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外的寒风格外的冷冽,
云中这座边陲小城,相距长安一千八百里。
武德五年的除夕年夜饭,简单却又热闹。
饺子就酒,越吃越有。
虽然这个年不能回长安陪父母妻妾儿女,可这么多人凑在一起,倒也挺热闹,一时忘记了思乡。
年前皇帝的嘉奖诏令加急送到,行营的文武官员,以及十万将士,都得到了赏赐。
李逸就有两个儿子封男爵,
尉迟恭、刘黑闼、苏定方、李存孝,皆得封侯爵,连李世民的侍卫队长侯君集和许世洛都赐封子爵,晋车骑将军。
相较于上次黄花岭大战后,太子在雁门对待凯旋的将士们态度,李渊这回确实豪爽多了。
不仅是大将们封公封侯,不少中级武官也得封县子县男,晋阶加官。
行营的一众文官,也有不少获封县男县子爵。
十万行营将士,人人皆有赏赐。
这顿除夕饺子宴,
满屋子的王公侯伯子男,大将军将军总管刺史。
李逸举杯,
“诸位,我提议大家一起举杯,敬秦王一杯。敬秦王率领我河东行营十万将士,击退突厥,收复代北失地。
敬秦王带我们建功立业,获勋受赏!”
众人皆起身,全都端起了酒杯。
李世民笑着也起身,“大家客气了,我敬大家,多谢你们鼎力相助,生死与共,这份荣耀是大家一起取得的,
共饮此杯!”
李逸喝着柿子烧吃着饺子,觉得这顿年夜饭也不错,他目光在厅中众人身上扫过,
文有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魏征韩良于志良薛收褚亮戴胄等,
武有屈突通秦叔宝罗士信尉迟恭程咬金段志玄张公谨丘行恭王行敏等,
这济济一堂,
真是谋臣如云猛将如雨,
最重要的是,经过一场场的出征,一场场的胜利,这群文官武将,这几年地位也是节节高升。
如今许多人都是位至公侯,官拜将军、刺史。
这可都离不开李世民啊。
就连李逸、李道玄、唐俭、宇文士及这些朝廷重臣,都同样跟李世民关系紧密。
秦王系已成,
大家利益绑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觥筹交错,
众人频频向秦王敬酒,
这一杯杯酒,代表着不仅仅是对秦王、天策上将的尊重,更是对李世民这个带头大哥的认可。
李逸看到李世民的领袖气质。
一个带头大哥,就得既能带着弟兄们立功受勋升官,更还得能维护自己的弟兄。
这方面,太子无疑比秦王要差许多。
太子在渭北诱降杀俘,出了事却让桑显和背锅。将士们黄花岭大捷,太子不仅没有慰问嘉奖将士们,反而还苛刻士兵,引的士兵骚乱,
最后把刘世让这个功臣大将给冤杀了。
秦王党已成,
眼下的秦王党,还不敢说都能跟着李世民造反兵变,但起码已经汇聚起来了。
现在又有了代北这个大本营,
李渊再想拆分这股势力,可就不易了。
这战事一天未停,颉利一天没被擒,突厥一天不灭,河东行营、代北边军,一天不太可能解散的。
从这方面来讲,
与突厥的战事不能停,
绝不能让朝廷议和。
在与突厥不断的战事中,秦王府主导的河东行营,这十万将士,才能积攒更多军功,获得更多赏赐,
也能为秦王建立更高威望。
这就是军功新贵集团利益共同体,大家不会愿意朝廷和议停战的。
这仗必须打下去,
打到俘斩颉利,灭亡突厥为止。
饺子的馅料有好多种,
李逸吃的很满足。
大家吃饱喝足,
一起守岁,
辞旧迎新。
“今年长安城除夕一定是很热闹吧?”李世民道。
击退了突厥,
叛军也节节败退,
吐谷浑、党项羌,甚至高句丽、西突厥等都纷纷遣进贡,这自然是极好的一年。
大唐开国五年了,还从不曾有过这么好的形势。
李世民想象着,天子在宫城门楼上,与民同乐,赏花灯,看戏舞,最后撒下金、银、铜开元通宝钱。
炭炉上架着银壶,
煮的是砖茶,
咕嘟咕嘟的煮着,茶香**,在边塞常吃奶肉,又缺少新鲜蔬菜,倒是对这茶需求很大。
“无逸,你说突利能挡的住颉利这一击吗?”李世民问。
李逸摇头,
“突利虽在定襄汗庭有眼线,及时获知了颉利的动向,可突利一来兵力远不及颉利,二来颉利毕竟是大汗,他只是小可汗。
再则突利年轻,没有什么用兵经验。
因此我以为,突利必败,而且大概率会败的很惨。
极可能,他会狼狈的败逃到长城内。”
李世民的推测也差不多是这样的。
突利必败。
“天寒地冻,突利这一败,估计就是一败涂地,甚至可能得孤身南来了。”
两人不久前才刚跟突利歃血为盟,结义兄弟。
但都没有此时为突利拼命的意思。
突利是个工具人,
此时也是一个诱饵。
颉利出兵攻突利,李世民不会直接派兵出塞救突利,已经派人让突利南下,
唐军会在北燕州长城关口接应,
明天秦叔宝罗士信程咬金牛进达以及薛万均段志玄张士贵翟长孙,八总管,就会前往北燕州,配合幽州大总管李道玄,
准备阻击颉利可汗。
而李逸,则会率领尉迟恭刘黑闼苏定方李存孝王行敏秦武通李玄通云师端等八总管,前往杀虎口。
李逸带兵趁机去抄颉利老巢。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这向来是李世民和李逸的用兵之道,绝不被敌人牵着走,得掌握主动权。
不出兵到突利牙帐增援,而是让他南下,
李道玄带兵,埋伏在南下北燕州的必经之路坝上草原,
埋伏地点都选好了,张家口外坝上草原的野狐岭,
历史上,蒙古铁木真十万铁骑在野狐岭大破五十万金军,这也是金国亡国之战。
野狐岭伏击,这是李逸选的伏击战场,
李世民也大赞这个地方选的好。
夜半三更,
众人守岁,都还很精神。
作战计划已经颁布,
大家都很兴奋。
连李世民眼里都有藏不住的兴奋,
“若是野狐岭能够擒斩颉利,则突厥可一战平定,到时扶持突利为可汗,则一直压在我们大唐头顶的威胁就去除了。”
李世民压低了几分声音,“出京前,陛下许诺击退突厥,改立我为太子,
我直接灭亡突厥,陛下岂能不兑现承诺?”
