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十六章 秘密任务
夜色像浸透了墨的绸缎,将西郊的山林裹得密不透风。
梁安穿着身玄色夜行衣,身形如狸猫般掠过矮墙,靴底踏在破庙的青石板上,只发出微不可闻的轻响。
庙门虚掩着,里面透出昏黄的烛火,隐约能看见两个人影。
“来了。”
姜逸仙的声音从庙内传来,带着几分沙哑。
他褪去了往日的锦袍,穿着件洗得发白的粗布长衫,下巴上蓄了些胡茬。
若不是那双眼睛依旧锐利,倒像个寻常的山野村夫。
梁安推门而入,目光扫过站在一旁的秋香。
她穿着身灰布裙,手里攥着个药包,嘴角噙着抹若有似无的冷笑,像是等着看一场好戏。
梁安心头一沉,知道今晚这趟见面,怕是没那么简单。
“殿下深夜相召,不知有何要事?”
梁安拱手行礼,目光落在供桌上的烛火上,那火苗被穿堂风一吹,忽明忽暗。
姜逸仙没直接回答,反而端起桌上的粗瓷碗,喝了口凉茶。
“上次宇文昊的事,你做得倒是‘干净利落’。”
他特意加重了“干净利落”四个字,语气里带着几分不悦。
“拿二皇子的人当靶子立威,你就不怕他狗急跳墙?”
梁安心里“咯噔”一下,果然是秋香告了状。
他看向秋香,对方却适时低下头,假装整理药包,那副事不关己的模样,更让人生气。
“殿下息怒。”
梁安不卑不亢地回话。
“宇文昊仗着二皇子的势,在御林军中安插眼线,欺压同僚,若不借机敲打,日后怕是会成心腹大患。”
“我那般做,既是为了立威,也是为了试探二皇子的底线。”
他顿了顿,抬眸直视姜逸仙。
“二皇子欺压殿下多年,难道殿下就不想反击吗?”
“总不能一直忍气吞声。”
“反击?”
姜逸仙猛地拍了下供桌,粗瓷碗里的茶水溅出不少。
“我当然想!”
“可你知不知道,二皇子暗地里养了多少私兵?”
“光是血雨堂就欠了他三条人命的情!”
“我们现在兵力不及他十分之一,贸然动手,无异于以卵击石!”
“殿下放心,他暂时不敢动。”
梁安的声音平静得很。
“我前几日送念微回府时,遇到了血雨堂的人,他们想掳走念微。”
“什么?”
姜逸仙瞳孔骤缩。
“血雨堂?他们敢动太子妃?”
“正是。”
梁安点头。
“可他们只敢用偷袭、绑架这种阴招,若是真有硬刚的兵力,何必如此?”
“这说明二皇子的私兵要么尚未成气候,要么就是有别的顾忌,暂时不敢与朝廷正规军撕破脸。”
姜逸仙沉默了,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供桌。
秋香在一旁冷冷开口。
“大皇子殿下,依奴婢看,这未必是好事。血雨堂行事诡秘,若是真盯上了太子妃……”
“秋香。”
姜逸仙打断她,目光重新投向梁安。
“你说得有道理。”
“是我太谨慎了。”
他叹了口气,语气缓和了些。
“那御林军清扫前朝余孽的事,进展如何了?”
“过几日便出发。”
梁安道。
“不过殿下放心,那些当年支持您的旧部,我会想办法保全,绝不会让他们落入二皇子手里。”
姜逸仙这才露出几分笑意,点了点头。
“你做事,我还是放心的。”
“对了,皇后寿宴上的那份‘礼物’,倒是出乎我的意料。”
他想起侍卫们跳的那支舞,忍不住笑了笑。
“虽剑走偏锋,却真把母后哄开心了,也算是立了一功。”
梁安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
“不过是些小聪明罢了。”
“小聪明用对了地方,就是大本事。”
姜逸仙话锋一转,神色变得凝重。
“我找你过来,是有件私事要托付你。”
梁安正色道。
“殿下请讲。”
“前朝余孽里,有个姓刘的妇人,”
姜逸仙的声音低了些,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温情。
“她是我的奶娘,当年我被二皇子陷害时,是她偷偷把我送出宫的,这些年一直在外面隐姓埋名。”
“这次御林军清剿,我怕她被误抓,落到二皇子手里……”
他没说下去,但意思已经很明显。
二皇子恨他入骨,若是抓到他的奶娘,定会用尽酷刑,逼问他的下落。
“殿下放心。”
梁安立刻应道。
“我到时候会亲自带队,仔细甄别,定不会让刘嬷嬷受半分委屈。”
“若是找到了她,我会把她安置在安全的地方,保她周全。”
姜逸仙看着他,眼里闪过一丝感激。
“她当年救我一命,我欠她太多。”
“你若能护她平安,便是帮了我大忙。”
“分内之事。”
梁安拱手。
“殿下还有别的吩咐吗?”
姜逸仙摇了摇头,从怀里摸出块半旧的玉佩,递给梁安。
“这是我奶**信物,你拿着,若是找到了她,把这个给她看,她自会信你。”
梁安接过玉佩,入手温润,上面刻着个小小的“仙”字,显然是当年姜逸仙年幼时所刻。
他小心地将玉佩收好。
“殿下放心,我定不辱使命。”
庙外的风更大了,吹得烛火剧烈摇晃,将三人的影子投在斑驳的墙壁上,像几张扭曲的脸谱。
秋香始终没再说话,只是看着梁安,眼神里藏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
梁安知道,这趟清剿之行,不仅要应对前朝余孽,还要提防二皇子的眼线。
更要在万千人中找到一个隐姓埋名的老妇人,绝非易事。
可看着姜逸仙信任的目光,他心里忽然生出一股沉甸甸的责任感。
这不仅是完成任务,更是在守护一份跨越多年的恩情。
“时候不早了,我该回去了。”
梁安最后看了眼姜逸仙。
“殿下保重。”
姜逸仙点了点头,目送他的身影消失在夜色里。
庙内只剩下他和秋香,烛火渐渐平稳下来,映着他复杂的神色。
梁安穿行在山林里,手心的玉佩带着温润的暖意。
他抬头望了眼天边的残月,心里暗暗打定主意。
无论如何,定要找到刘嬷嬷,完成这份托付。
子时的梆子声刚过,梁安推开书房的门,衣摆上还沾着西郊的夜露。
他轻手轻脚地走到书案旁,见余念微的寝殿早已熄灯,便取了床薄毯铺在长椅上,和衣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