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雀开始七十二变 第312章 推演:流沙河,黄风怪,九世取经人

();

“应该选……”

面板上,九大化身蓝中带紫,熠熠生辉,让人目不暇接。

刘晟摸着下巴,沉吟片刻,目光最终落在“金眼血彪”上。

东峰的灵公子和乔蛇二人出自门阀,又与白莲教上层有勾连,来历神秘。

若能将之变作伥鬼,可得不少隐秘信息。

只不过那乔蛇为黄庭境修士,“御伥”天赋无法将境界高于自身的目标转化为伥鬼,故而升格血彪化身的优先级列为最高。

他心念一动,四下倏然一静,恍惚间,好似坠入深渊,眼前光怪陆离,似有一幅画卷徐徐展开——

【第三百二十一年,你屠遍巨虎岭,却无法释怀,心中恨意高炽,不得宣泄,决定前去白虎岭,打杀“嫂嫂”一家。

怪只怪它们白虎岭一脉,没有眼光。

你搜寻尸骸,发现宾客中竟然有几个和尚。

和尚参与妖怪的婚宴?

有趣!】

【第三百二十二年,你离开巨虎岭,打探到白虎岭方向,于是向西而行,一路屠戮。

沿途有不少生灵反抗,但在你的刮骨阴风之下,都魂飞魄散,作了伥鬼。】

【第三百二十三年,你一路西行,终被一河所阻。

岸边有石碑,上刻“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字眼。

你爪下生风,腾空远眺,见此河长不知几千万里,最窄处有八百里阔。

水流汹涌,浪峰如聚,水面浮裹细沙一层,沙随水动,水流沙流,蔚为壮观。

你兴致昂扬,驾风而去,欲渡这流沙河。

前行数里,河中突卷骇浪,妖气冲天,有一宝杖飞出,向你打来。】

【你死了。】

【本次推演消耗30点灵蕴值。】

……

“???”

刘晟呼吸一滞,从推演中剥离出来,一脑袋问号。

推演消耗的灵蕴翻了十倍,倒也能理解,毕竟化身的境界高了,消耗剧增很正常。

可才渡个河而已,就死了,这合理么?

血彪可是顶级妖怪,有穷奇血脉,刚将整个巨虎岭都杀光,却连河里的妖怪都没看清,就被秒了!

河里的是什么妖怪?

他晃了晃脑袋,对着面板上的水墨文字,仔细看了几遍,心里一突——

流沙河?

是那条流沙河?

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

“呼!”

刘晟收回目光,缓缓吐出一口浊气,心绪澎湃如潮涌。

真的是那条流沙河!

那河里的妖怪,岂不是……沙和尚?

被贬下凡的天庭卷帘大将!

难怪!

这么说来,血彪化身所处的世界,是西游?

好家伙!

“我先是在清源洞遗迹,学了二郎神的八九玄功,化身所在的世界,又出现了流沙河……

本尊所处的世界,和化身推演的世界,难道是在同一界里?”

刘晟目光闪烁,心里浮想联翩,疑惑重重,思绪纷乱如麻。

“呛!”

下一刻,他发动天赋“刀心”斩灭杂念,沉淀心神。

不管那么多,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推演多几次,就知道了——

【第三百二十一年,你屠遍巨虎岭……】

【第三百二十二年,你放下对白虎岭的执念,决定往南而行。】

【第三百二十三年,你一路杀伐,所向披靡,大杀特杀,好不痛快。】

【第三百二十五年,你屠灭一座山岭,歇息数日,忽被一和尚所阻。

这和尚拉着二胡,披着僧衣,唱着号子,胡子拉碴。

他说,你杀了自己亲哥哥,与他结下因果,需替他做一事偿还。

你觉得他脑子有病,于是鼓荡阴风,向他扑去。

巨虎岭上,被你杀的和尚不下数十,眼前这秃驴胡言乱语,好生烦人!

那和尚“嘿嘿”一笑,取出一颗宝珠,定住阴风,扬起禅杖,轰在你脑门上。】

【你死了。】

……

“不是,这和尚什么来头?我这血彪化身竟然没有还手之力?”

刘晟晃了晃脑袋,百思不得其解。

不过想到这是西游世界,三界众生,大能无数,在仙佛面前,区区一头妖怪,其实和蝼蚁无异。

也罢,打不过,老子躲总行了吧?

