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之朕有帝国时代系统 第312章 血染草原:大明铁骑的北罚

就在大明山东暗流涌动之际,远在镇北关以北近千里的嫩江中游流域,一场由皇帝朱由校亲手推动的风暴,正以最直接、最残酷的方式,席卷着这片已有近百年未见汉人军旗的科尔沁草原。

伊克唐噶哩坡,这片位于蒙古草原与东北平原过渡地带的丰美草场,水草丰茂,地势起伏,易守难攻。

科尔沁部在此建立了庞大的营地,既是军事指挥的中枢,也是举行盛大祭祀的宗教场所。嫩江蜿蜒如带,伊克唐噶哩坡的初夏草原正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清晨的阳光洒在无边的绿毯上,牧民们早早起身,妇人们提着木桶走向奶牛,熟练地挤着奶,洁白的奶线注入桶中,发出有节奏的声响。

远处,经验丰富的牧马人骑着骏马,挥动套马杆,将一群群骏马驱赶到水草最丰美的地方。

孩子们在毡房间追逐嬉戏,空气中弥漫着奶干与牛粪火混合的独特气味,那是草原生活的气息。

几缕炊烟从大大小小的毡包上升起,袅袅飘向湛蓝的天空,一切都显得宁静而富有生机。

几个年长的牧民聚在一处毡房外,一边用小刀修理着马具,一边悠闲地交谈着。

“也不知道我们家的查干这次跟随台吉南下,能抢回来多少粮食和盐巴。”一个脸上带着刀疤的老者眯着眼,望着南方,

“最好是能抢一口大铁锅回来,家里那口旧锅都快漏了。”

旁边一个缺了颗门牙的汉子咧嘴笑起来,露出黄黑的牙齿:“就是!听说汉人的女人,皮肤又白又软,跟奶豆腐似的。真希望我那不争气的儿子阿尔丹能开窍,抢两个回来,也让咱们都尝尝荤腥。”

另一个汉子哈哈大笑,拍着大腿:“借你吉言!最好抢两个会缝衣服的,我家那口子手笨,缝的蒙古包总漏风。”

他们语气平淡地交谈着,仿佛南下劫掠、杀戮汉人、抢夺财物和妇女,是如同放牧、打猎一般天经地义的事情。

他们畅想着通过破坏和毁灭别人的家庭,来满足自己的欲望与需求,言语间透露出的残忍与麻木,与他们身后那片祥和的草原景象形成了令人心寒的反差。

然而,这片“祥和”并未持续太久。

正当他们交头接耳之际,脚下的大地忽然传来一阵轻微而持续的震动。

起初很微弱,像是远处的闷雷,但很快就变得清晰起来,连放在地上的奶桶里的奶面都荡起了涟漪。

正在追小羊的孩子停住脚步,疑惑地抬头:“阿爸,地在晃!”

“什么声音?”刀疤老者警觉地抬起头。

营地边缘,一些正在打理牲畜的牧民也停下了手中的活计,疑惑地望向远方地面的震动越来越明显,经验丰富的战士立刻判断出,这是大规模骑兵队伍行进时才能造成的动静!

营地顿时开始骚动起来,外围的科尔沁士兵们无需命令,便自发地拿起弓箭、弯刀,向着可能受冲击的方向集结。

几名哨兵反应迅速,立刻翻身上马,鞭子狠狠抽在马臀上,如同离弦之箭般向着震动传来的方向疾驰而去,试图查明情况。

远处的天际线上,一条黑色的细线逐渐浮现,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粗、变宽。红色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上面隐约可见金色的纹章,来人正是曹文诏率领的一万五千大明精锐骑兵!

经过数日奔袭,草原的烈风在他们饱经风霜的脸上刻下了痕迹,但每一名骑士的眼神都锐利如鹰,身姿挺拔如松。

为首的曹文诏,目光如炬,死死盯住前方那一片望不到边际的科尔沁营地。

看着那因为他们的突然出现而陷入混乱的无数毡包,以及如同受惊的蚂蚁般四处奔忙的人影,他的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带着杀意的笑容。

“终于……找到了!”他喃喃自语,声音不大,却透着一股积压已久的杀意。

汉人政权之所以一直难以彻底消灭草原部族,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游牧民族的流动性。

他们逐水草而居,整个部落可以随着季节轻易迁移,没有准确的情报和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根本无法对其核心造成致命打击。

也正因如此,科尔沁部虽然派出了主力南下,但对留守后方的营地并未有太多戒备之心。加之曹文诏有意遮蔽消息,昼夜兼程,才能直到如此近的距离才被发现。

然而,此刻发现,为时已晚。

对于科尔沁部落而言,眼前这一幕如同噩梦。这片草原已经近百年没有出现过如此规模的汉人军队了!恐慌如同瘟疫般在营地中蔓延。

妇孺的哭喊声、男人的吆喝声、战**嘶鸣声混杂在一起,乱成一团。

营地中心,最华丽的那顶金顶大帐帘幕猛地被掀开,科尔沁部的实际主宰者翁果岱台吉率领着帐内一众贵族匆匆走出。

就在这时,一名亲卫疯子般打马冲来,几乎是滚鞍下马,声音因为极度的恐惧而变形:

“大汗!不好了!有大股明军骑兵……不下万数!已经……已经快到眼前了!”

翁果岱台吉以及在场的所有贵族,心中都是猛地一沉,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明军竟然会出现在这里?那他们南下掠边的部落勇士们……下场如何,几乎不敢想象!

但翁果岱终究是经历过无数风浪的大汗,他强压下心中的惊骇,对着身边有些失神的贵族们厉声喝道:

“还愣着干什么?长生天没有抛弃我们!快去组织还能上**勇士,让牧民们也拿起武器!依托营帐,抵御明军!快!”

贵族们如梦初醒,纷纷打马去召集人手,但是曹文诏显然不会给他们任何组织有效抵抗的时间。

他勒马立于明军阵前,目光冷冽地扫过眼前混乱的科尔沁营地,缓缓地拔出了腰间的精钢长刀,雪亮的刀锋在草原的阳光下,反射出刺眼的寒光。

他深吸一口气,运足中气,那冰冷的声音如同死神的宣判,清晰地传遍整个明军阵列,甚至隐隐压过了远处的嘈杂:

“陛下有令——”

“高于车轮者——”

“皆斩!”

“大明万胜!”

“杀——!”

最后的“杀”字,如同惊雷炸响!

令旗挥动,一万五千名大明铁骑如同决堤的洪流,以严整的冲锋阵型,向着混乱的科尔沁营地发起了排山倒海般的冲击!

章末彩蛋:

大明帝国天启皇帝朱由校,致后世中华儿女:

(整理衣冠,正对虚空,执杯遥敬各位)

朕自1621年御极以来,每观星象皆见紫微南耀。今得缘法跨越时空,见神州山河焕然一新,铁轨纵横如龙脉复苏,银鹰巡天似朱雀展翅,尤闻扶贫万家欢颜,更觉华夏风骨生生不息。

这盛世,终如你所愿。

今值华诞,特命尚膳监以永乐年间秘法制月饼九匣,佐以紫禁城金桂香、天津卫海波韵、丝绸之路驼铃曲,借北斗七星传讯:愿华夏文明永续,愿炎黄魂魄长存。

望后世诸君谨记:朕在1621年为中华守国门,尔等在2025年替民族开新路。日月山河永在,大明英灵不灭。现世与往生,共护东方启明。朱由校 亲笔

(注:章节末惊现礼物小图标,点击可得大明皇帝陛下一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