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从斗众禽到军工大佬 第八十一章 电子大脑

当“龙之心”那颗凝聚了无数人心血与智慧的钢铁心脏,在绝密的厂房内静静等待着被唤醒时,一个新的几乎与它同等重要的巨大挑战,摆在了第九研究院所有专家的面前。

——为这颗心脏,配备一颗绝对可靠、绝对智能的“电子大脑”。

这颗“大脑”,就是反应堆的控制与监测系统。

它必须能像人类的神经中枢一样,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实时监测着堆芯内部那数千个传感器传回的温度压力中子通量等海量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进行高速的分析与运算,最终输出精准的指令,去控制那些驱动机构,对反应堆的功率进行微米级的调整。

在那个年代,要实现如此复杂的功能只有一种可能——电子计算机。

这个艰巨的任务,被理所当然地交给了第九研究院下属的计算机研究所。

然而,整整三个月过去了项目却迟迟无法取得任何实质性的进展。

计算机所的会议室里,气氛凝重得像是要滴出水来。

所长李德明,一位从苏联留学归来的顶尖计算机专家,正对着满屋子的研究员,大发雷霆。

“三个月!整整三个月!我们连最基本的总体设计方案都拿不出来!你们告诉我,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一位戴着厚厚眼镜的老研究员站起身满脸苦涩地说道:“李所长,不是我们不努力。而是这个项目,它太特殊了。它需要一个既精通我们计算机电子电路,又对反应堆物理、热能工程、流体力学等多个领域都有着深刻理解的领军人物,来为我们构建整个系统的核心数学模型和控制逻辑。”

“我们……我们计算机所没有人具备这种跨领域的综合能力。我们就像一群最优秀的木匠,却不知道要造的是一艘船还是一架马车,根本无从下手啊!”

这番话,说出了所有人的心声,也道出了问题的关键。

是啊,计算机只是工具,真正困难的是如何设计出一套能完美驾驭“龙之心”这头钢铁巨兽的控制算法。

会议室里,再次陷入了令人窒息的沉默。

就在这时,一个谁也没想到的身影,出现在了会议室的门口。

是钱卫国部长。

他的身后,跟着高振邦,以及那个如今在整个九院,都已成为传奇的年轻人——秦洛峰。

“这个问题,或许我已经找到了能解决它的人。”

钱部长的声音,打破了会议室的沉寂。

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望了过去。

当他们看到秦洛峰时,先是一愣,随即眼中都露出了一丝困惑。

秦洛峰?

他不是搞机械搞材料搞焊接的“钢铁宗师”吗?

计算机……

这个他懂吗?

李德明所长也皱起了眉头,他虽然对秦洛峰之前的功绩钦佩不已,但计算机领域,是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其专业壁垒之高,绝非外行可以轻易涉足。

钱卫国没有理会众人的困惑,他只是将目光,投向了秦洛峰。

“洛峰同志,计算机所的同志们遇到的难题,你也听到了。现在,我以‘09’工程总指挥的名义,问你一句,”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与信任,“这颗‘电子大脑’你能不能造?”

一时间,全场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秦洛峰的身上。

面对这个全新的几乎是完全陌生的领域,这个年轻人,他还能创造奇迹吗?

他的知识储备,还够用吗?

秦洛峰的脸上,依旧是那副古井无波的平静。

他只是缓缓地走到了会议室的黑板前那里正画着计算机所专家们争论了数月,却依旧混乱不堪的系统逻辑框图。

他拿起粉笔,没有说一句多余的话。

他只是在那张混乱的框图旁,重新画下了一个全新的简洁清晰却又逻辑严密到令人拍案叫绝的——“反应堆模糊控制与神经网络自适应PID算法”的逻辑模型。

他一边画,一边用平静的声音,阐述着他的设计理念。

从堆芯中子生成功理模型,到冷却剂传热的偏微分方程;从控制棒价值曲线的非线性拟合,到各种瞬态工况下的安全冗余设计……

他那渊博到近乎恐怖的知识,如同一条奔流不息的江河,涵盖了核物理电子学自动控制理论、高等数学等数个截然不同的尖端领域。

他将这些看似毫不相干的知识,完美地融为了一炉,构建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先进控制理论。

会议室里,雅雀无声。

李德明所长和他手下那群最顶尖的计算机专家,从一开始的困惑到震惊再到最后只剩下了无尽的震撼与狂热!

他们感觉自己面对的不是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

而是一位已经走完了他们所有人一生都想到达的科学之路的来自未来的导师!

当秦洛峰画下最后一笔时,整个黑板上,一个完美的足以引领这个时代计算机控制理论数十年的“电子大脑”蓝图,清晰地呈现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现在,”

秦洛峰放下粉笔转过身看着早已目瞪口呆的众人,平静地问道,“我们可以开始了吗?”

没有人回答。

回答他的是李德明所长一个深深的充满了敬佩与信服的鞠躬。

“秦总师!”

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从现在起,我李德明,连同整个计算机所都听您的指挥!”

钱卫国看着眼前这一幕,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走到秦洛峰的身边,郑重地宣布了第二项任命。

“经组织研究决定,秦洛峰同志即刻起同时兼任‘09’工程计算机攻关小组的组长!”

一场看似无法解决的跨领域难题就这样又一次被秦洛峰以一种最直接、最震撼的方式,迎刃而解。

然而,当秦洛峰正式接手这个项目,准备大展拳脚时,他却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再次震惊的决定。

他看着计算机所现有的基于电子管技术的计算机设计方案,缓缓地摇了摇头。

“不行,这太落后了。”

他走到黑板前,擦掉了所有的设计,然后写下了三个足以开启一个全新时代的字。

“晶体管。”

他看着满脸错愕的众人,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宣布了他那疯狂的决定。

“我们不造电子管计算机了。”

“我们要一步到位直接跨过电子管时代,为我们的‘龙之心’,装上一颗真正的——晶体管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