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月姐,咱真能盘下旁边的杂货铺?”
打算买铺子扩充店面的事,梨月同着蒋家母女说了。
蒋娘子是个没注意的人,自然是没什么可说的。
反倒是蒋六儿很担心钱,一个劲儿的追问梨月。
“三百五十两银子!就算不吃不喝的攒,也要小一年才能攒够数。那时候人家铺子早都卖旁人了,还能给咱们留着?”
“我既然做掌柜,当然是有钱!”梨月信心满满的点头。
三张一百两的银票摆出来,家母女的眼睛都看直了。
“这是什么?”梨月得意的抿嘴笑。
想起她们母女没见过银票,还要仔细给她们讲讲。
“这是符纸!”蒋六儿仰起头,眼神晶亮亮,以为这是鬼画符。
梨月简直哭笑不得,连忙仔细的把银票的原理讲解一遍。
告诉她们这几张纸就是钱,总共值三百两银子。
拿着这些银票去票号钱庄,立刻就能兑出足两纹银来。
“小月姐,你懂得真多,真有能耐!”
蒋六儿听说几张纸就能值几百两,佩服的不得了。
这三百两银子的来历,梨月并没有直说。
昨天她拿着房契,去了京师最大的钱庄,商议抵押房产的事。
对于小门小户人家,抵押房产当然是大事。
可对于钱庄票号来说,三五百两银子的抵押,还真算不上什么。
唯一让票号伙计吃惊,是梨月一个小姑娘,敢单独拿着房契上门。
不过“苏梨月”的名帖和印章拿出来时,那伙计立刻换了副面孔。
刚才还大喇喇唤“小大姐儿”,立刻就改唤“苏娘子”了。
核对名帖与印章,钱庄户头也核查无误,“小苏娘子”确实是京师女户。
钱庄又派人去御街后巷的地保家里查问,香饮小铺的房契也确实没错。
几个伙计评点了房契,告诉梨月最多能押四百两银子,期限是一年。
钱庄平日放贷的利钱,是每个月五分,折合年利是六成。
若贷足了四百两银子,一年后连本带息还清,本利总共六百四十两。
梨月早已经打定了主意,只要贷出三百银子,买铺子必定够用。
随后又坐在钱庄里与伙计磨嘴皮子,将佣金与中人的费用让了些。
最终把五分的月例,生生讲成了三分,三百两银子便是这么来的。
抵押房产借高利贷,拿这银子来扩张店面。
若是蒋娘子与蒋六儿知晓,只怕要吓得腿都发软。
梨月打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告诉旁人,这件事全是她一人主张。
依着如今情形,香饮铺子扩大了的规模,赚的银钱还能翻倍。
若能做到月入七十两,明年年初将本息还清,并不算什么难事。
自古富贵险中求,既然要凭本事做买卖,这点子风险不能不担。
梨月拿着银票在手,倒是半点都不心慌。
有了银子,接下来便是如何买铺子。
小杂货铺子要卖三百五十两,可是太贵了些。
必定要砍到三百两以下,才算是合理的价目。
为提前堵住李老经纪,梨月特意早去了一会儿,铺子还没有下板开门。
蒋娘子在后厨忙活着,大大小小四个灶头,都滚滚热着。
茶水汤饮甜羹,有的在铜吊子里滚开,有的在砂锅里冒热气。
大灶上的蒸笼早已上汽,甜腻喷鼻的香气,老远就能闻见。
梨月今天来,给蒋六儿带了些好衣服,细绸裙袄与花罗单衫都有。
有些是自己穿过的,也有些是覃乐瑶给的。
特意选了些花色俏皮干净,适合蒋六儿这年纪穿得。
另外还拿手帕子包了些零碎的软缎料子,好让蒋娘子给她做两双新鞋。
蒋六儿清晨洗过脸,把头发绑了两个圆啾,欢欢喜喜在床边选衣裳。
这两个月买卖好,蒋娘子也没那么抠搜了。
往街上的布铺里裁了几尺细布,给蒋六儿做了两套新衣裳。
仍然是便宜的蓝花棉布的袄裤,毛青粗布的布鞋。
蒋六儿纽股糖似得缠了好久,蒋娘子才给她往鞋尖上秀了两支兰草。
天底下哪个小女孩子,不爱光鲜亮丽的衣裳,毕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棉布染色的衣料,下水洗过一两次,颜色就泛白不好看了。
无论是何等颜色的布衣,上身穿过一阵子,都是灰突突的模样。
蒋六儿早就羡慕梨月,衣裳虽然也是素净,但都是绸衫罗裙。
梨月拿了这么些衣裳给她,她欢喜的险些把楼板给跳塌。
“这件紫罗兰绸衫真漂亮,红花罗裙也好看,我要穿这两件!”
不容分说,把最鲜亮的两件拿出来,没头没脑的往身上套。
梨月正在楼上走动,用步子量房子的大小尺寸,看壁板好不好改动。
见蒋六儿紫袄红裙的跳出来,不由得吓了一跳,连忙让她换了去。
“这么穿可不行,怪模怪样的不好看。你要穿紫绸衫,就别穿红裙子,配条翠蓝裙才像样。若下身穿红裙,上身就穿个月白袄,再搭衬个夹褙子。”
这屋里没有铜镜子,蒋六儿看不见自己模样。
听了梨月的话,心里却还舍不得紫衫红裙儿。
“不然你下去给你娘看看去,问她是不是不好看?”
梨月仔细量完了楼板的尺寸,带着蒋六儿下楼来到灶房。
蒋娘子看见女儿穿绸衣的样子,立刻皱着眉头笑起来。
“哎呦,我的个小祖宗,怎么打扮成这幅样子?好衣裳穿在身上,都是让你给糟践了。你要穿紫衣裳,还不如配早先的蓝布裙好。咱平日里绣花的时候,紫绢底子都不能绣红花。傻孩子,还不换了去。”
铺子里收拾的差不多,梨月和她们娘俩一起,把门口的铺板拿下来。
“看看,连你娘都说不好看。我给你带来的衣裳,是一套套搭衬好了的。你只管照我说的穿就没错,紫衫子就配蓝裙子,再把这对孔雀蓝璎珞穗子,绑在丫鬟髻上,准保好看。”
外头已经有了三五个等候的客人,都是来买点心吃早饭的。
因为都是熟客人,是以都不必招呼,进来就各自寻座位坐。
好几个人见着蒋六儿紫衫红裙的样子,哈哈哈的逗笑起来。
“六儿打扮得好,一身大红大紫,戴上官帽都能上金銮殿!”
蒋六儿见人人都说不好看,忙跑回楼上换蓝裙子去。
先来的几桌客人,梨月先去打招呼,将汤水点心端上去。
开张没有半刻钟,李老经济果然来了,点了两碗雪梨羹,好似等人模样。
蒋六儿正巧换好衣裳下楼,喜滋滋的甩着裙摆臭美。
梨月端着茶盘子,悄悄把她叫过来嘱咐。
“去门外看着点儿,有打听杂货铺或李经济的,把他远远打发了。”
“好嘞!”蒋六儿会意,提着裙角就跑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