可接下来的几十次推演,无论他往哪个方向兜、躲、藏,甚至躲回阴风洞……

五年一到,那拉着二胡的和尚,都准时出现在他面前。

要他承下因果,替他做事,否则就一杖大杀,毫无出家人的慈悲。

有一次,刘晟想来个驱狼吞虎之计,引这和尚往流沙河走,诱他与沙和尚冲突。

结果,沙和尚没露面,缩了。

“看来不答应这和尚,推演不下去了……”

刘晟深吸一口气,犹豫了一下,决定暂时屈从——

【第三百二十一年,你屠遍巨虎岭……】

【第三百二十五年,你回到巨虎岭,耐心等待。

一日,山上来了个和尚,说你擅杀兄长,罪孽深重,须承其因果,替他做一件事。

你犹豫再三,低头应下。

和尚大笑,说日后有一黄毛貂鼠西来,你须入其帐下,为其先锋,助其成事,方可消除身上罪孽。

又因此地干旱荒芜,赐你金钵一只,须每天向西捧钵诵经一个时辰,可得雨水五毫,润泽土地,积福削罪。

言罢,这和尚化风而去,不见踪迹。】

【第三百二十六年,你每日向西持钵诵经,坚持一年,却不得清净。

经越诵,心越烦。

山下荒漠,经由一年雨水润泽,亦无半点起色。】

【第三百二十八年,念经三年,你心头戾气愈积愈盛。

每日诵经,有如万刃加身,剔骨削肉,痛不欲生。

心中无明业火越烧越旺,终至难无可忍。

一日,你弃金钵于粪堆,驾风而逃。

行不足五里,忽有一杖从天而降,落在你脑门上。】

【你死了。】

……

“所以,这巨虎岭四周,都被人一直监视?”

刘晟神色凝重,看着面板上滑落的一行行水墨文字,眼中异彩连连。

通过这段推演文字,他已大抵猜到了血彪升格与哪尊妖怪有关——

黄风大王!

此妖根脚不凡,原是灵山脚下一黄毛貂鼠得道,因偷吃琉璃盏内灯油,恐佛祖拿他,便东逃至黄风岭,聚妖拢怪,称祖做宗。

所以那动辄出手杀他的和尚,是灵山的佛陀,菩萨,或罗汉?

再结合那和尚所说“入其帐下,为其先锋,助其成事”,岂不是说血彪化身要“扮演”的……

是虎先锋?!

“怎么就成了虎先锋?西游取经牵涉那么大的因果,稍有不慎就是粉身碎骨,尤其没有后台根脚……”

刘晟心下凛然,不顾消耗,接连推演一波,希望血彪化身,能摆脱别人的“剧本”。

他尝试不同方法离开巨虎岭,或是不再诵经,以期那老和尚加重处罚,把他关到别处,却全都失败。

但凡所行,与那老和尚相违背,迎接他的就是当头一杖。

没有说教,没有劝诫,冷漠狠厉,没有半点佛家口中的慈悲。

从,则生。

不从,则死。

没有第三条路。

“逃不掉了。”

