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霸道 第166章 东林后继复社突起(上)

孙传庭收复海州卫,辽东形势顿时逆转。

皆因他这一刀等于是把辽东南部和北部给拦腰斩断了。

皇太极可不光是丢了个海州卫城而已,海州卫一线被孙传庭夺回去之后整个辽东南部那都没法守了。

这一下等于是攻守易形了,原本是建奴攻,明军只能困守在狭窄的辽西防线苟延残喘。

现如今却是明军攻,孙传庭拿下海州卫之后南北皆可攻,建奴不但要守盖州卫、复州卫、海州卫,还要守辽东都司所在之地辽阳。

盖州卫、复州卫、海州卫十有八九还守不住,皇太极还不得不调集大军守住辽阳,若是辽阳再失守,那辽东就不是被拦腰斩断了,而是中间开花。

辽阳可是四通八达,不管是去北面的沈阳,还是去东面的定辽右卫,乃至去西面的辽河套,那都方便得很。

若是辽阳失守,那建奴需要调集重兵镇守的地方就太多了,建奴本就没多少兵力,他们能调集重兵镇守辽阳一地那就算是不错了。

也就是说,建奴的步卒大半都要调去镇守辽阳,根本就不能再到处攻击了。

这一下不但是辽东攻守易形了,京畿那都安全了。

建奴若是敢调集大量步卒来攻打京畿防线,那辽东就没多少兵力了,孙传庭乃至毛文龙若是趁势而动,那整个辽东都有可能失守。

皇太极此人不可能如此鲁莽,是故,京畿是不大可能再被建奴入寇了。

京畿有了安定的环境,发展起来就更快了。

朱觉是龙颜大悦,直接将率军拿下海州卫城的孙应元进封五军都督府左都督,其余将帅也皆有赏赐。

这好消息还非止一端。

次日上午巳时许,他才刚来到造船厂,正准备去看看那二十艘轮船巨舰的组装进度呢,毕懋康竟然主动寻了过来,满脸喜色的拱手躬身道:“微臣参见陛下。”

这家伙,好久不见了。

他倒是知道,这家伙在研制大型火炮,这年头这种落后的火炮他也没什么好指导人家的了,是故,他也没有去打搅人家,他就让毕懋康自己沉下心来慢慢琢磨,怎么利用现有的技术加工出大型后膛装填火炮来。

这家伙,这表情,怕是有所成就了。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问道:“孟侯,可是火炮研制有进展了?”

毕懋康连连点头道:“是啊,陛下,微臣已经把两百斤的火炮造出来了,威力也测试过了,两里之内足以击穿三寸厚的船板了。”

郑芝龙闻言,那都止不住兴奋道:“毕大人,两百斤的火炮真有这威力吗?”

他对舰船结构可是相当的了解,两千料的巨舰船底板那也就三寸左右的厚度啊,船舷和甲板那更是只有两寸左右。

这意思,一炮过去,只要是两里范围内,不管轰到哪个部位,那都是个大窟窿啊。

老式火炮可没这威力,五百斤的都不行,皆因老式火炮的炮弹是圆的,而船体除了甲板那基本都是带弧度的。

也就是说,老式火炮的炮弹哪怕砸到船舷乃至船底,那也很有可能会因为角度关系蹭一下就飞了,根本击不穿,除非是正面砸中又或者正好砸甲板没有支撑的空档处。

这两百斤的新式火炮竟然就能击穿三寸的船板了,用来做炮舰的火炮足够了啊。

原本就是因为没有合适的火炮,是故他们还没有开始研制炮舰。

这一下,他终于可以和王徵开始研制炮舰了,他自然兴奋得不行了。

毕懋康还是连连点头道:“是啊,侯爷,我都已经测试过几炮了,没一点问题。”

朱觉闻言,很是干脆的挥手道:“走,我们去看看。”

很快,一行人便打马跨过早已建好的通惠桥,来到通州城里的火炮厂中。

毕懋康还没有带着他们进入研制火炮的厂房,而是直接带着他们来到空旷的试炮场中。

此时,孙元化都带着几个匠户在那里等着了,他们的跟前还就架着一门大致四尺长的火炮。

这火炮就不是胳膊粗了,而是有大腿粗细,那炮口也不是饭碗那么大了,而是有汤碗那么大。

朱觉细细看了看加工精细的炮身,又举起小望远镜扫视了一番两里外摆的如同船型的木板,颇有些兴致勃勃道:“初阳,开一炮试试。”

