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霸道 第144章 声东击西还施太极(三)

皇太极命人冲上了试探了一回便带着骑兵退后五里扎下了大营。

他之所以退这么远,大致是想让孙传庭不知他到底是走了,还是准备继续打。

皆因北面五里左右正好有座树林,他命人把营帐往树林里一扎,莫说是相隔七八里了,相隔三四里那都不一定能看到。

岂不知,明军统帅和将领这会儿都配上大望远镜了,那视距足有五六里远,七八里外的树林那也隐隐能看得清。

是故他们在距离边墙七八里外的树林里扎营都没用,边墙上好几个大望远镜盯着他们呢。

孙传庭看到皇太极并未离去那也未曾露出丝毫惊慌之色,相反,他甚至还有点暗自心喜。

皇太极隐藏在树林里没走那就是不甘心啊,这家伙肯定是想等后面的步卒到了再发动攻击,而以步卒的速度,辗转两千余里最少得一个多月。

他们后面可是还有七万车兵增援,且那七万车兵都赶到锦州附近了,再有三四天就到了。

到时候他就可以命骑兵护着青壮去修筑大辽河防线了,皇太极在这里磨得越久对他就越有利。

令他意想不到的是,车兵都还没到,当今天子的旨意就到了。

次日午时许,边墙南面的辽东骑兵大营之中,寥寥炊烟早已升起,一阵特有的卤香味已然四溢,将士们都急匆匆的赶回自己的营帐旁,准备吃面了。

孙传庭那是早已和孙应元、曹文诏、曹变蛟等各自端着一碗卤汤围坐在一口滚水沸腾的大锅旁,眼巴巴的看着亲卫飞快的往锅里削面片。

这是他老家的特色美食刀削面。

传闻前元的时候刀具管制十分严格,十户人家才能共用一把菜刀,想要切个面条那都得等半天。

是故,山西地方上便流传开来一种用小铁片来削面片的习俗。

这刀削面的特色倒不光在这削面片上,那独有的卤汤也是一绝。

原本孙传庭来辽东之后都很难吃到家乡的刀削面了,皆因辽东军民吃饭都成问题,根本就没有多余的粮食拿来养猪。

这会儿他们却是沾了建奴的光,那些个牛录家里几乎是家家户户都养了猪啊。

当然,若是平时没什么事孙传庭也不会命人杀了猪来做刀削面吃。

这不孙应元都来了两天了,他还没好好招待过人家一回呢。

再加上昨日击退了建奴骑兵,那也算是小胜一场,是故,孙传庭才命人杀了头最肥的猪,炖了好几大锅卤汤,招待孙应元一番,同时也给将士们打打牙祭。

没过多久,锅中便削满了面片,小将曹变蛟那是迫不及待的站起身来,单手拿过一个竹笊篱,熟练的在锅中翻动起来。

曹文诏和曹变蛟叔侄老家也是大同镇,他们跟孙传庭那是正宗的老乡,且三人还都是边军屯卫出身,关系那可不是一般的好。

没过多久,曹变蛟便欢喜道:“好了好了,可以捞了,大人,要不您先来?”

你小子,习惯了是吧?

孙传庭微笑着摇头道:“你这什么待客之道?孙将军远来是客,你先给他满上。”

曹变蛟闻言,连忙给孙应元碗里来了一大勺,这才给孙传庭、曹文诏和自己捞上。

他们吃得正来劲呢,南面忽而响起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不一会儿,周遇吉便带着五六百骑奔入大营,紧接着他便带着一人直奔帅帐而来。

孙传庭见状,连忙起身招呼道:“哎呀,周将军,来得正好,快来尝尝我们家乡的刀削面,来人,盛两碗卤汤来,赶紧削面。”

这面先不忙着吃。

周遇吉勒住战马,飞身而下,疾步走过来拱手道:“大人,陛下派吕公公来传口谕了。”

呃,没细看,这位还是宫里来的!

王应朝和吕直这两专门传口谕的太监为了不被内奸看出端倪来,穿的还都是禁军将士的戎装,不细看真看不出来。

孙传庭连忙拱手躬身道:“陛下有何吩咐?”

