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朝:开局弑亲夺位,暴君杀疯了 第170章:宁朝归降

();

宁都皇城,朝会大殿内。

十余位身着蟒袍的皇族宗亲与数百名公卿大臣肃立殿中,静默俯首。

宁皇颓然倚在龙椅上,往日威严的冕旒此刻也显得黯淡无光。

“诸位爱卿...”宁皇声音沙哑,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龙椅扶手,"我宁氏一脉的国祚,怕是要尽了。"

“月前,武朝回绝了我朝称臣纳贡的请求...”

“昨日又传来最后通牒...”

"三日之内若不归降,便要...便要起兵以铁骑踏破我宁都。"

话音方落,殿中一片死寂。

一位鬓角斑白的老亲王缓步出列,"老臣斗胆,敢问陛下...我大宁如今可还有与武朝一战的底气?"

宁皇神色一滞,良久才缓缓摇头:"...没有。"

"既如此..."老亲王深深俯首,声音发颤,"陛下恐怕...唯有纳玺归降这一条生路了。"

"荒谬!"一位年轻皇子猛然出列,蟒袍下摆剧烈摆动,"我宁氏执掌大宁千年基业,岂能就此拱手相让?"

老亲王缓缓转身,浑浊的眼中透着悲凉:"那依四殿下之见,该当如何?"

"难道要让我宁氏血脉,步虞朝皇族后尘,落得个...满门诛绝的下场吗?"

最后几个字仿佛用尽了全部力气,在空旷的大殿中久久回荡。

年轻皇子张了张嘴,终是颓然退后一步,撞得身后宫灯一阵摇晃。

“归降…归降…”宁皇双目无神地凝视着殿外,口中反复呢喃。

"父皇!"

太子突然跪倒在丹墀之下,重重叩首。

这一声打破了殿中死寂,众臣纷纷侧目。

"儿臣斗胆进言,归降未必是绝路!"

太子抬起头,额上已现血痕,"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只要血脉尚存,终有复国之日!"

他膝行数步,声音愈发激昂:"武朝鲸吞荒州之势已成,北海诸皇朝岂会坐视?待其遣强者来伐,必有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

太子灼灼目光,看向龙台:

"若武朝败亡,我宁氏可重振旗鼓;若武朝真能晋升皇朝..."

"我族率先归顺,反能谋得更高地位。这,才是真正的以退为进!"

宁皇浑浊的眼中终于泛起一丝波动。

老亲王见状,立即上前一步,躬身道:

"陛下明鉴,太子殿下所言确有道理。武朝既允诺保留王位,这已是难得的体面。"

殿中众臣纷纷跪伏:"臣等附议!"

长久的沉默后,宁皇终是闭目长叹:"罢了...传朕...传孤最后一道旨意。"

他声音嘶哑,仿佛瞬间苍老了十岁,"致信武朝,孤...愿去帝号,只求..."

"...保全宁氏血脉。"

……

宁皇退位的诏书如惊雷般传遍宁朝四海八荒,举国震动。

数亿黎民仰望着各地城头上更换的旌旗,难以置信。

那个统治这片土地一千四百年的宁氏皇族,竟在一纸诏书间黯然退场。

各州府的官衙前,文吏们捧着尚未干涸的墨迹面面相觑。

商贾们攥着盖有宁朝印玺的契书不知所措。

就连街头卖艺的武者,都忘了收起悬在空中的刀剑。

茶楼酒肆里,说书人的醒木迟迟未落。

"听说了吗?武朝的铁鹰军已经进城了..."

"据说那位武朝皇帝,雄才大略,有一统荒州之势..."

"咱们宁朝的税赋,听说要减三成..."

街巷间的议论声此起彼伏,有人惶恐,有人期待,更多的人只是茫然地望着皇城方向。

那里,象征着宁氏皇权的十二旒冕,正在缓缓摘下。

……

宁朝皇城,朝会大殿内。

宁氏皇族,包括居于祖地的护国老祖也尽聚于此。

宁皇双手微颤,将那方承载了千余年国运的玉玺高高捧起:"白起将军...此乃我宁朝国玺。自今日起,宁地...再无国号。"

白起神情漠然。

他单手接过玉玺的刹那,殿中蟠龙柱上的金漆簌簌剥落。

正如一个王朝的终结,干脆利落。

指腹摩挲着玺上犹带余温的龙钮,白起眼底闪过一丝遗憾。

在这个以武证道的世界,他更渴望的是铁血征伐。

每场杀戮都是修为的淬炼,每道亡魂都是功力的养料。

即便业火缠身,万鬼噬心,亦不能阻他杀伐之道。

而自覆灭虞朝以来,他率军屠戮无数敌寇,修为已臻至法相四重之境。

然而。

白起并不满足于此。

这等修为,在他眼中仍如蝼蚁般渺小。

他要做武朝最锋利的战刃,要成为这片天地间所有生灵都闻风丧胆的梦魇!!

收敛心神,白起冷眼扫过殿中颓然的宁皇。

他微微抬手示意,一名身着绛紫官服的武朝太监立即捧着锦帛诏书快步上前。

"宁氏一族,接旨!"

曾经执掌数万万百姓生死大权的宁朝皇帝宁威,此刻毫不犹豫地屈膝跪地。

身后的皇族老祖与子弟们也纷纷俯首,蟒袍玉带与金砖相触之声此起彼伏。

太监展开诏书,尖细的嗓音在殿中回荡: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宁威识天命,知进退,着即册封为威远王,享亲王俸禄。族中才俊可入军中效力,钦此!"

宁威双手微颤,接过圣旨后深深叩首:"臣...领旨谢恩。"

太监脸上堆着笑纹,声音却带着不容拒绝的意味:"王爷,陛下已在皇城备好接风宴,连王府都给您收拾妥当了。您看..."

宁威脊背一僵,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这是要将他圈禁在京中?还是要试探他是否真心归顺?

但现下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已再无半分反抗余地。

"臣..."他喉结滚动,终是重重叩首,"即刻启程赴京,叩谢天恩。"

每一个字都像是从齿缝里挤出来的,却又不得不说得恭敬万分。

……

东境边陲,乾朝疆域横亘北境交界之处。

这片土地堪称东境最复杂的区域,宗门林立,势力交错。

三大王朝在此角力,更有北海彼岸那些皇朝民间商会所开设的分部。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