李逸却知道李世民高兴的太早,
突厥大军压境,无人可以抵挡时,李渊就会想起这个能打的二儿子。可只要危机解除,李渊又还是会想着立嫡以长那套。
李渊甚至会觉得皇帝太能打仗不是好事,尤其是第二代天子,更需要的是文治本事。
想跟杨广一样,让天子废储另立,难于登天。
正因杨广成功夺嫡,然后二世亡国,会让李渊这个亲眼见证者,更难以废长立幼。
李建成糟糕的军事能力,并不会在李渊那丢太多分。
李逸取下茶壶,给李世民倒了一杯浓茶。
有些话,
不适合李逸说,更不适合现在来说。
就算他说了,李世民现在也未必信,信了,又如何?如今的李世民,并没有其它的选择。
劝他造反?
玄武门宫变?
李世民没被李渊一次次辜负、毁诺,没到万不得已,又怎么可能直接造反。
他现在只能劝李世民多些准备,
两手准备,两手硬。
有些话现在不能说,更不能做。
这就好比朋友处了个渣女,你看穿了,可你那恋爱中的朋友却身在局中看不穿,非得一次次受伤,最后伤痕累累才会认清现实,
在此之前,你的好心提醒,并不会得到半点感激,搞不好还会怪你破坏他们感情,弄的朋友都没的做。
现在李世民父子的情况,就是如此。
疏不间亲。
李渊私下许个立太子之诺,李世民就会抱以希望,哪怕上次李渊已经毁诺,都下诏要调李世民去江州了。
但李世民仍还是会一直抱着希望的。
李逸也同样抱着一丝希望,
“生擒颉利,押送长安,扶持突利为汗,让突厥从此臣服大唐,大王此等本事、此等功绩,理应被立为太子。”李逸道。
李世民微微一笑,他也觉得太子非他莫属。
“待我为太子,你便是太子太师、东宫太子詹事。”李世民笑着也许下一个诺言。
燕北,
突利的牙帐设立在坝上草原,滦河上游的渜水河畔。
渜水越山林,过湖泊,迤逦前行,曲致如带,此地又名金莲川。
遥想当年,十万蕃骑饮滦河,莽莽草海虎鹿藏。
尤其是每年夏季的时候,这里风景优美,而且气候宜人,凉爽无比。
这里山清水秀、天蓝云白、鸟语花香、牛羊肥壮。
突利小可汗建牙此地,不知道多么逍遥自在。
可此时,
刚从云中返回不久的突利,正焦头烂额,有些不敢置信的看着手里李逸给他的回信。
李逸接到他求援信后,却回信说天寒大雪,唐军难以迅速集结出塞,还说出塞难以补给,又说唐军与颉利战于塞北难有优势。
让突利率部立即南下,先退入长城内的北燕州暂避,那里有长城,有城堡,可有效抵御颉利。
突利脸色惨白,
这刚结拜的大哥,居然不来救。
既然大哥二哥不来救,那就自救,颉利在这寒冬里顶着风雪,八百里来袭,到了这也是疲兵一支。
自己已经知晓他来袭,便不会被打个措手不及。
突利不想怂,他觉得颉利屡败于唐军之手,本事也就那样。
自己主场作战,还打不过颉利吗?
实在不行,再退往北燕州。
突利召来狼卫,让他们持自己银狼令箭,前往各部召集人马,迅速前来牙帐集结,他要在此生擒颉利老贼,
夺回本就该属于自己的大汗之位。
七天后,
突利可汗什钵苾策马狂奔,身边只余数十附离银狼卫,
一路雪中狂奔,
终于来到了北燕州边境,
看到前面白雪覆盖的城堡上飘扬的那一抹红色,突利激动的泪都下来了。
终于逃出生天了。
来到城堡前一箭之地,
突利大声喊道:“我是大唐天子亲赐上柱国北平郡王,赐国姓的李思忠,突厥右贤王、突利小可汗!”
“快开城门,给我们几匹马,我要去见淮阳王。”
七天前还要生擒叔父颉利可汗的突利,
却在半夜被颉利乘着风雪突袭了他的营地,突利大败,落荒而逃,狼狈万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