吕直恭敬的朝京师方向拱了拱手,这才郑重道:“陛下交待,伯雅,此次击退建奴进攻之后便可准备复辽了。

复辽切忌急功近利,轻敌冒进,应稳打稳扎,步步为营,今年你先囤积粮草,扩充人马,修建城池,做好准备,明年再开启复辽之战。

京营车兵、骑兵、火枪兵皆留下助你复辽,朕明年还会调集水师战船过来帮你转运人马和物资,今年你需得将辽东边军扩充到十万,以备复辽之战。

你还需在大辽河入海口西岸修建一座最少能屯驻十万人**城池,且在城池南面海岸修建最少能停靠一百艘舰船的港口码头。

还有,东江毛文龙部应否出击,何时出击,以后就由你根据战局需要来定,无需向朕上奏请示了,这次毛文龙部就别动了,你需得引建奴步卒来攻。

复辽之策宜先南后北,先收复海岸,连通皮岛,而后再转而向大辽河、太子河和浑河流域进发,沿途要隘皆需修建城池堡垒以防建奴突袭,这些朕大致在地图上标注了一下,你先看看。”

说罢,他便从怀里掏出地图来,递了过去。

孙传庭连忙双手接过地图,躬身道:“微臣明白。”

吕直见他接过了地图,这才客客气气的拱手道:“孙大人,陛下说了,以后就由我来跑辽东传达口谕,你有什么要上奏的直接交给我就行了,陛下还会给我配齐五十艘车轮舟轮船,你需要什么物资都可以跟我说。”

陛下这是准备全力复辽了。

孙传庭连连点头,殷切招呼道:“吕公公辛苦了,快,坐下来吃面,昨日我们击退了建奴骑兵,还击毙几个,算是小胜一场,是故今日煮面庆贺一下。”

呃,煮个面也算庆贺?

宫里庆贺那可都是摆酒席。

吕直愣了一愣,这才和周遇吉一起坐下来,接过卤汤大碗,细细闻了闻,随即忍不住赞许道:“桂皮、八角、草果、香叶、沙姜、花椒、小茴香、豆蔻,这搭配真不错,卤香浓郁,闻着就口舌生津,令人胃口大开。”

啊?

你这鼻子!

孙传庭闻言,不由惊奇道:“吕公公,这你都能闻出来?”

吕直微微笑道:“我以前在宫中御膳房当过几年小管事,专管香料、调料的。”

原来如此。

厉害、厉害。

孙传庭又招呼曹变蛟帮他们俩都煮好了面,这才展开地图细看起来。

吕直匆匆尝了一口,随即便指着地图道:“孙大人,陛下还让你将双台子河和大辽河防线的大致布局画上去,这地图我还得带回去给陛下看,要不,你找张差不多的地图把陛下画的临摹上去吧。”

孙传庭闻言,连忙起身告了个罪,随即便疾步往帅帐中走去。

吕直这刚吃完面,他便已经拿着地图和一份奏折走出来,郑重道:“吕公公,防线布置我画上去了,这是我对复辽的一点愚见,还请吕公公一并带给陛下。”

这点东西简单。

吕直连忙起身接过地图和奏折,随即问道:“大人,你需要点什么,我下次给你带过来,轮船速度快得很,我不用三天就打个来回。”

我这好像没什么需要的。

孙传庭细细想了想,这才郑重道:“吕公公,还请回禀陛下,我这缴获了一点建奴的存粮,且到了秋收的时候这边地里最少能收上来几百万石的粮食,这粮食是够了。

只是,这些被奴役的辽东军民家里锅碗瓢盆都不够用,衣服也破破烂烂的,很是可怜,你看,下趟能不能给他们带点生活物资过来?”

这个自然没问题。

吕直连连点头道:“陛下说了,你要什么都尽量给你送过来,你就说,大致多少户人家多少口人就行了。”

孙传庭估摸道:“这边大致是四五万户,双台子河和大凌河之间还有三四万户,加起来就是八九万户大致三四十万军民。”

吕直毫不犹豫的点头道:“好,我回去禀告陛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