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从斗众禽到军工大佬 第七十九章 父子决裂

他失魂落魄地回到家,一头栽倒在床上,整整一天没有出门。

他想不通,自己明明是车间里技术最好的七级锻工,资历最老,为了这次竞选,更是提前半个月就开始请客送礼,拉拢人心,怎么最后还是输给了一个比自己年轻十几岁,只知道在办公室里写写画画的五级工?

他不甘心!

他把所有的失败,都归咎于别人的不识货,归咎于这个“不公平”的世界!

傍晚,他的两个儿子,刘光天和刘光福,下班回了家。

看到父亲那副要死不活的样子,他们也不敢多问,小心翼翼地准备去做饭。

“站住!”

刘海中猛地从床上坐了起来那双因为嫉妒与愤怒而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地盯住了自己的两个儿子。

他心中的无名邪火,在这一刻,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肆意倾泻的宣泄口。

“我问你们!”

他用一种审问犯人般的语气,厉声喝道,“今天在厂里,你们两个兔崽子,是不是没给我投票?”

刘光天和刘光福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神里看到了一丝畏惧。

“爸……我们……”

刘光天小声地辩解着,“我们投了……但是……但是车间里大部分人都没选您……”

“放屁!”

刘海中猛地一拍桌子,将桌上的搪瓷缸子震得“咣当”作响,“都是借口!我看就是你们两个白眼狼!吃我的!喝我的!到头来胳膊肘往外拐!你们是不是觉得我当不上官,你们脸上也无光啊?啊?”

他越说越激动,越说越觉得自己的失败,全都是因为这两个“不争气”的儿子拖累的。

他心中的怒火,彻底失去了控制。

“我养你们两个废物有什么用!”

他随手抄起门边的扫帚,就朝着两个儿子身上劈头盖脸地打了下去“我让你们不听话!我让你们胳我后腿!我今天非打死你们两个不孝子!”

扫帚一下下地落在身上,传来沉闷的声响。

刘光天和刘光福抱头鼠窜,嘴里不住地求饶。

但这更激起了刘海中那**的控制欲和施虐欲。

然而这一次事情的发展,却超出了他的预料。

一直以来都逆来顺受的大儿子刘光齐,在挨了结结实实的两下之后,竟猛地停住了脚步。

他没有再躲闪,也没有再求饶,而是豁然转身,用一双同样充满了血丝却燃烧着愤怒与决绝火焰的眼睛,死死地盯住了自己的父亲。

“别打了!”

他嘶吼着,一把抓住了刘海中挥来的扫帚!

刘海中愣住了。

他没想到,自己这个一向懦弱听话的大儿子,今天竟然敢反抗!

“你……你反了你!”

他气得浑身发抖,想把扫帚夺回来。

但刘光齐的手,像一把铁钳,死死地攥着扫帚杆,纹丝不动。

他看着眼前这个面目狰狞,早已被官瘾和失败扭曲得不成样子的父亲,一股积压了二十多年的怨气与失望,在这一刻,轰然爆发!

“我受够了!”

刘光齐的声音,因为极度的愤怒而变得沙哑,“从小到大,你就把我们当成你炫耀的工具,当成你满足官瘾的奴隶!你开心的时候,就让我们给你汇报思想;你不开心的时候,就拿我们当出气筒!你有关心过我们到底想做什么吗?你有关心过我们过得开不开心吗?”

“你除了会打人,除了会摆你那副臭得像茅坑里的石头一样的官架子,你还会什么?”

他一句句的质问,如同最锋利的刀子,一刀刀地剜在刘海中那颗虚伪而又脆弱的心上。

“你天天说我们不争气,给你丢人!”

刘光齐的眼中,涌上了泪水,那泪水里,充满了无尽的失望,“可你看看你自己!你拿什么跟人家比?你看看人家秦工程师!他跟我们差不多大,可人家现在是国家的大功臣,是连厂长都要客客气气对待的总工程师!人家靠的是自己的真本事!是为国家做出的巨大贡献!”

“而你呢?”

刘光齐指着自己的父亲,发出了最决绝,也最诛心的一声呐喊。

“你连秦工程师一个脚指头都比不上!”

这句话,如同一道九天玄雷,狠狠地劈在了刘海中的天灵盖上!

他所有的自尊,所有的骄傲,所有用来自我**借口,在这一刻,都被这句话,击得粉碎!

他手中的扫帚,再也抓不住,“哐当”一声掉在了地上。

他整个人,像是被抽掉了所有的骨头,再也支撑不住那副虚伪的官架子,双腿一软,瘫倒在了地上。

他双目无神,嘴里喃喃自语,仿佛瞬间苍老了二十岁。

“我……比不上他一个脚指头……”

刘光齐看着瘫倒在地,彻底失去了所有精气神的父亲,眼中闪过一丝不忍,但更多的是一种解脱。

他知道这个家他再也待不下去了。

“爸,我明天就搬去厂里的集体宿舍住。”

他平静地说道,仿佛在陈述一件与自己无关的事情。

说完,他拉着同样目瞪口呆的弟弟,头也不回地走出了这个让他感到了无尽压抑与窒息的家。

院子里,邻居们都探出头,看着这场父子决裂的闹剧,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二大爷刘海中,这个一心想在院里称王称霸的“官迷”,最终却落得了一个众叛亲离,沦为笑柄的凄惨下场。

他那可笑的野望,被现实和他自己的愚蠢,彻底埋葬。

而就在四合院的权力格局,因为人性的丑陋而分崩离析之时。

一项足以改变无数人命运的巨大福利,也随着“龙之心”项目的巨大成功,而悄然降临。

钱卫国部长在听取了项目进展的汇报,对秦洛峰和他团队的卓越贡献大加赞赏之后,亲自过问起了有功人员的生活问题。

他知道,要让这些国之栋梁安心地为国铸剑,就必须先为他们解决所有的后顾之忧。

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住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