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大海,荒岛之上。
曹空正于岛上修,忽一瞬,顿睁眼眸,天地在此瞬被照亮,宛如极昼。
便于此刻,天穹上,无形的劫气,顷刻间由无化有,继而衍为灾劫!
“来了!”
曹空心中的危机感于此刻攀升到极致,从他的阳神到道躯,生出万般念头,每一个念头都在述说一个字——
“逃!”
曹空却恍若忘记恐惧,以最为纯粹的一颗向道之心,统御诸般念头,昂首望天,好似在与其对视。
其心间在默诵,师父太乙救苦天尊所传授的“历劫之法。”
曰:生身受度,劫劫长存,随劫轮转,我命由我,永超沉沦,五苦八难,超凌三界······
须知,三灾利害为何只可避,便因其是纯粹的“空无”和“毁灭”。
其中不含半分生机,什么雷霆淬体,什么火焰炼体,皆是胡言。
因三灾利害,乃冥冥天意,乃是天生杀机,而天道至高,故纯粹无私,故灾劫蕴含其意,无生机半分,若以身抗,唯得身毁。
可历劫之法不同,它可观灾劫变化,以观而把握脉络,从尝试于空无中把握一缕“意”,得不可思议之变。
当然,一切的前提是,扛至最后!
此刻,时间好似停滞了,曹空眸瞳收缩。
终知为何,若不能明心见性,那么在三灾利害下,便是通晓天罡地煞之变,亦要化灰而去。
佛家云,一弹指为二十瞬,一瞬为二十刹那,而在刹那之后,更有无分刹那之说。
所谓无分刹那,难以用言语形容其如何之短,千万分之一刹那,亦不能描述。
可曹空此刻因运“历劫之法”故看得分明。
第一个无分刹那之时,原本晴空万里的天穹,暗了下去,劫气化灾,雷动于天。
但见无尽雷电此刻滋生,竟化为了一片雷海,汹涌炽盛,映得天地间蓝湛湛,紫茫茫。
且此间,次第生万象,微细之风,风轮、水轮、火轮、渐成山河,好似一方雷电的世界,此谓成劫。
如若避劫,便需在住劫成形之前,化他物以避,天地失去目标,当以为其消亡,便会散去。
但曹空没有,只是静立其中,身披九霞之光,踏八风于足下,巍然不动。
再一个无分刹那,此界笼罩曹空,曹空存于其内,此为住劫。
轰!
雷声轰荡,好似神人擂鼓,惊得无垠西海掀起万丈波澜,璀璨的雷光,好似九天银河倾泻,淹没所有。
恰雷灾成形之时,九灵元圣屹立西海,堂皇威武的面容,露出担忧之色。
“师弟啊师弟,愿你功成。”
同时,此雷灾声势之浩大,已经惊得西海龙宫中的龙王。
有虾兵蟹将惊惶来报,言海上雷电如狱。
西海龙王闻言拿出一珠子,法力运作之下,珠子中呈现那茫茫雷狱。
他是个有见识的,一望便知,乃是三灾利害。
心念:‘看来是个修金丹法的,真是奇怪啊,既修金丹法,当有根底,怎会以身去渡,岂不知三灾只可避?’
于是笑道:“不必担心,不过一将死之人。”
众虾兵蟹将闻言稍心安,可听天上雷声,仍会忍不住的一缩脑袋,心惊肉跳。
但见荒岛之上,曹空已被无尽雷海所囚。
他并未取出任何法宝,一切法宝之流,早已留在隐雾山,因此灾劫,所能依仗的,唯有自身。
但见又一个无分刹那,茫茫雷海已经击来,曹空的肉身和灵魂俱在颤抖。
因此雷,有令人形神俱灭之力。
他遂默念历劫之法,唤八风以对,披九霞以抗,口吐三昧神风以攻。
可下一瞬,三昧神风在阻拦雷海不到半息之后,当即泯灭化虚无。
八风比三昧神风多阻拦一息,随后亦被雷海淹没,继而使他深陷其中。
曹空此刻头皮简直都要炸了,这太过恐怖了,只见顷刻间,身上九霞之光便黯淡下去,无边雷霆已临其身。
此时,曹空驱万般神通,都难抵御,这雷灾已成一方世界,自成一体,其威好似无穷无尽。
他终知,为何三灾只可避,皆因其有无穷之力。
此雷临身,道人皮开肉绽,身体焦黑一片,且若非习得老君的“火候之变”,练得此身无漏无缺,恐已身毁人亡,形神俱灭。
又见此刻曹空竭力的催动八风九霞,能挡一分是一分,且另一边,忍着剧痛,尝以“历劫之法”取这纯粹灾罚中的真意。
而三灾利害之下,本应只有毁坏而无得,可曹空却惊讶的发现,他的法力神通俱在增长。
分出一缕心意去察,乃是老君所赐符种之妙用,此令曹空大喜。
时间一点一点的流淌,三灾利害,向来无往不利,可此时,竟被人阻挡了些许时间。
但见那漫天雷灾,好似动怒,其内诸般景象,竟次第消散,就连雷海,都势弱几分。
可此消散,非是放过渡劫者,而是在经成坏之变。
须知,天地一成一坏,方为一劫,此番由成转坏,使得界中诸景,渐次坏灭,得万般皆空。
曹空见雷界万景消散,他的心神于此时皆在颤抖,心知,若坏灭至他身,则他势必陷永恒之空,绝无幸免之理。
这令他不禁有一瞬,心入绝望之际,难怪三灾不可渡!
