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十一章 国库暴涨
这下,连李世民都有些动容了。
十船香料,换一面镜子。
一千匹战马,换五百柄刀。
这买卖,简直是天上掉馅饼。
他看向秦源,眼神里带着询问。
秦源只是微不可查的点了点头。
李世民心中有数了。
他哈哈大笑。
“王子远来是客,所求之事,朕准了!”
他知道,这背后真正的价值,远非镜子和刀本身。
这是大唐的技术,第一次,让西方最强盛的王朝,以如此谦卑的姿态,前来求购。
主客之势,已然悄然逆转。
为了更好的彰显国威,也为了让这些远来的客人,更直观的感受到大唐的强大,秦源在李世民的授意下,干了一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情。
他在格物总院,举办了一场面向所有在京使节的“万国技术博览会”。
博览会的会场,就设在格物总院那几座巨大的厂房和实验室内。
当卑路斯和拂菻的使节,以及其他小国的使者,走进那座由水车驱动的纺织厂时,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数十台纺纱机,在他们无法.理解的齿轮和连杆的带动下,发出整齐划一的轰鸣,雪白的棉线如同瀑布般被生产出来。
一名女工,可以同时照看好几台机器。
“我的神啊……”
一名拂菻的使者,下意识地在胸口划着十字。
“这些机器,一天产出的棉线,比我们罗马一个行省所有的纺工加起来还要多!”
卑路斯则死死地盯着那些传动的齿轮,眼神里充满了贪婪和渴望。
在另一间实验室里,他们看到了足以当作艺术品的医疗器械。
一把把手术刀、镊子、骨剪,在灯光下闪烁着森冷的寒光,其精密度,远超他们国家最顶尖的工匠所能打造的极限。
当秦源拿起一把手术刀,轻松地将一根头发丝,一分为二时,全场响起了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他们还看到了晶莹剔透,五彩斑斓的玻璃器皿。
一个用琉璃制成的酒杯,在长安的黑市上,价值等同于同等重量的黄金。
而在这里,各种形状的玻璃器皿,就像不要钱一样,整齐地码放在架子上。
秦源甚至当众演示了玻璃的吹制过程,向他们证明,这玩意儿,就是用最廉价的沙子、石灰石和一种特殊的碱烧制而成的。
看着那廉价的沙子,在烈火中,变成比宝石还要美丽的琉璃,所有使节的世界观,都受到了毁灭性的冲击。
他们就像一群误入巨人国度的乡巴佬,眼前的一切,都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畴。
博览会结束后,卑路斯和拂菻使节,想尽了一切办法,私下里接触秦源。
他们不再掩饰自己的目的,直接摊牌,愿意用一个无法想象的天价,换取炼钢和制造琉璃的秘方。
黄金、美女、城池,他们开出的条件,足以让任何一个国家的君主动心。
秦源,却只是笑着,干脆利落的拒绝了。
“秘方,是大唐的根本,恕不外售!”
看着对方失望的表情,秦源又话锋一转。
“但是,技术虽然不卖,产品,我们大唐可以敞开供应!”
他向李世民深.入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陛下,技术,是我们领先于世界的最大优势。
这个优势,必须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但我们可以利用这个优势,去赚取全世界的财富!”
“一把雪纹钢刀,我们的成本,不过几百文钱。
卖给波斯人,却能换回两匹上好的战马!”
“一面镜子,成本不过几贯钱,却能换回十船香料!”
“这就是技术的价值。
我们应该用这些高附加值的商品,像抽水机一样,将丝绸之路上所有的财富,都源源不断地抽回大唐!”
李世民在自己的寝宫里,听着秦源给他算的这笔账,眼睛越来越亮。
他忍不住亲自给秦源续上了一杯茶,兴奋地搓着手。
“妙!妙啊!”
“秦卿,你这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这简直比直接抢钱还快!”
秦源笑了笑。
这叫“剪刀差”。
是后世那些发达国家,玩剩下的套路。
但在这个时代,却是降维打击。
为了方便这桩“跨国生意”,秦源又推出了一个新玩意儿。
定远钱庄,开始正式对外发行一种全新的“银票”。
这种银票,用特制的棉麻纸张制成,上面用水印着极其复杂的“定远印记”和格物总院的徽记,还有一排独一无二的编号。
最关键的是,这种银票,是以黄金为本位的。
也就是说,任何持有者,都可以随时在定远钱庄的任何一个分号,凭票兑换出等额的黄金。
秦源给它取了个霸气的名字。
“唐元!”
他随即宣布,所有格物总院出品的顶级商品,比如等身镜、雪纹钢兵器、高精度仪器,一律只接受两种支付方式。
要么,是实打实的黄金。
要么,就是“唐元”。
这一个规定,看似不起眼,其背后,却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野心。
秦源,这是要尝试着,建立一个以大唐的国力和信誉为中心,以“唐元”为主要结算单位的,全新的国际贸易体系!
他要让大唐,不仅成为世界的军事和文化中心,更要成为世界的经济和金融中心!
卑路斯王子,在最初的几次碰壁和深.入的了解后,彻底放弃了用小聪明去窃取技术的想法。
他算是看明白了。
眼前这个年轻的大唐郡公,其智慧深不可测,其背后的格物总院,实力更是如汪.洋大海。
与之为敌,绝非明智之举。
他改变了策略,开始真心实意地,谋求与大唐的长期、稳定合作。
源源不断的驼队,满载着黄金、白银、香料、宝石,从遥远的西方,踏上丝绸之路,向着东方的长安汇集。
回程时,驼队上驮着的,则是闪烁着寒光的雪纹钢刀,晶莹剔透的玻璃器皿,以及各种印着“蓝田造”标记的精美商品。
大量的财富,如同洪.流一般,涌入了大唐。
国库,日益充盈。
定远钱庄的金库,更是堆积如山。
大唐的国力,在这场史无前例的贸易顺差中,达到了一个令人炫目的巅峰。
而这一切的缔造者,秦源,却依旧平静。
他站在格物总院最高的塔楼上,俯瞰着脚下这座日益繁华、生机勃勃的城市,目光,却投向了更遥远的天际。
工业革命的种子,已经播下。
一个全新的时代,正在缓缓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