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霸道 第159章 冰封天地反贼遽起(下)

小冰河天灾的确给反贼帮了大忙了。

史料记载,崇祯一朝一旦进入寒冬,那河面上的冰最少都有三尺厚。

这么厚的坚冰莫说是过人了,跑马那都不是问题啊。

反贼就利用这河面结冰的机会反复横跳,到处乱窜,崇祯召集多少人马那都围不住,剿不灭。

更重要的一点,河面上的冰都超过三尺厚了,天气有多冷可想而知。

西北的灾民不想饿死冻死貌似就跟着反贼造反一条路。

是故,历史上的崇祯朝反贼是越剿越多,越剿越多,剿到最后那都超过百万了!

这会儿形势虽然还没严重到那种程度,但朱觉对于反贼利用冰封的河道到处乱窜那也没有一点办法。

河道可不是一点点长,而是几千里长,他能把几千里长的河道两侧都布满人马吗?

这个自然是不可能的。

他是真没办法阻止发贼利用冰封的河道到处乱窜。

没有办法那就不管了,随便反贼窜去吧!

他竟然令杨鹤和杨嗣昌严守潼关和三边重镇,不要去管那些到处乱窜的反贼!

这也叫对策吗?

杨鹤和杨嗣昌那都懵了。

时间匆匆而逝,年节那是转眼间便过去了。

正月里京师虽然还是冰天雪地,朱觉却是天天都往造船厂跑。

皆因二月之前西班牙人的货船必到东番啊,到时候是钱也有了,铜和橡胶也有了,他完全可以放开手脚大力发展工业了。

而发展工业首要要解决的就是运输问题,这一千六百料的轮船是越快造出来越好啊。

王徵那也想把新式轮船赶紧造出来,他是想试试这么简单粗暴的把轮船尺寸放大一倍效果如何,若是效果不错,他就准备再放大一倍左右,直接造三千多料的轮船!

这一千六百料左右大致就相当于一百吨的轮船了,三千多料那就是两百吨的轮船了,若是能造出来,运输问题那就不是问题了。

若是运输的问题解决了,大明的工业发展就没什么瓶颈了。

大明的工业只要发展起来,什么小冰河天灾,什么建奴,那都不是问题了。

朱觉只感觉浑身充满了干劲,每天批阅完奏折之后他几乎都泡造船厂里了。

这天上午巳时许,他又带着郑芝龙和王承恩等打马直奔造船厂而来。

此时,造船厂里巨大的龙骨框架都已经组装好了,那些船板也已经定型好了,船底和船舷那都可以开始组装了。

王徵正指挥着匠户抬着厚重的木板在那里忙活呢。

朱觉那也不由得凑上去兴致勃勃的问道:“良甫,这新轮船二月底能下水吗?”

王徵连连点头道:“应该没多大问题,这一个船坞里也就两艘船,每艘船那都能派数百匠户凑上去忙活,进度可是比同时造五十艘船快多了。”

这也是个问题啊。

若是一个船坞能造五艘船,那十条船坞水道一批就能造五十艘。

现如今一个船坞也就能造两艘船,十条船坞水道一批也就能造二十艘而已。

八百料的轮船可是相当于五十吨级的,五十艘就是两千五百吨的运量,一千六百料的轮船也就相当于一百吨级的,二十艘才两千吨的运量啊,如果算运量,造一批一千六百料的轮船貌似比造一批八百料的轮船还少了两成左右。

运量不够那就得数量来凑。

朱觉细细想了想,随即果断道:“良甫,我们得赶紧修建新的船坞水道了,这次我们要一批一批的建,不停的建,赶紧把轮船产量给提上去,你觉得一批兴建多少船坞水道合适?”

这个自然是越多越好。

关键得有足够的匠户啊。

王徵想了想,随即问道:“陛下,这得看您能拉来多少匠户修建船坞水道,又能拉来多少匠户造船啊。

船坞水道若想建得快,那每一条最少都要安排上千匠户来建造,还有造船的匠户,就这船坞水道的规模,每一条那最少都得征招五六百匠户才能忙得过来。”

这匠户的确是个问题,山西和陕西的匠户那肯定不能让他们参与造船,甚至河南的匠户都不能参与,皆因这会儿反贼正在西北三省肆虐呢,他们的亲友都不知道有多少加入反贼了。

还有蒲州三大豪族和八大皇商派来的奸细,那更是不得不防。

实在不行那就只能征召其他地方的匠户了。

朱觉琢磨了一阵,随即问道:“良甫,山东和南直隶会造船的匠户应该不少吧?”

