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写日记,老朱天天蹲点等更新 第21章 必须重用

();

第二十一章 必须重用

这时,系统声音响起。

“恭喜宿主,获得一百两银票奖励!”

又变成银票了?

昨天的奖励,也许是特殊情况。

要讲究缘分。

现在有了功法,又有了银票。

所有不愉快,先用银票去解决吧!

楚潇打定主意,推门而出。

夜生活,我来了……

……

第二天。

御书房,朱元璋把日记看完。

心情一直喜悦到现在。

朕,真是当局者迷啊!

楚潇在日记里,已经说得非常清楚。

不杀,事情就可以解决!

干嘛还要大杀特杀呢?

这小子就是灵光!

南方籍的案犯,既然歧视北方人。

那就让他们去北方,干一些教育事业。

北方籍的案犯,来南方干一些建设。

彼此对向流放,也是一件好事。

朱元璋打定主意,抚着胡须笑了起来。

此时,太监的声音从门外传了进来。

“陛下,皇太孙到了。”

“他正在门外奉旨谨见!”

闻言,朱元璋点头。

“允炆来了,进来吧!”

朱允炆和礼部尚书谭震,原本正在拟定科举北榜评定官员的名单。

听到朱元璋的召见,心里十分兴奋。

借此机会,正好奏报一下。

“皇爷爷,孙儿恭请你圣安!”

朱允炆鞠躬道。

“皇爷爷,孙儿刚刚在礼部,已经跟谭震等人拟定了科举北榜评定官员名单。”

“正好请皇爷爷批阅!”

朱允炆上前,将奏表递给朱元璋。

朱元璋接过奏表,翻看了几眼。

随后,微微点头。

今天他心情原本就大好。

此时看见朱允炆的奏表,更是开心不已。

“允炆,最近这段时间,你的进步很大。”

“朕的眼光,果然没错!”

“这次召你过来,给你安排了一个差事。”

“你之前不是一直在为赵高求情吗?”

朱元璋说道。

闻言,朱允炆一愣。

皇爷爷,怎么提到赵师傅?

回心转意了?

他的眼神中,充斥着期待之色。

“皇爷爷,孙儿的请求,你是不是恩准了?”

“真的给赵师傅一条生路?”

朱允炆说道。

看着他十分期待的样子,朱元璋随手指了指了桌子上卷宗。

“这里的所有卷宗,都是朕昨天安排御史去锦衣卫参与审讯的结果。”

“你先看看再说!”

朱元璋说道。

朱允炆拿起卷宗翻看起来。

看着看着,他眉头紧锁。

继续看了几本,内容大致一样。

他看向朱元璋,露出疑惑之色。

“皇爷爷,我看这些人的卷宗,几乎都是连坐的罪行。”

“请恕孙儿直言!”

“他们除了连坐的罪行外,其他的罪行都是随意添加上去的。”

“最终的结果,也是按照连坐判处。”

“其他罪行根本无所谓。”

朱允炆说道。

“没错!”

“他们这些人都是被牵扯进来的。”

“锦衣卫也是按照朕的意思办事。”

“但他们查案的时候,的确有些粗暴。”

“这件事情,还得多亏了御史们参与。”

“否则,朕也不知道!”

“朕原本的想法,想对所有人从重处罚。”

“不过,朕现在改变了主意。”

“你的请求,朕也同意。”

“赵高的命,留下了。”

闻言,朱允炆高兴不已。

“不光赵高,其他人的命,朕也留下。”

“他们判处流放!”

“北方籍的官员,流放到南方。”

“南方籍的官员,流放到北方。”

“这件差事,朕交给你亲自**。”

“明天你就带着朕的旨意。”

“先把诏狱里的人,全部转移到刑部大牢。”

“那些御史,朕会让他们配合你!”

朱元璋继续说道。

这一刻,朱允炆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赵高,终于留下了一条命。

之前的请求,皇爷爷虽然否决,还教育他要学会取舍。

现在皇爷爷给了赵师傅一条生路。

皇爷爷,还是那个最疼爱他的人!

不过,他也有些疑惑。

这些案犯留下一部分人的性命,完全可以理解。

可所有人都不杀了啊!

皇爷爷一直以来都杀伐果断!

怎么突然变得如此仁慈了呢?

不但流放在外地,而且,流放的事情还让他去办?

现在他手上还办着北榜科举录取的差事啊!

接二连三的差事,他是三头六臂吗?

不对!

皇爷爷让他亲自去锦衣卫诏狱,这又是一次施恩于人的机会啊!

那些犯罪的官员,原本就是死罪。

他现在去宣旨,免了他们的死罪,改为流放。

一个个不对他感恩戴德吗?

皇爷爷,原来一直都在为他考虑!

朱允炆想通之后,双眼冒光。

跪在地上,对着朱元璋连连叩首。

“皇爷爷,孙儿感谢你的栽培!”

“那一众犯案的官员,孙儿替他们谢谢皇爷爷的不杀之恩。”

“皇爷爷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允炆叩拜道。

看见他如此通透,朱元璋心里也是十分高兴。

“对了,给那些犯案的官员许下一个承诺。”

“他们在流放期间,只要好好干,不但有回来的机会。”

“而且,更有提升的机会!”

朱元璋说道。

闻言,朱允炆对朱元璋,更加五体投地。

朱元璋浑身上下,无时无刻不散发着智慧的光芒。

“皇爷爷,你是古今第一帝王。”

“真正的谋略无双!”

“南北分榜,将北方学界的怨愤平息。”

“不杀犯案官员,他们感恩戴德!”

“孙儿对皇爷爷,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朱允炆叩拜道。

接着,一连嗑了几个响头。

听到朱允炆真诚的称赞,朱元璋十分兴奋。

“好了,拍马须溜,可不是你的强项!”

“现在,你拿着朕的旨意,找都察院的杨烁办差事去吧!”

朱元璋说道。

“孙儿遵命!”

朱允炆躬身道。

他接过手书,高兴离开。

朱允炆离开后,朱元璋拿起楚氏日记翻看起来。

心中不由得感慨。

这次朕又占了楚小子的便宜!

这小子到底是怎么想出这些妙计的呢?

说你是天纵奇才,可你又低调谨慎。

朕必须得想个办法,对你奖励一下。

这样的大才,一定要获得出头的机会。

怎么能一直屈居于朝堂的边缘呢?

直接提拔?

不行。

容易暴露。

安插在朝堂上,也许效果会更好。

这件事情,朕得好好考虑一番。

此时,一名小太监拿着一个信封走了进来。

“陛下,锦衣卫刚刚送来的密信!”

小太监说道。

朱元璋点点头。

小太监也是会意,把信封拆开,抽出里面的信纸。

确认没有任何问题后,才把信纸递给朱元璋。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