腾的骨头汤,脸上红扑扑的,蓝眼睛里漾着水光,全是喜悦和感激。
“快,尝尝这肉!”刘蓉一个劲儿给伊莉娜夹菜:“这豹子肉可稀罕,补着呢。往后啊,咱家伊莉娜就是正经老师了!”
“嗯!”伊莉娜用力点头,小口咬了一块肉,只觉得满口生香,心里更是甜得像喝了蜜。
小老虎和熊崽子趴在灶膛边,也分到了几块带肉的骨头,啃得呜呜直叫。
油灯的光晕里,小小的屋子暖烘烘的。
笑声,碰杯声,咀嚼声,还有灶膛里柴火噼啪的轻响,交织在一起。
屋外,秋夜的寒气被这温暖牢牢挡在了门外。
吃饱喝足,一家子这才沉沉睡去。
......
日子像村口的小河,哗啦啦淌得飞快。
伊莉娜真成了青山屯小学的英语老师。
每天天蒙蒙亮就夹着书本往学校赶,傍晚踏着夕阳回来,蓝眼睛亮晶晶的。
没几天,屯子里就热闹开了。
谁家娃娃在村道上碰见人,冷不丁就蹦出一句:“鼓捣猫呢!”
要不就是:“鼓捣衣服呢!”
逗得大人嘎嘎直乐。
“嘿,这外国话听着还挺带劲儿!”
“可不是嘛,我家那小子天天回来念叨!”
“伊莉娜老师有本事,娃娃们学得快!”
江安听着这些议论,嘴角就往上翘。
他也没闲着。
村里秋收的锣鼓渐渐歇了,地里的苞米茬子、高粱杆子都收拢起来。
接下来,就该是开荒种黑麦的时候了。
趁着这空当,江安把自家房前屋后的自留地拾掇得利利索索。
该翻的地翻了,该拢的沟拢了。
明面上是为开春种菜做准备,暗地里,正好给空间里那些长势喜人的宝贝打个掩护。
十来天的功夫,眼瞅着自家那三间新砖房就起来了。
青砖到顶,大瓦片盖得严严实实,木头门窗刷着清亮的桐油。
在屯子里一溜的土坯房里,显得格外气派扎眼。
杨大毛胳膊上的伤好利索了,这几天跑前跑后比谁都勤快。
这天一大早,他蹬着自行车从公社供销社回来,车把手上挂着一大串红彤彤的鞭炮。
“安子哥,炮仗买回来了!响得很!”杨大毛嗓门亮堂。
乔迁这天,小院里挤满了人。
队长张光荣带着几个村干部来了,左邻右舍都来帮忙。
“安子,行啊!这房子盖得敞亮!”张光荣拍着新刷的墙壁,啧啧称赞。
“都是大家伙儿帮衬!”江安笑着招呼。
三转一响被郑重其事地抬进了堂屋。
锃亮的永久二八大杠、上海牌缝纫机、崭新的红灯牌收音机,还有那块亮闪闪的梅花表,看得众人眼热。
“哎呦喂,这缝纫机,真带劲儿!”
“收音机!以后听戏匣子可方便了!”
“安子哥真是咱屯子头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