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殴打高阳?我反手制盐惊呆李世民 第88章 吐蕃之敌

();

第八十八章 吐蕃之敌

山地旅的士兵们,穿着白色的伪装服,几乎与风雪融为一体。

刺眼的雪光,被墨镜轻易的过滤。

稀薄的空气,被氧气囊不断的补充。

冰冷的身体,被高热量口粮持续的温暖。

他们,就像一群来自地狱的使者,翻越了那条被吐蕃人认为,绝不可能通行的天险。

夜,深了。

吐蕃大营,一片寂静。

只有巡逻的士兵,在风雪中,缩着脖子,艰难的走动。

一千个白色的身影,如鬼魅般,出现在了大营的后方。

他们没有惊动任何人。

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

那个整个营地里,最大,最温暖的帅帐。

“行动。”

随着队长一声令下。

数百名最精锐的突击队员,如同出鞘的利刃,无声的,扑向了帅帐。

帐外的亲卫,还没来得及发出警报,就被锋利的短刀,割断了喉咙。

“唰!”

帅帐的门帘,被猛的掀开。

一股夹杂着冰雪的寒风,灌了进去。

正在喝酒的论钦陵,猛地抬起头。

他看到了。

一群戴着黑色琉璃镜,看不清面目,行动快如鬼魅的唐军,已经将他和他的将领们,团团围住。

他甚至,没看清这些人,是怎么进来的。

“你……你们……”

他的酒杯,掉在了地上,摔得粉碎。

“是人……是鬼?”

回应他的,是一把冰冷的,闪烁着雪纹的钢刀。

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松州之围,就这么,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

被一支千人的小部队。

以一种谁也无法想象的方式。

解了。

松州之战的结果,像一场十二级的大地震,狠狠撼动了整个雪域高原。

主帅被俘,五万大军群龙无首,狼狈退回。

可接下来发生的事,比战败本身,更让吐蕃人看不懂。

获胜的唐军,没有追击。

那位传说中的秦太傅,竟然只带了百余人的使团,押着他们吐蕃最能打的将军论钦陵,就这么大摇大...大摆的,朝着他们的都城逻些来了。

这不是劝降,倒更像是一次……旅游。

从松州到逻些,一路之上。

论钦陵,没有受到任何虐待。

没有囚车,没有镣铐。

他甚至能和秦源同桌吃饭,同帐议事。

秦源,会拿着一张他从未见过的,无比精确的地图,与他探讨高原的山川地理,气候水文。

秦源,会跟他解释,为什么人在高原上会喘不过气,那是因为一种叫“气”的东西变少了,而不是天神的惩罚。

秦源,甚至会跟他讨论,那场神兵天降的突袭,在战术上,还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论钦陵,一开始是戒备,后来是震惊,最后,是发自内心的……恐惧。

他发现,这个大唐的太傅,思考战争的方式,和他们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

他们想的是,如何让士兵更勇猛。

而秦源想的是,如何让士兵,不生病,看得更远,跑得更快。

这仗,没法打。

当这支奇怪的队伍,抵达逻些城下时。

整个逻些城的吐蕃贵族和军队,都紧张的注视着他们。

他们等着秦源提出苛刻的条件,等着他羞辱论钦陵,来为这次谈判,增加筹码。

可秦源,做了一件让所有人,眼珠子都掉下来的事。

他在万众瞩目之下,走到了论钦陵的面前。

“论将军,你的国家,到了。”

他亲手,为论钦陵解开了身上那件象征性的束缚。

“你是吐蕃的英雄,是国家的瑰宝,秦某无意与将军为敌。”

“我的敌人,是封闭的道路,是冲突的边境,是那些死在路上的无辜商人。”

“你,可以回去了。”

无条件释放!

他就这么,把吐蕃的战神,给放了!

论钦陵,愣住了。

他看着秦源那双平静的,深不见底的眼睛。

他想不明白。

这个人的脑子里,到底在想什么?

这种气度,这种自信……

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没有说一句感谢的话。

只是对着秦源,行了一个吐蕃最庄重的军礼,然后,转身,走进了逻些城。

这一幕,给所有吐蕃君臣带来的震撼,远比俘虏论钦陵,要大得多。

逻些的王宫,布达拉宫。

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这位高原的雄主,接见了秦源。

谈判,开始了。

松赞干布以为,秦源会炫耀武力,会提出割地赔款的要求。

可秦源,一样都没提。

他的使团,更像一个“格物巡演队”。

第一天。

秦源的属下,在王宫外的广场上,架起了一个奇怪的黄铜架子。

那叫“经纬仪”。

不到一个时辰,他们就绘制出了一副逻些城周边山川的精准地形图。

吐蕃的官员们,看着那副图,一个个目瞪口呆。

他们需要耗费数月,才能勉强画出的草图,人家一个时辰,就搞定了。

第二天。

秦源,拿出了一个小小的琉璃瓶。

里面,装着透明的液体。

“此物,名为‘疫苗’。可预防牛瘟、羊瘟等牲畜大疫。”

他用最简单的话,解释了牛痘的原理。

在场的吐蕃贵族们,呼吸都急促了。

他们是游牧民族,牛羊,就是他们的命根子。

一场瘟疫,就能让一个大部落,元气大伤。

这个东西,对他们来说,比黄金还珍贵。

第三天。

秦源,展示了一个用木头和油纸扎成的模型。

叫“温室”。

“用此法,即便是在高原寒冷的冬季,也能种出青翠的蔬菜。你们的青稞,也能提前播种,大大增加产量。”

松赞干布,沉默了。

他看着秦源,这个年轻人,手里亮出的每一样东西,都精准的,打在了他们吐蕃的软肋上。

他传递的信息,很明确。

和我合作,你们能吃饱,穿暖,牛羊不生病。

和我对抗,你们,什么都得不到。

这是阳谋。

是任何一个有远见的君主,都无法拒绝的诱惑。

谈判,进入了实质阶段。

秦源,拿出了一份拟好的草案。

《唐蕃互不侵犯及贸易协定》。

核心思想,只有一条。

“以贸易,代替战争。”

双方划定边境,谁也不许越界。

互相开放市场。

大唐的茶叶、铁器、丝绸、技术,可以畅通无阻的进入吐蕃。

吐蕃的马匹、黄金、药材,也欢迎来到大唐。

最关键的一条。

茶马古道,这条黄金商路,双方共同管理,设立关卡。

收上来的税,一家一半。

五五分成!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