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十七章 拱手送人
当李世民被亲卫从睡梦中叫醒,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
他看着那座本该属于自己的土山上,那面正在雨中,迎风飘扬的高句丽旗帜,这位天可汗气得浑身发抖。
“废物!一群废物!”
他暴怒的,掀翻了面前的案几。
“六十天!朕十万大军,六十天的血汗!就这么,拱手送人了!”
整个中军大帐,一片死寂,所有的将领都低着头,不敢言语。
“陛下,息怒。”
就在这时,秦源走了进来。
他浑身都被雨水湿透了,脸上却依旧带着那种让人心安的平静。
“胜败,乃兵家常事。山,既能为我所建,亦能,为我所毁。”
李世民看着秦源,胸中的怒火,在看到他那双平静的眸子后,竟奇迹般的平息了下来。
他知道,这个年轻人,既然敢这么说,就一定有他的底气。
“好!”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重新坐下。
“秦卿,朕,就再信你一次!”
土山之上,高句丽的旗帜,在风雨中嚣张的飘扬着。
山下,唐.军大营,一片死寂。
巨大的压力,和所有人的希望,
在这一刻,都集中在了那个叫秦源的年轻人一个人的身上。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座被高句丽旗帜占据的土山之上。
那座山,是他们六十天血汗的结晶,如今却成了悬在他们头顶的一把利剑。
中军大帐之内,将领们吵成了一锅粥。
“强攻!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把山夺回来!”
程咬金唾沫横飞,嗓门震天响。
“不可!”
李绩立刻反驳,他指着地图。
“敌军居高临下,又有坚固工事,我军仰攻,无异于以卵击石,伤亡必定惨重!”
“那你说怎么办?难道就眼睁睁看着杨万春在咱们头上拉屎撒尿?”
“为今之计,只有围困,断其粮水,待其自乱。”
“那要等到猴年马月去!”
李世民**发痛的额角,听着手下这些当世名将的争吵,却始终做不出决断。
就在这时,秦源再一次走进了大帐。
他没有参与到争论之中,只是将一卷巨大的图纸,铺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陛下,诸位将军,请看。”
图纸上,是那座土山的精准剖面图,上面用红色的墨笔,标注出了一个个复杂的力学数据和结构分析。
“臣昨日,已带人抵近勘察。”
秦源的声音不大,却让整个大帐,瞬间安静了下来。
“此山,虽为我军所筑,但因仓促赶工,又遭暴雨冲刷,其内部结构,已然不再稳固。尤其是这几处核心承重区……”
他用木杆,在图纸上圈出了几个关键的点。
“已是外强中干,不堪一击。”
“所以,臣的建议是。”
秦源抬起头环视了一圈,目光最终落在了李世民的脸上。
“我们,不必夺回它。”
“我们,只需,毁了它。”
一句话,石破天惊。
所有人都被秦源这匪夷所思的思路,给震住了。
毁了它?
那可是十万大军,花了六十天,堆起来的一座真真正正的山啊!
你说毁,就毁了?
“秦卿,你有几成把握?”
李世民死死盯着秦源的眼睛。
“十成。”
秦源的回答,简单,而又充满了无可辩驳的自信。
李世民,笑了。
他大手一挥。
“好!朕,就陪你,再疯一次!”
“全军听令!即刻起,所有人力物力,皆由定远侯秦源,全权调配!违令者,斩!”
一支全新的部队,在唐.军之中迅速的组建了起来。
它的番号,叫做“工兵营”。
成员,都是秦源从全军之中挑选出来的,数百名有矿工、窑工经验的士兵。
他们或许不善骑射,不善冲杀。
但他们,却懂得如何与泥土和岩石,打交道。
秦源,成了他们的第一任教官。
他没有教他们如何杀人,而是教他们如何用最省力的方式,挖掘地道。
如何用最简单的工具,判断土层的结构。
如何用最科学的方法,防止塌方。
在秦源那份精确到厘米的图纸指导下。
数百名工兵,如同勤劳的鼹鼠,从几个杨万春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隐秘的角度,开始向着那座巨大土山的腹心,悄然掘进。
这是一场,在地底深处进行的不为人知的战争。
十天后。
数条如同蛛网般的地道,已经精准的抵达了秦源在图纸上标注的那几个,最关键的核心承重区。
所有人都以为,秦源会用地道运送兵力,从内部对土山上的守军发起突袭。
但秦源,没有。
他又下达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无法.理解的命令。
他命人,将大量的干柴和煤炭,运送进地道,堆积在那些核心的承重柱周围,甚至用这些干柴,代替了一部分原有的支撑结构。
然后,他又做了一件更疯狂的事。
他命工兵们,在地道的上层继续挖掘。
挖通了数条,直通大营旁边那条河流的水渠。
水火不容。
他,竟然想把水和火,同时,用在这座土山上?
没人能看懂,秦源的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
就连李世民,也只是选择了无条件的相信。
万事俱备。
决战的时刻到来了。
那是一个天色微亮的清晨。
秦源,站在高高的观察台上,手中拿着一面红色的令旗。
他深吸一口气,然后猛然挥下!
“点火!引水!”
命令被迅速的传递了下去。
地道之中,早已准备就绪的工兵,将手中的火把扔进了那堆积如山的干柴和煤炭之中。
火焰,轰然燃起。
与此同时,另一边的水渠,也被挖开了最后的豁口。
冰冷的河水,如同脱缰的野马咆哮着,顺着地道疯狂的涌入了土山的基座。
土山之上,杨万春很快就发现了异常。
他感觉到,脚下的大地在微微的震动。
他甚至能闻到,空气中传来的一丝烟火的味道。
一种不祥的预感,笼罩了他的心头。
但他已经来不及做任何事了。
“轰!”
“轰!”
“轰!”
几声被当作“引信”的“震天雷”,在土山的内部沉闷的炸响。
这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