那可不,大明三大船厂就在山东和南直隶啊。

王徵缓缓点头道:“陛下,山东和南直隶会造船的匠户的确不少,但是,那边的匠户都要造漕船兼修漕船啊。

这上万艘漕船的损耗可是相当的大,每年最少要新建造上千艘,而且还得修最少三四千艘,这些都需要大量的匠户啊。”

我们有了轮船还造什么漕船,修都不用修了,逐步淘汰,换轮船。

朱觉闻言,果断道:“那就让他们不要造漕船了,也不要修漕船了,直接来这边造轮船。

我们一批同时修建一百条船坞水道,山西、陕西、河南的匠户均分下来每条船坞水道那都有上千号青壮了,再加上山东和南直隶招来的,估计每条船坞水道两千匠户青壮都不止,修建起来应该很快。”

呃,同时修建一百条船坞水道!

王徵闻言,那都不由得满脸震惊之色。

他愣了一愣,这才小心提醒道:“陛下,微臣斗胆,这需要很多钱啊,不但修建船坞水道需要花费很多工钱,还有买材料的钱,造船坞造船那都需要很多钱买材料啊,还有造船的人工,一百条船坞水道,那每个月最少得十多万两工钱啊。”

这点钱算什么?

朱觉微微摇头道:“没事,我们马上就要有钱了,河道一旦解封,钱就来了。”

很多钱那是多少钱啊?

王徵那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管造船。

郑芝龙却是很清楚这一把会来多少钱。

那可是两千多万两啊!

钱的确不是问题。

不过,还有一个问题。

郑芝龙想了想,随即小心提醒道:“陛下,这一百多个船坞水道一批足足能造出两百多艘一千六百料的轮船来。

这么大的轮船,每一艘那最少得安排几十号人来轮流操控,还有,哪怕我们现在不急着装载火炮,那好歹也要给每艘船配上一百火枪手才能有点战力啊。”

这人手的确是个问题。

大明并不缺人手,但是,能完全做到保密的却是不好找。

看样子暂时还只能在京营将士中选拔培养。

这样一来,京营将士那也经不起这消耗了,这一艘一千六百料的轮船最少得配备一百五六十号人啊,两百艘那就得配备三万多人,一批三万多,一批三万多,每年就要消耗六七万,三年时间二十万京营将士就要全部上船了。

不对,这还是他们没有装备火炮的情况下,如果轮船装备了火炮,那每艘轮船人员估计还得翻倍。

也就是说,现有的京营将士可能三年都扛不住!

他还是得扩充京营,不管是京营青壮还是锦衣卫青壮乃至禁军青壮都招,疯狂扩充。

这又涉及到钱了。

西班牙人这一趟到底能给他送来多少钱呢?

他正琢磨着呢,外面又响起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这是东番的消息到了吗?

不一会儿,方正化便捧着份奏折疾步而来,躬身道:“陛下,洪承畴八百里加急奏报。”

怎么是这恶心人的家伙?

朱觉接过奏折一看,那都不由得眼珠子一鼓。

洪承畴奏报,据侦骑查探,高迎祥和张献忠这两个贼酋手底下人马都超过十万了,还有几股贼寇那也达到数万之众,这厮最后还来了句,陛下,三万人马实在不够抵御这么多反贼啊,最少得十万人马。

这一下都变成抵御了!

蒲州三大豪族和八大皇商这是疯了吗,如此疯狂扩充反贼,这些反贼不用吃饭的吗?

这十万加十万再加几股几万的,最少是三四十万了啊。

怎么感觉有点不对劲呢?

这反贼窜起来的速度也太快了。

至于洪承畴又要征召十万人马,他都懒得搭理,有这粮饷再征召十万京营将士不香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