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腊月,冰封天地。
年节将近,大明京师好像并未受严寒的影响,平民百姓貌似都喜气洋洋。
大街小巷人影那是随处可见,特别是内城,那都不知道挤进来多少平民百姓来,大街上那是人流如织,接踵摩肩,大家都在忙着采购年货呢。
这会儿大明京师人口可是不少了,光是新建的八个外城框进来的平民百姓那就有几十万,再加上通州城里原有的平民和京畿迁来的匠户,人口那都直奔两百万而去了。
今年他们还拉来了山西、陕西、河南的十多万户匠户,京师的人口那更是突破了二百五十万之巨。
如此多的人涌进内城来采办年货,内城有多拥挤可想而知。
上午巳时许,大街上便已是车水马龙,人头攒动。
朱觉和郑芝龙等那都不能打马疾行了,只能在大街上慢慢踱步而过。
他们是准备去东城的造船厂,皆因王徵闷头琢磨了两个多月,终于把新轮船的图纸给画出来了。
这家伙,内城人也太多了,把他们给堵的,那是根本就跑不动。
原本从东安门到朝阳门也就是一刻钟左右便到了。
这会儿一刻钟都过去了,他们还在十王府街慢慢踱步呢。
朱觉看着两边百姓红光满面的样子,不由露出一丝好奇之色。
这些人都不冷吗?
他摘下手套摸了摸脸颊,还真不冷!
这会儿巳时都过了三刻了,艳阳当空,且内城并未有呼啸的寒风,再加上这人挤人的,且很多店铺都装上了暖气,热气腾腾的,这大街上是一点都不冷。
至于内城为何没有呼啸的寒风,大抵是外城的结构所致。
九宫大阵那是八个豆腐块般的外城环绕着内城,那呼啸的寒风不管从哪个方向吹过来,那都会被外城的城墙给阻得风力大减,再加上内城高耸的城墙一挡,寒风还真有点吹不进来了。
这是好事,既然不冷,挤一挤也没什么。
他们挤了大致半个时辰,这才从朝阳门挤出来。
朝阳门外大街就没那么多人了,且大街上的行人都自动走两边,没有在中间挡道,他们终于可以打马疾行了。
这一通疾行,又是将近两刻钟,他们终于赶到了造船厂,来到了王徵所在的船坞之中。
此时造船厂的船坞那都已经装上了玻璃木墙挡住水道方向了,且每个船坞里面那都装了好几个锅炉,里面那也是热气腾腾,温暖得很。
这倒不是造船厂的匠户图享受,浪费锅炉乃至煤炭,关键他们寒冬腊月也要干活,且锯床就要蒸汽机带动。
现如今每个船坞里的锯床那都是好几台,他们烧蒸汽驱动锯床就顺带把供暖的问题给解决了。
这会儿王徵还就在一台锯床旁手舞足蹈的忙活着。
朱觉走过去一看,不由得好奇道:“良甫,你这就开工了吗?”
王徵转过头来一看,连忙拱手躬身行了一礼,随即连连点头道:“是啊,陛下,这木板定型需要时间,微臣准备在年前把木板都锯出来,绑上模具定型,这样年节过后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能组装船体了。”
你这想法倒是挺不错,问题,你这新研发的轮船都没经过验证就能大批量建造吗?
朱觉想了想,干脆问道:“良甫,你觉得新研制的轮船一点问题没有吗?”
那当然。
王徵连连点头道:“陛下,微臣思来想去,还是决定直接在八百料的基础上放大一倍左右,造一千六百料左右的。
这样结构等于是没有变动的,肯定没什么问题,且这样做还能用千料福船的木材造一千六百料左右的轮船,我们还能节省很多巨木,造更大的轮船。”
原来你是简单粗暴,直接将八百料的轮船放大了一倍左右!
这么做可能真没什么问题,至少结构上是不会出问题的。
至于其他的,先看看再说。
朱觉又想了想,随即挥手道:“良甫,走,我们去看看图纸。”
王徵闻言,连忙带着他来到一旁的大条桌跟前,指着张硕大的图纸道:“陛下,您看,这就是新轮船的整体外观图。”
这轮船看上去还跟后世的游轮有点像,宽宽的,略显臃肿,根本就不像是战舰,瘦身细长,更不像是现如今一千料又或者两千料的福船。
皆因这轮船看起来比福船宽多了,一千料的福船那是长十丈三尺,宽三丈许,两千料的福船那是长十五丈,宽四丈许。
也就是说,福船的长宽比那都大于三比一,且越大的福船这个比例就越大,这主要是为了让船身狭长,减少阻力。
这家伙,王徵研制的新轮船长是十丈三尺,宽却是五丈多!
朱觉细细看了看,随即问道:“良甫,你做这么宽不怕阻力太大吗?”
王徵细细解释道:“陛下,做这么宽阻力那肯定比两千料的福船还大,不过,根据八百料轮船的速度来推断,我们换上两尺的大蒸汽机和大水轮之后速度达到上百里一个时辰还是不成问题的。
关键这新轮船造成这样有很多好处,比如,我们用一千料福船的木材就能做一千六百料的大船了,这十丈左右的木材好找,十五丈的木材可是不好找啊。
又比如,吃水深度,一千料的福船空载的时候吃水深度都超过一丈了,满载在运河里跑有搁浅的危险,这新研制的轮船吃水深度还不到九尺呢,满载在运河里跑没一点问题。”
嗯,这些都有道理。
这会儿运河虽说开挖的深度都达到了两丈多,但是淤泥阻塞再加上水位不均衡,超过一丈的吃水深度还真有可能搁浅。
还有木材问题,十丈左右的木材那就是三十多米高的树了,十五丈左右的木材那就是五十多米高的树了。
这年头木材还没有过度采伐,三十多米高的树的确很常见,这也是千料福船好造的原因之一。
若是要寻五十多丈高的树,那就得去深山老林了,这也是大明自永乐朝以来基本就没再造过两千料福船的原因之一。
至于为什么十丈左右长的树就要用十丈左右长的木材,那是因为这年头船体密封主要是用艌料,是故船舷和船底那都不能用两块乃至三块木材拼接,一旦拼接处稍微变形,那艌料就掉了,船就要漏水了。
或许,用橡胶来密封可以拼接木板。
若是能拼接木板,那造再大的船他们都不缺木材了。
这个暂且不论。
朱觉琢磨了一阵,又问道:“这轮轴做到五丈多长不会扭断吗?”
那自然是不可能断的。
王徵细细解释道:“陛下,这轮船的轮轴并非马车的轮轴,马车的轮轴要承受货物的重压,是故有断裂的危险。
轮船的轮轴说白了就是带动水轮的,不用承受什么重压,且这会儿中碳钢做出来的轮轴结实得很,经过锻打之后根本就不可能扭断。”
嗯,这个也有道理。
还有什么问题没有呢?
朱觉正琢磨着呢,外面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不一会儿,方正化便捧着份奏折疾步而来,躬身道:“陛下,三边总督杨大人八百里加急奏报。”
杨鹤?
朱觉接过奏折一看,脸色那都不由得微微一变。
三边总督杨鹤奏报,大批反贼经由冰封的河道窜回延绥镇乃至关中了,他们守住潼关一线根本就没用!
这下麻烦了,河道冰封竟然给反贼帮了大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