孙元化闻言,连忙挥了挥手,命匠户们搬来炮弹,打开炮门,把炮弹往里一塞,把引线抽出来,随即又关上炮门,插上圆柱销。

紧接着,他便掏出个火折子来,吹了口气,然后便毫不犹豫的点燃了引线。

“轰”的一声巨响,朱觉那都不由吓了一跳。

那虎蹲炮尺寸的小火炮开火的时候也就如同虎吼一般,声音虽然很大,却并不惊人。

这两百斤的大炮开火那简直就跟炸雷一般啊,轰的人耳膜都生疼生疼的。

大意了,光想着看火炮的威力了。

这家伙,这轰鸣声简直就如同有人在耳边放了个雷鸣一般。

朱觉尴尬的掏了掏耳朵,这才举起望远镜细看起来,果然,那一堆船板里面有一块已经被击穿了,那窟窿连带四周的裂缝怕是有脸盆那么大。

这若是击中船体吃水部分,那船非沉了不可。

他又看了看那铸钢的炮座,随即问道:“芝龙,如何,这火炮装备到炮舰上没问题吧?”

这个自然,我那些炮舰上的火炮还没这威力呢。

郑芝龙连连点头道:“没有问题,陛下,我们可以开始研制炮舰了。”

这炮舰可不光是有巨舰就行,也不是有火炮就行,炮舰内部还得经过加固,火炮的后坐力可不是一般的大,炮舰内部若是不加固,船体那都可能因为震得松动开裂而漏水。

还有船舱还得加炮门,火炮还得配上炮车推进推出。

皆因海战的时候水柱冲天,水雾弥漫,若是不装炮门,敌舰炮弹落水里激起来的水柱就如同下暴雨般洒下来,火炮肯定要被浇透了,引线都点不着。

是故,炮舰还跟货船不一样,两者的船舱乃至船体结构是有很大差别的。

朱觉正琢磨着是先研制普通炮舰还是直接上楼船炮舰呢,王应朝忽然捧着份奏折疾步而入,躬身道:“陛下,周国丈奏报。”

你回来的倒是挺快啊。

不过,朕想看到的是徐光启又或者熊文灿的奏折。

国丈周奎有什么好奏报的,难道金陵的生意出问题了?

朱觉接过奏折一看,不由微微皱了皱眉头。

国丈周奎奏报的竟然不是生意上的事情,而是读书人的事情,他发现金陵城里有很多读书人正骂阉党,骂魏忠贤,骂得还挺凶。

这阉党和魏忠贤并非骂不得,读书人背地里骂一骂那也没什么。

问题就是,做生意的周奎都知道了,骂得那就不是一般的凶了。

金陵城里的读书人肯定不会吃饱了饭没事干,天天痛骂魏忠贤和阉党玩。

此事必有蹊跷。

朱觉想了想,随即问道:“熊文灿和子先呢,他们在干什么?”

王应朝细细禀告道:“陛下,熊大人和徐大人都在东番,熊大人在准备西班牙人的第二批货,徐大人在带着人种植土豆、红薯、粮食、甘蔗、桑树等。

熊大人还说了,徐大人他们去年种植的那批甘蔗就要收了,加工成砂糖应该能保证西班牙人的需求,问题就是瓷器,这次是不是还要去收购。”

这家伙,也想着赚钱媚上是吧。

行吧,西班牙人的生意的确很重要,这家伙在那边看着也好。

朱觉微微点头道:“你跟他说,什么都不用进购了,只要修建足够的库房就行了,新一批轮船就快造出来了,到时候正好用来给东番拉货,西班牙人那点货新轮船带上二十艘八百料的轮船一趟就能拉过去了。”

王应朝闻言,连连点头道:“奴婢明白。”

朱觉又想了想,随即果断道:“正化,挑一百得力的番子,穿着便装跟着应朝的船去金陵城查一查,看那些读书人到底想干什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