试问天地成坏,谁人可躲?
可也只有这一瞬,曹空眼中又重焕光采,乃是不甘,不服,既前人能渡,他又何曾逊于前人。
遂竟不再竭力催动神通以抵御,而是将全部心念,投入“历劫之法”中,观雷界变化,尝试从中得悟。
其身好似一叶浮萍,近有雷海将其寸寸吞噬,远有雷界成坏,空无渐近,可谓十生无死之局。
忽闻海上有龙吟,乃是西海龙王,察三灾利害过久,来此一观,欲探其究。
而一尊威武存在,挡住了其退路,那人面容威武,其身有着无尽的冷峻之色。
“敖钦,我的心情现在很糟糕,我只给你一息时间。”
敖钦闻言,刚欲讽此人怎得如此之胆与他这位龙王说话,遂望清面容,已知其人。
其思绪百转,不到一个刹那,于海中摆尾,一头便扎入汪洋大海之中,
须知,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
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
今当行“小”“隐”之能。
九灵元圣复观雷界成坏,心中觉悲,此天地成坏,曹空该如何而渡啊!
恰此时,东方天穹上,一道高渺目光垂落,好似降临。
遂见雷海之中,曹空的道躯几被泯灭,唯有一点金性,绽金芒于雷海之中,艰难抵御。
曹空的阳神亦居于此中,如若金丹破漏,至此将彻底形神俱灭,消亡三界中。
且雷海之威渐弱,故尚能抵御一时,可成坏之变,空无之劫若临,那真是万劫不复。
但见曹空,好似忘了身处险境,其以金丹为舟,极舒思悟之意。
他如今已知,三灾绝非人力可挡,起码非如今的他能挡,故其中的求生之机,当在“悟”。
遂全部心神,投入“历劫之法”,察空无之变。
而后,空无渐近,一切皆消亡,无有例外,此空无越近,曹空的心却出奇的越静
当然,东方天穹上的那道目光,亦好似越加的清晰,随时有化实之像,当然,曹空自是不知。
渐渐的,空无已彻底逼近曹空所寄托的那一点金性。
下一刻,一触其上,不朽不灭,圆满无漏的金性,顿时有一方空无,不复圆满之意。
曹空却恍若无察,只思生机所在。
‘不应,其中必有生机,大天尊和大隐皆渡过,便证明,此成坏之劫,空无之变,有其解法。
我之历劫法,只得观其变,可又为何要观其变,乃为把握其真意,但真意何用?’
好似一道闪电划过思绪之海,曹空顿悟一点灵机。
真意何用,乃为知。
正所谓,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此刻顿悟,曹空心中好似生有万般感悟,继而得悟“化”“历”之意。
化,即为变化。
正所谓,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五行,阴阳五行化生人与万物,此为无中生有之变,乃是顺变。
道术云,变化者,天地之自然也,夫变化之术,何所不为?
故天罡地煞之变,即为天地之变,学之可延生避死,此为避,又为顺。
而历劫渡劫,即为逆。
逆者,取坎填离以成仙,又逆返规律,得五行,得两仪,得太极,复返无极。
行不破不立,破而后立之理,把握一缕无极意,继而与道合真,再空无而化有,即为渡劫功成。
此番思悟,曹空明悟根源,心念透彻通明,那残破的金性中,端坐一小人,于此时笑诵道偈:
“顺为凡,逆为仙,只在其中颠倒颠。”
下一瞬,曹空坦然而受这雷劫的成坏之劫,空无之变。
无形的塌陷声响起,雷界成空,连同曹空一同空无。
远处,九灵元圣望之,心中有难言的悲意。
恰此时,太乙救苦天尊的笑声于其耳边响起:“元圣儿怎露戚戚之相?”
九灵元圣长叹凄声:“老爷,你竟还笑得出来,洞真他···”
话音未落,却见那空无处,绽一点微光,自无生有。
九灵元圣眸子瞪大,先是不敢置信,遂露出狂喜之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