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十二章 改变战争
投石机阵地,在得到精准的坐标后,立刻进行了调整。
数颗巨石,呼啸着,越过混乱的战场,如同长了眼睛一般,精准的砸向了那面高句丽的将旗。
轰然一声巨响。
将旗连同它所在的角楼,一起化作了漫天齑粉。
城楼上,负责督战的高句丽大对卢,渊盖苏文,亲眼目睹了这一切。
他的瞳孔,在瞬间收缩到了极致。
他引以为傲的精锐士卒,他耗费巨资打造的坚固城池,在唐.军这种近乎不讲道理的“黑科技”面前,显得是如此的不堪一击。
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和绝望,攥住了他的心脏。
他知道,辽东城,守不住了。
帅旗下,李世民同样举着自己的那架千里镜。
他清晰的看到,自己的玄甲军,如同砍瓜切菜一般,在城楼上迅速的扩大着阵地。
他看到,高句丽的旗帜,一面面的倒下。
他看到,自己的黑色龙旗,第一次,插上了辽东城的城头。
这位天可汗,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豪情,他放下千里镜,放声大笑。
“哈哈哈哈!好!朕的勇士,天下无敌!”
攻城首日结束。
战报,被送到了李世民的案前。
玄甲军率先登上城楼,并成功在城墙上,撕开了一道长达三百步的巨大口子。
此役,唐.军伤,三十七人,亡,九人。
高句丽守军,阵亡超过三千,伤者不计其数。
当这个悬殊到近乎神迹的战损比,被念出来的时候,整个中军大帐,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身经百战的将领,都如同在做梦一般。
他们知道,他们正在见证一个全新的战争时代的来临。
而开创这个时代的,正是那个此刻正站在角落里,神情淡然的年轻人。
在所有士兵和将领的眼中,秦源,再也不是那个只会捣鼓些瓶瓶罐罐的文弱书生。
他,就是胜利的化身。
是行走在人间的,军神。
辽东城的第一日攻防,以一种近乎碾压的方式结束了。
当夜幕降临,唐.军收兵回营时,城墙上残存的高句丽士兵,看着满地的同袍尸首和那被撕开的巨大缺口,眼神里只剩下麻木和恐惧。
渊盖苏文站在帅府之中,听着手下将领们用颤抖的声音汇报着白天的战损,一张脸阴沉的几乎能滴出水来。
他知道,按白天的打法,辽东城撑不过三天。
唐.军的武器、铠甲、攻城器械,都已经超出了他对战争的理解。
常规的战法,已经毫无胜算。
“大帅,唐.军……唐.军又把那些投石机推上来了,看样子,是想连夜攻城啊!”
一名将领惊慌失措的跑了进来。
渊盖苏文猛地站起,快步走到地图前,死死盯着唐.军大营的位置,眼中闪过一丝疯狂的厉色。
既然守不住,那就换一种打法。
他对着身边的亲信,低声下达了一连串的命令。
半个时辰后,一名高句丽使者,举着白旗,颤颤巍巍的走出了城门,向着唐.军大营而来。
使者带来了渊盖苏文的降表。
渊盖苏文在降表中表示,他已被大唐天军神威所慑服,愿意献出辽东城,全军归降。
但他需要三天的时间。
一则安抚城内十几万不愿投降的军民,二则清点府库武库,造册献给大唐皇帝。
这个理由,听起来合情合理。
中军大帐内,李世民将降表递给众将传阅,大部分将领都露出了喜悦的神色。
能兵不血刃的拿下这座重镇,自然是天大的功劳。
“陛下,渊盖苏文此人,素来狡诈,恐其中有诈。”
长孙无忌抚着胡须,首先提出了疑虑。
“无妨。”
李绩站了出来,他浑身散发着强大的自信。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阴谋诡计,都不过是徒劳。
他若真心归降,便可省去我军将士的伤亡。
他若有诈,三日之后,大军破城,朕必将其碎尸万段!”
李绩的话,代表了在场绝大多数将领的心声。
李世民也点了点头,显然是认同了这个看法。
只有秦源,一直站在旁边,沉默不语。
“秦卿。”
李世民注意到了他的沉默。
“你有何看法?”
“陛下,臣以为,渊盖苏文此举,并非阴谋,而是阳谋。”
秦源缓缓开口。
“他知道我们明知他可能在耍诈,但我们却无法拒绝。
因为兵不血刃拿下辽东城,对我们而言,诱惑太大。”
“这三天的时间,他或许不是在城内做什么文章,而是在谋划一些……盘外招。”
“盘外招?”
李世民眉头一挑。
“比如,效仿陛下当年玄武门之事,对我中军大帐,行斩首之策。”
秦源一句话,让整个大帐的温度,都仿佛降了下来。
所有将领的脸色,都瞬间变得凝重。
李世民的眼神,也变得锐利无比。
他知道,秦源说的,极有可能。
“传朕旨意!”
李世民当机立断。
“全军戒备等级,提到最高!
斥候范围,扩大至三十里!
各营增设暗哨,严防敌军偷袭!”
“另外,秦卿。”
李世民看向秦源。
“大营的防务,由你全权布置。”
“臣,遵旨。”
秦源躬身领命。
他知道,真正的考验,现在才开始。
接下来的两天,唐.军大营表面上看起来风平浪静,似乎放松了警惕,甚至还和城内的守军做起了生意,用粮食换取对方的牛羊。
但暗地里,整个大营,正在秦源的指挥下,悄然变成一个巨大的战争堡垒。
一车车的“水泥”,被从后勤营中拉了出来。
这种在之前只被用来修葺过灞桥的灰色粉末,第一次,露出了它在战场上的狰狞面目。
工兵们在秦源的图纸指导下,将水泥混合砂石,在大营外围的关键位置,快速浇筑出了一系列低矮却无比坚固的防御工事。
一根根深埋入地,只露出半尺来高的水泥桩子,如同毒蛇的獠牙,隐藏在草丛之中,这是给骑兵准备的绊马桩。
一座座箭塔和哨塔的地基,被水泥浇筑的如同磐石,再也不用担心被冲撞和撼动。
壕沟的内壁,也被抹上了一层厚厚的水泥,变得光滑而陡峭,一旦掉下去,休想再爬上来。
这些不起眼的改变,让整个唐.军大营的防御力,凭空提升了数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