良久,刘晟接受现实,不再琢磨逃离巨虎岭,而是想着如何在那场“大戏”里,活下来——

【第三百二十一年,你屠遍巨虎岭……】

【第三百二十五年,巨虎岭来了一老和尚。

自此以后,你每天落日时分,向西捧钵诵经,得雨五毫,润泽土地,积福削罪。】

【第三百二十六年,你在山中诵经一年,心戾难静,五阴炽盛。

每日诵经,犹如万刃加身,热油烹肉,痛不欲生。

你以爪裂肉放血,终是强忍了下来。】

【第三百二十七年,你裂身放血,捧钵诵经,又是一年。】

【第三百五十七年,你蛰居巨虎岭三十年,日日放血,夜夜诵经,心境渐平。

三十年间,巨虎岭并无变化,只山中多一血池,炽如熔浆,血雾腾腾。

山下荒漠,得每日雨水润泽,地力渐肥,草木横生,鸟兽日增。】

【第三百八十七年,又过了三十年。

黄毛貂鼠未到,而你每日诵经已成习惯。

等日出日落,见云卷云舒,听花开花谢,你心中戾气渐平,初悟佛法,道行大进。

这一日,山下来了一群流民,见此地沃野千里,物产丰饶,便伐木作屋,累土成墙,定居下来。】

【第三百八十八年,山下流民规模渐大,每日开荒耕种,渐成部落。

他们发现每日有毫雨定时从山上落下,认为是山神保佑。

部落首领是一青年,率人上山求见,你懒得理会,没有现身。

于是,他们在山脚为你建了一座山神庙。

焚香拜祭,自言来自东土,为避战乱,一路颠沛,得此沃土,当年年祭拜,求风调雨顺,平安喜乐。】

【第四百三十七年,五十年过去,山下部落繁衍两代,聚拢流民,丁口过万。

这日,老首领率人献三牲大祭,言得菩萨托梦,欲效东土,开国建政,国名高昌,取地势高敝,人数昌盛之意,立佛家为国教……

你冷眼旁观,懒得理会。】

【第四百四十二年,高昌国初代国主薨。

你觉得有趣,将其收为伥鬼,一妖一鬼,聊天解闷,倒也有趣。

它说,当年东土战乱,民不聊生,得菩萨托梦,知西域有沃野千里,故才背井离乡,率众而来。

菩萨?

你想到了那个动辄扔杖杀人的和尚。

他,在算计什么?】

【第五百五十年,一百多年过去。

山下的高昌国,得你日日诵经之助,年年风调雨顺。

城中佛教大昌,塔寺林立,香火燎天,好似净土一般。

这一日,有僧骑马而来,欲去西天求取真经,教化众生。

国主大喜,办七日七夜水陆法会,礼佛持咒,辨法说经,布施众生。

这东土和尚年纪轻轻,却精通佛法,与国中高僧大德辩经,一一得胜,举国敬仰。

法会后,国主欲留此僧长居,不允,乃辞。

临行前,得知高昌旧事,他便独自上了巨虎岭,寻你论法。

你本不予理会,但捧钵诵经时,被其感知寻到。

你不言不语,冷漠以对。

怎知这和尚是个话痨,絮絮叨叨,没完没了。

从其幼年身世说起,事无巨细,颠三倒四,不像得道高僧,倒似个愣头和尚。

因见佛寺藏污纳垢,僧众五毒俱全,勾结官匪,荼毒信众,故欲西行求取真经,正本清源,教化众生。

一路山精野怪猖狂,匪盗贼寇横行,艰险重重,多得菩萨保佑,出手庇护,方得平安至此。

他本肉体凡胎,手无缚鸡之力,心恐神惧,十分害怕,屡生放弃之念,但为取真经,重塑佛门,一直咬牙坚持。

你见其心如赤子,满目热忱,终是开口提醒,流沙河中有巨妖,法力无边。

他坦言,西行路上处处皆险,幸有佛祖保佑,菩萨相护,一路顺遂,此河中妖虽恶,当以佛法降之。

他赠褪色僧衣一件,乃其旧时所穿,遂辞西去。

你踞山眺望,见高昌国主率众送行,一送再送,终至流沙河畔。

那和尚祭起一片菩提,飘叶渡河,行至半途,却遇惊涛骇浪。

有妖出水,赤发蓝面,声如洪雷,凶神恶煞。

言其恭候多时,便一杖打杀那和尚,食肉饮血,掌吐妖焰,炼颅为珠,挂于胸前,复入水中。

一代高僧死于妖口。

生前深信之佛祖、菩萨、罗汉等,皆冷眼旁观,未出手相护。

可叹可笑。

伥鬼愕愣,问你菩萨为何不救?

你垂眸,默然不语。】

【第五百五十一年,国主目睹东土和尚惨死,心生动摇。

又见国中僧侣众多,国力日衰,百姓只知菩萨,而不知国主,欲行灭佛之事。

事败,被僧众追击,杖杀于山神庙前。

后改国为寺,勒令百姓皆入空门,男为僧,女为尼,严守教义,不事生产,不持金钱,不得**色。

又大开国库,尽取所需,日夜法会,布施礼佛……】

【第五百五十三年,国库亏耗一空。

大饥,求天不应,求佛不灵,乃相食,国灭。

伥鬼怒,发愤懑之言,说佛门道貌岸然,看似慈悲,实则歹毒狠辣,害国灭族,罪大恶极。

其言未尽,便有一点佛光落下,似火烧油,令其哀嚎七日七夜,方才魂飞魄散。

你漠然不语,只将那旧僧衣叠好,藏于庙中。

裂身放血,捧钵诵经,一日往昔,口念——

阿弥……陀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