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殴打高阳?我反手制盐惊呆李世民 第95章 瞬间闭环

();

第九十五章 瞬间闭环

资料显示,这个陈公公,有一个早已出五服的远房侄子,是个在长安城里游手好闲的泼皮。

这个泼皮,最近,却突然阔绰了起来。

他出入平康坊,一掷千金,还买下了一座宅子。

而给这个泼皮送钱的人,根据情报网络的追踪,其身份,指向了一个早已被遗忘的名字。

前太子,李承乾的旧部。

那条潜伏了多年的毒蛇,终于,露出了它的獠牙。

秦源看着卷宗,脑海里,整个逻辑链条,瞬间闭环。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宫斗。

这是一场来自前朝余孽的,疯狂的复仇!

他们的目的,根本不是杀死太子那么简单。

他们要的,是把这盆脏水,狠狠的泼在当朝皇后,武媚**身上!

他们要看到的,是母子相残,是帝国内乱,是整个大唐,都因为这件事,而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好狠的计策。

好毒的人心。

第二天,大朝会。

病体沉重的皇帝李治,在宦官的搀扶下,坐上了龙椅。

他的下面,文武百官,鸦雀无声。

皇后武媚娘,就站在龙椅之侧,面罩寒霜。

秦源,手持一份奏折,站在大殿中央。

那个老宦官,陈公公,则像一条死狗一样,被禁军拖了上来。

“陛下,太子中毒一案,已经水落石出!”

秦源的声音,回荡在太极殿的每一个角落。

他没有直接说出凶手,而是将所有的证据,一样一样的,呈了上来。

“此为格物总院的勘验文书,上面详细记录了毒物的成分,以及其只存在于酒杯内壁的结论!”

“此为合璧宫内所有当值宫人的口供,证明了酒杯的传递路线,除了陈公公,再无第二人有机会接触!”

“而这份…”

秦源从怀里,拿出了一叠信件。

“是臣的情报网,从城西一座废弃的民宅里截获的,陈公公的侄子,与前朝余孽的来往密信!”

“信中,详细的记录了他们如何收买陈公公,如何将特制的毒药送入宫中,以及事成之后,如何散播‘母后毒杀储君’的谣言,搅乱天下的全部计划!”

一份份证据,如同一记记重锤,狠狠的砸在所有人的心上!

逻辑严密,事实清晰,铁证如山!

跪在地上的陈公公,在看到那些密信时,他整个人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了。

“是他们…是他们逼我的…”

他涕泪横流,语无伦次。

“他们抓了我的侄子…他们说…若我不从,便要他全家死无葬身之地…我…我只是一时糊涂啊!陛下!皇后娘娘!饶命啊!”

真相,大白。

整个太极殿,陷入了长久的死寂。

所有看向武后的目光,都从之前的怀疑,变成了同情,和一丝丝的后怕。

差一点。

就差一点,这位大唐的国M,就要背上这口万古都洗不清的黑锅!

而这一切,都被那个站在大殿中央的男人,以一种他们无法理解,却又不得不信服的方式,给逆转了。

当夜。

秦源的太傅府,迎来了一位意想不到的客人。

皇后武媚娘,在褪去了所有的凤冠霞帔之后,一身素服,在两名宫女的陪同下,亲自登门。

她没有带任何礼物。

见到秦源后,她也没有说任何客套的话。

她只是,对着秦源,深深的行了一个万福大礼。

那是一个妻子,对拯救了自己家庭的恩人,所行的礼。

也是一个**家,对另一个,她完全无法看透的对手所表达的最高敬意。

“谢太傅,还我清白!”

她的声音,有些沙哑。

秦源坦然的受了她这一礼。

“我救的是太子,查的是真相。

与皇后无关!”

他的回答,依旧不偏不倚。

武后抬起头,深深的看了他一眼。

她知道,这个男人,不吃任何权谋,不收任何好处。

他有他自己的,一套行事的准则。

一套,连皇权都必须敬畏的准则。

“我明白!”

武后点了点头。

她沉默了片刻,然后,一字一句的,说出了一句足以改变未来大唐**格局的话。

“今后!”

“凡太傅所立之《格物令》,凡太傅所推之新政!”

“有我武媚娘在位一日,便会全力维护,绝不容任何人,以任何理由,逾越分毫!”

“此为,我的承诺!”

说完,她再次对秦源行了一礼,然后,转身离去。

秦源站在原地,看着她消失在夜色中的背影,久久不语。

他知道。

从今夜起,他和这位未来的女皇之间,达成了一种全新的,也是更加稳固的默契。

他用一次公正的调查,换来了她对整个新政体系的,一个不容动摇的**承诺。

这笔交易。

值。

太子中毒的风波,就像一颗投入湖面的巨石,虽然掀起了滔天巨浪,但湖面,终究还是会恢复平静。

只是,湖底的格局,已经被永远的改变了。

朝局,在经历了一次剧烈的震荡之后,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稳定期。

武后的地位,因祸得福,变的更加巩固。

经此一役,再也无人敢在暗地里,对她说三道四。

而太子李弘,在鬼门关走了一遭之后,心性变的更加沉稳成熟。

他对秦源,已经不仅仅是崇拜和感激,而是一种接近于信仰般的依赖。

秦源,则依旧是那个超然物外的D师。

但他现在,多了一个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却又无人敢宣之于口的身份。

帝国的“最终仲裁者”。

在这样的稳定局面下,秦源终于可以腾出手来,去启动他规划已久,也是他认为,比修建铁路、打造舰队,都更为重要的一个工程。

一个为整个文明,立下根基的工程。

长安城南,曲江池畔。

这里是整个京城风光最旖旎的地方,春有杏林花开,夏有芙蓉满池。

而现在,一座比周围所有亭台楼阁,都要宏伟壮观的建筑,拔地而起。

这座建筑,风格依旧是大唐的飞檐斗拱,气势磅礴。

但它的内部,却完全是另一个世界。

巨大而奢侈的琉璃窗,将整个大殿照的通透明亮。

地面铺设着经过特殊防火处理的木地板,墙壁里,夹着一层用于防潮的油毡。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