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无限死士,暴兵横推诸天 第53章 账本,名册,与下落

这还用你教?

彭定求过来可不是听这些没营养的屁话:“彭某就是因为除了青竹帮之外再找不到其他利益相关,这才困惑,特来寻吴老解惑!”

吴老被暗顶了一句,心下略有不悦。

沉默不语。

事实上。

连当事人都不知道到底得罪了谁,都不知道除了青竹帮,到底是谁在针对自己,他作为外人,又怎知晓?

再者说了。

孟楼一而再再而三的出事,歇业之后重新开张又出事,口碑彻底坏掉,往后再难复起。

孟楼!

无了!

吴老支招:“敌在暗,你在明,难免被动。既如此,不妨顺势将孟楼彻底关闭,你有钱有人,大可化整为零,将整个孟楼拆分成多个产业,改头换面重新来过。”

也许。

那时,幕后之人自己便会主动浮出水面。

这边吴老话毕。

这次换做彭定求沉默不语。

关闭孟楼?

改头换面?

说的轻松,可这里头到底有多大的损失,这老头知道吗?

还有孟楼的那些‘股东’。

升米恩斗米仇。

分红越来越多,那可以。

可要是减少,第一个不乐意。

他们可不管有什么困难,给的少了,就不高兴。

这么一大堆烂摊子,他彭定求一人如何承担?

彭定求只能求助:“吴老慈悲,请拨门下精英弟子随我下山进城追凶。不管那伙人到底是什么人,他们要动手,终究要用人。我若将那些歹徒全部抓住、杀死,死局可解,孟楼可活。”

“你啊!”

“当局者迷!”

吴老失笑:“孟楼此次重新开业,世人皆以为已经处理好此前之事,有那些好玩、胆大的,这才敢再进孟楼,但人气必定大不如前。如今尚未恢复原本人气,又出这档子事情,你觉得,还有人敢去你孟楼吗?”

彭定求脸色一变。

吴老指明:“那些人继续出手,你才有反制的机会。可那些人自始至终针对的都是孟楼客人而不是孟楼本身,你能说服那些金贵的客人配合你演戏,引出歹徒再来行凶吗?”

当然说服不了。

那么。

“如今孟楼口碑崩坏,再无客人光顾。”

“你认为,那些歹徒还会再出手吗?”

吴老句句扎心。

彭定求如丧考妣!

然而。

等他回到孟楼,一个比他死爹死妈更糟糕的噩耗直接砸脸——

“东家!”

“账本跟名册,丢了!”

……

左家兄弟姐妹原本六个——

大姐左蓉,24岁。

大哥左盛,22岁。

二哥左京,18岁。

三弟左都,16岁。

小弟左城,14岁。

小妹左槐,12岁。

大约十年前。

左家困难,爹娘在外务工,大哥大姐带着八岁的左京出城挖野菜,只留下三个小的在家。

时年2岁的左槐生病。

时年6岁的左都抱着妹妹出门找大夫。

兄妹俩都被拍花子拍走,自此再没音讯。

而今。

左京知道:“孟楼常年买卖人口,或许左都左槐就是他们掳走。”

他针对孟楼。

又让不少死士以及郑十八加入孟楼,为的就是趁乱打探出孟楼将各个渠道或掳或买来的那些受害者,又转移到哪些渠道。

只是。

孟楼对这种生意的保密程度极高,加入孟楼不足两三月的那些死士根本接触不到这些核心业务,隔着太远。

好在。

有特殊人才郑十八,弯道超车,靠着技术迅速上位。

原本是想勾引风骚花姐。

结果,反倒是外表一本正经实则无比闷骚的红姑先一步看上他。

左京成功打开局面。

其实。

对于‘账本’的存在,左京能理解。

许多**、黑手套都搞一手,留后路嘛,能理解。

但拐卖人口还特意将卖出去的人录入名册,这就奇怪。

左京原本不懂。

但是。

等他翻开看后,顿时一清二楚——

……

“雷家、符家、吕家。”

“丹阳、铁身、通天。”

左京眉头微皱。

名册上记录,孟楼这些年来通过各个渠道得来的人口,绝大部分都被上阳府三家三派收走。

不是明着收。

而是藏着掖着。

只是这六家不知道,彭定求乃是绝顶轻功高手,最擅跟踪之术,曾一一追踪各路买家,发现最终都与三家三派有关联。

彭定求装作不知。

只默默记录,隐而不发,将这些当做是自己最后翻身的底牌。

此刻全都到了左京手上。

“三家。”

“三派。”

“他们要人口,应是开发福地所需。”

“福地无福,死伤惨重。”

“必须大量人手补充。”

“自家不够,买卖来凑。”

“甚至如雷家还通过矿山矿场等渠道,借口意外事故,通报矿工死亡,其实是将那些矿工送到福地中,作为奴隶与炮灰使用。”

左京脸色不好看。

通过雷家。

通过矿工。

他意识到:“孟楼只是雷家收买人口的其中一个渠道,在此之外,私下里或许还有不止矿山这一条渠道。”

两条或是多条渠道。

源源不断汇聚人手。

再将这些人投入福地,美其名曰‘探索’、‘开发’,并许以重赏,实则与草菅人命并无两样。

“雷家在黄沙福地投入数千人,死亡数千人。”

“其他几家呢?”

“差不多?”

“还是更多?”

那又得死多少人?

数万?

十万?

还是更多?

不敢想。

想想都不寒而栗。

左京翻到十年前,那是仁寿九年,兄妹俩四月份走失,左京按照日期,翻看那一整年特别是四月份后的记录。

他既怕翻到,又盼翻到。

忽的。

左京附身赵二二二,找到其中一列——

【仁寿九年,四月十九,上阳城左都,六岁,面黄,无显疾,眼角有痣。买方:通天派。】

【仁寿九年,四月十九,上阳城左槐,两岁,虎牙,脚心有青色胎记。买方:丹阳派。】

……

“丹阳!”

“通天!”

好好好!

此二派已有取死之道!

左京心底一酸。

好好一个家,现如今——

爹娘生死未卜,大概率是无了。

大哥人在边关,至今没找到人。

左城,瘸了。

左蓉,嫁个四十岁二婚老头。

左都左槐自幼被拐,本以为再也找不回来,却又峰回路转看到一丝希望,得知去处。

可是再想想这去处是什么。

左京一颗心又提起来。

他现在只能寄希望于兄妹俩尚未进入福地。

“左都左槐当时那么小,现在也不大。”

“或许还没被送进福地。”

那当然是更好。

最好是丹阳派、通天派买了两个孩子回去是为从小培养,那样,三观或许会长歪,但至少人好好活着。

这也不差。

最差的情况下就是进了福地,人早没了。

“不过,跟采生折割相比,干脆利落的死在福地也未尝不算幸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