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府小丫鬟 第363章 揭帖

原本想的热热闹闹开业,终究还是没能得偿所望。

第二天的清早,双柳小筑门口,简单放了两挂鞭炮。

左邻右舍都凑了份子,送来好些贺喜的礼物。

几盆漂亮的鹅毛菊,十分鲜艳夺目,摆在大堂粉墙边。

还有小瓦盆培育的佛手柑,模样雅致味道清新,摆在栏柜上。

楼上的包间里,梨月打算挂几幅字画,也好添些风雅意境。

但那些古董店里的卷轴名人画作,她可是买不起。

为了图便宜,出了五钱银子,托了临街的老画匠画十二张折纸花卉。

原本是昨天该送,因乱糟糟查户口,今天才送了过来。

蒋六儿往壁板上钉钉子挂画,梨月在底下帮她扶梯子。

老画匠送了挂画,还犹豫着没有走,心有余悸的告诉她们。

“亏得你们还敢开张,不知道城里头出大事了?”

“听说了几句,不敢信他们。我们在市井做买卖,都是手停口停,就算天塌下来,也不能长久关门。旁边的炊饼铺,胡饼店都开张了,虽然客人不多,总算有点收入。现在传言议论纷纷,还都不知道这大事儿究竟是什么。”

梨月并不想讨论那些奇谈怪论,可老画匠脸色发白。

“京师四座城门口,都贴了大幅揭帖,写的都是悖逆之言,口口声声骂朝廷与万岁爷。如今承天府、五城兵马司,把京师里知书识字的人,都拖走严查。咱街上东头那老秀才,夜里突然被抓走了,到现在没放回来。他老伴儿吓得昏死过去,家里人都不知往哪个衙门喊冤去。”

“揭帖?”

梨月年纪不大,只知道这东西是官府发的布告。

贴在衙门口或城门口,多是公布官府榜文,或是海捕文书之类。

比如初春时节预备科举大考,城门上就贴了承天府的揭帖。

但这些都是官府明文发布的,自然是没有什么。

如今闹出事情来的,是有人私下偷偷贴的,不知有什么妖言在上头。

怨不得,梨月轻轻一拍额头。

昨天那个金吾卫的百户,满脸的刁钻不耐烦。

但每到让人签名画押的时候,再烦也会低头看一眼字。

幸亏她写出来的字,如同柴禾棍搭的。

但凡有些文采学问的,只怕都过不了这关。

街巷上行冷冷清清行人不多,铺子里的生意也不算好。

整整一个上午,大堂里才稀稀落落有些客人,楼上的包厢都空空荡荡。

原本还怕铺面大了,蒋六儿一个人忙不过来,如今看幸亏没急着雇伙计。

做买卖总是有赚有赔,不可能都是顺风顺水。

梨月站在铺面门口,深呼吸了几下,告诉自己安稳些。

京师天子脚下本就事多,天大事情也就闹一阵子。

估计多则半个月少则七八天,这桩破事总会过去。

安顿好了铺子,她早早的回了宁国府,见二门上正忙乱着。

一辆打着璎珞兰绒翠盖马车停在门口,后头跟着两架青绸小车。

影壁墙前头,老嬷嬷正在赶人,把小厮们都撵到月洞门外去。

“走走走,快些回避,大奶奶就出来了!”

梨月认出是沈氏的马车,便也跟小厮们一起,退到外院去。

自从入秋之后,沈氏大概是想通了,不但身体养好了,心情也开怀了些。

这些日子因妹妹沈二姐儿的身孕,她时常去魏家探望关怀。

自从今年沈阁老提携,魏姑爷家老少三代全都升官,当真是光宗耀祖。

沈二姐又有身孕,全家盼着生下个哥儿来,好继承魏家香火。

因此沈家的姐妹与嫂子们上门拜望,魏家女眷都是高接远迎恭维的很。

沈氏与沈二姐亲近,与其在府里生闷气,反倒是多去陪着妹妹还痛快些。

她这样时常出门串亲戚,梨月也觉得挺好。

只要她不在家,就不会时不时的找旁人麻烦。

特别是覃乐瑶管着家务,燕宜轩里外都不必听她没事找事说长道短。

梨月缩在月洞门后面,等了半晌功夫,见远处走过来一群人。

沈氏头戴金丝??髻,穿件桃红色彩秀花鸟披风,扶着芷清的手款款而行。

绕过影壁墙,沈氏独自登上翠盖车,芷清带着小丫鬟坐在后头。

马车慢慢拉出二门,往外头套头口去了。

“小月姐,今天回来的早啊!”

梨月正要进去,猛不防被拍了下肩,连忙回头看。

叫她的是小厮平安,他正蹲在台阶上,数着荷包里的零钱。

“作死的臭小子吓我一跳!今天轮到你当值?”

进门的时候就发觉,大门二门与角门,比平时多了好些人。

平日后街角门,顶多是四个人,今天有八个。

二门上的小厮平时是五个,今天十个人全在。

“啧!外头出事了,京师里头有坏人,咱府里也得严加防备。小月姐,你在御街后巷开了大买卖,连这点事儿都不知晓?”

平安背着手歪着嘴,笑嘻嘻的摇头晃脑。

梨月立刻白了他一眼。

“胡说,我哪里开了大买卖!”

“可别骗我了!你买了三间楼面的大铺,雕花绣户弄得漂亮极了。楼底下卖茶水点心香饮子,楼上还有齐楚阁儿雅座。照这个模样,一天少说得赚十两银子,瞒得了别人瞒不住我!是叫做‘双柳小筑’不是?”

这一篇话出口,反倒把梨月给逗笑了。

到底是平安的消息灵通,说不定是来后巷的时候看见了。

梨月就不瞒着他,左右看看没人,低声对他埋怨。

“覃奶奶给我的铺子,刚花了一笔银钱扩大店面,就赶上城里出事。如今街面上冷冷轻轻,连鬼都不上门,也不知是什么人惹事,要闹到几时去。”

平安听她抱怨买卖不好,还在满不在乎的摆手。

“那是覃奶奶的买卖,赚多了赚少了,难道她还能说你不成?”

想起这事梨月还是心烦,悄悄在他耳边,把借高利贷的事说了。

“嚯,姐姐你胆子够大的,刚上手做买卖,就敢去钱庄借贷。这可真应了那句话:若要富,险上做。怨不得覃奶奶把难做的生意交给你,这些人里头,也就你有这个胆子。”

“不过你也不用心急,城门揭帖的事儿,已经闹得差不多,案子转到三法司审去。估摸着再有个三天,街面上就不会管得这么严。到时候,你还不生意兴隆,大发横财!”

平安在二门当差,能从国公爷的随从嘴里打听消息,他这话还真可信。

“写揭帖的人抓着了?”梨月放心,连忙追问。

金吾卫连老秀才都抓,凡是会写字的都要过遍眼,果然是有进展。

“写帖子的人神出鬼没,哪里抓得到?三法司要审的,是揭帖里的内容。你知道帖子里写了啥?说出来吓死你!”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