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年的李世民逐渐好大喜功,多次发动对外战争】
【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他亲率大军征伐高句丽,虽然取得了一些胜利,但最终因粮草不济而被迫撤军】
【从此之后,李世民仿佛走上了大多数帝王的老路,开始修建宫殿,如翠微宫、玉华宫等,耗费了大量民力物力】
【晚年还沉迷于丹药,希望长生不老,这与他早年的节俭作风形成了鲜明对比】
【尽管晚年有一些失误,但李世民在临终前仍能进行反思】
【他撰写《帝范》十二篇,传给太子李治,总结自己的治国经验,告诫他“汝当更求古之哲王以为师,如吾,不足法也”】
【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五月,李世民病逝于终南山翠微宫,享年五十二岁,葬于昭陵,谥号是“文皇帝”,庙号“太宗”】
......
【帝王篇——唐太宗李世民】
【站在你面前的是亚洲州长、东半球话事人、7世纪最强碳基生物、当世势力天花板、大唐玄武门继承法开创者、大唐太尉、司徒、尚书令、中书令、益州道邢台尚书令、陕东道邢台尚书令,亦是雍州牧、凉州总管、统领左右武侯大将军、领十二卫大将军、上柱国、秦王、天策上将、天可汗、大唐太宗文皇帝——李世民】
【**上,他以“贞观之治”奠定唐朝盛世根基】
【秉持“民为邦本”理念,轻徭薄赋、休养生息,同时完善官僚体系——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强化中央集权】
【科举制进一步规范化,打破士族垄断,为寒门子弟开辟上升通道】
【他广开言路,重用魏征、房玄龄等贤才,即便对尖锐谏言也能包容,形成“从谏如流”的**风气,吏治清明成为时代标签】
【军事上,他既是开国元勋,也是拓疆领袖】
【早年随父起兵反隋,在虎牢关之战中一举击溃窦建德、王世充联军,加速全国统一】
【即位后平定**厥,生擒颉利可汗,解除北方威胁】
【征服高昌、龟兹等西域政权,设立安西都护府,将西域纳入版图,使唐朝疆域东抵**半岛,西至咸海,成为当时东亚乃至世界的强国】
【民族与外交上,他突破“华夷之辨”的局限,推行“爱之如一”的民族政策,被各族尊为“天可汗”】
【通过文成公主和亲吐蕃等举措,促进民族融合】
【对外则开放包容,玄奘西行取经、日本遣唐使频繁来华,推动佛教传播与东亚文化圈形成,使长安成为国际性大都会】
【经济与社会层面,他推行均田制与租庸调制,保障农民土地,减轻赋税劳役,农业生产迅速恢复,人口从唐初的不足三百万户增至贞观末年的三百八十万户】
【同时兴修水利、发展手工业,丝绸之路贸易繁荣,社会呈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安定景象】
【文化上,他重视典籍整理与教育,设国子监,广收生徒,推动儒学复兴,书法、诗歌等艺术蓬勃发展,为盛唐文化巅峰奠定基础】
【其统治时期形成的制度与理念,不仅成就了唐朝的强盛,更成为后世治国的典范,影响跨越千年】
【特此奖励:寿命15年,国家风调雨顺5年,军工制造手册】
【下次盘点,七日之后】
......
大汉。
“这天下真是能人辈出,朕不能小觑后世帝王,实在是有趣的很呐!”
“能看到这些实乃人生一大幸事,当浮一大白!”
刘邦举起酒杯对着天空痛饮一口,眼底满是欣慰。
在看到自己后代有着像刘彻、刘备这样的帝王,亦是无比自豪,自己老刘家的出场率简直就是力压群雄,足足三位皇帝登上天幕,以后肯定还会更多。
而自己可是大汉的开国皇帝,这说明什么,说明他老刘家的基因那是真的好,那句话咋说来着,天命在身。
晚辈都能做到如此地步,作为老祖宗的他,必然不能落在子孙的后面,他可是击败了项羽夺得天下的男人。
“啥时候轮到朕上榜呢,真是有些迫不及待。”
......
大唐。
一道金光自天际滑落,径直落在李世民的身上,身影瞬间就被金光所笼罩。
“太好了,这下我大唐也有帝王上榜了!”
“国家风调雨顺,我大唐必须好好把握住这段时间,将国力提升到更高,到时候...”
这位大臣说到此处便没有继续,可在场的所有人都明白他想要表达的意思。
国力更加强盛,代表着实力的上升,而实力上升要是还想再取得更高的成就,开疆扩土必然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通过之前的天幕,他们早就意识到这个世界的辽阔,远不止他们想的那么狭小,既然如此,为何这个世界不能姓唐?
一个世界内,有那么多的国家林立,这难道不是对老祖宗的不敬?难道不是对老祖宗的大一统思想的欺骗吗?
而现在,他们已经看到了未来的道路。
众大臣的目光集中在李世民身上,此时的李世民已经接受完天幕赐予的寿命,明显变得年轻起来,整个人活力十足。
“朕感觉就像回到了年轻的时候,浑身都是用不完的劲!”
李世民摸了摸臂膀,以前这受的伤现在完全感受不到了。
“陛下,陛下,是不是要看看上天给予的奖励...”
“哦哦,爱卿所言极是。”
经过提醒,李世民终于注意到面前放着的一本书册。
书籍奇特的材质让众人十分好奇,就等着李世民查看呢。
上手一摸,奇特的磨砂感顺着指尖上至脑门。
翻开一看,里面记载的东西瞬间就使得李世民的瞳孔紧缩。
“这!这!”
不怪李世民说不出话,实在是里面记载的东西太多震撼,让这位久经沙场的帝王也失了神。
原来这就是军工制造手册吗,里面记载的东西足以彻底颠覆大唐的格局。
就连之前朱棣时代出现的大炮枪支这些东西,里面都有记载,当初他看到的时候,可是眼馋的不得了,现在终于有机会拥有。
“陛下,这军工制造手册里面究竟是什么东西啊,给俺也看一看呗。”
就在李世民沉浸在自己未来指挥大炮攻城的幻想中时,突如其来的身影打断了他的美梦。
李世民皱着眉头看去,映入眼帘的就是程咬金的那张大脸。
见程咬金还想伸手接过自己手上的军工制造手册,李世民连忙将其收入怀中。
“这军工制造手册内记载的东西暂时不可让人知晓,待到以后,尔等自然就会明白。”
不怪李世民小气,而是其中记载的东西实在太过重要,不宜被太多人知晓。
在场的文武百官这么多人,要是人人都看过去,过段时间怕是人人皆知了。
待到他秘密打造出其中的器械,先武装起自己的亲信再说。
解决完赐福的事情,接下来还是要解决一些事情。
大殿内的气氛顿时变得严肃起来,只因为李世民的目光已经放到了一旁的李承乾、李泰等人的身上,就连长孙皇后此刻也是板着脸。
虽然李世民是玄武门继承法的开创者,造了自己父亲李渊的反,可自己的儿子竟然也学自己造自己的反,这是万万不能容忍的。
那些原本站队各个皇子的大臣,此刻也是战战兢兢,他们害怕李世民到时候将他们也一起清算。
李世民挥挥手,一队军士进来将谋逆之人统统押了出去,等候发落。
“众爱卿,接下来吾等要面对比以往还要多,还要严峻!”
“朕决意要将大唐的旗帜,扎满整个世界!目光所及之处,皆是大唐!凡日月所及之处,皆说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