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府小丫鬟 第354章 寸土寸金

京师天子脚下寸土寸金,地产商铺也是数量有限的。

若要想要在京师里买房开铺子,就起码得有一间门面房。

拥有门面房子的办法则有三种,分别是购、赁、租。

顾名思义,购房是花销最大的,但也是一劳永逸的。

人家不住的房产,托牙行经纪或中间人经纪转卖。

只要买家肯出大笔银子,就可以一手交钱一手写房契。

从此房屋易主,变作能穿给子孙的产业。

可京师里头的房产自然是不便宜,门面房当然就更贵。

就拿香饮小铺来说,楼下门面是打通的两间,楼上也是两间房子。

已经算是正街上很宽敞的门面房了,房契上的价格是五百两。

这便是从上家买下的时候花费的价格。

好在京师里头,房产买卖的价格还算平稳。

除非是加盖或修缮了房舍,再卖时一般不会加价太多。

不过市井中做买卖的人,未必本钱都那么丰厚,大多还是小本经营。

若是没钱买门面房开铺子,那自然就可以寻空铺子来租。

当初梨月没接手时,蒋娘子母女开不下去,蒋六儿也想将铺满租出去。

这样明亮干净的铺面若往外租,十两银子一个月,还算是便宜的了。

香饮小铺两旁的街坊,无论是炊饼熟食铺还是小杂货铺,其实都是租的。

梨月曾与炊饼铺的老掌柜打听过,他们那间铺子的租金是十五两一个月。

说起来炊饼铺比这边的香饮小铺还要宽阔些,是三间打通的门面。

因老掌柜与铺面东家是几代人的交情,才肯一直便宜租着房子。

要是不然,就凭这三间宽敞铺面收拾好了往外租,二十两银子都算少了。

至于另一边的小杂货铺,则是最小的门面铺,正面只有一间开门。

由于韩二娘十分鸡贼,还常常欺负蒋家娘俩,所以梨月也不曾打听租金。

只不过看着铺面大小来说,少则五两多则七八两,也是到头了的。

其实除了购、租之外,京师的房产还可以赁。

赁房子与租购都不同,是事先讲明赁房的期限,大多是十年或二十年。

客人出笔银子给房东,待到赁期过去,房东再将这笔钱原封不动还回来。

相当于客人抵押银子给房东,房东把房子交给客人居住。

到了期限则还钱还房,两边各不相欠。

这种赁房的方式,在京师里不算多,大多在外省外县多些。

只因京师的房屋比外头都贵,时不时还能小涨一些。

房主无论是卖还是租,都更划算,自然就没人赁房了。

方才那李老经纪说,旁边的杂货铺要卖房子,梨月立刻动了心思。

杂货铺虽然算不上大,可楼下也是一间宽敞铺面,楼上也有一间半房舍。

后头的小院极窄,但与香饮小铺的院子,就隔着一堵矮墙。

她正想着要扩大铺面,若是能把旁边的杂货铺收过来,真叫十全十美了。

只不过她还不甚知晓,那间杂货铺究竟要卖多少银钱。

“官人,您可听我说,这杂货铺的房子,卖上三百五十两,可是真不算贵了!您看那房舍的用料,都是上好的木植,楼梯地坪门窗,具是整整齐齐的,虽是住了这几年,仍然与新修的一样!”

过不得多一会儿,看房子的李老经纪,带着绸衫客又回来了。

正赶上小铺里人多,梨月赶忙给安排,在凉棚下摆了小茶桌请他们坐。

蒋六儿也不用人叫,很快就端着一壶茶水,两碗黑芝麻糊上来。

因总算是熟人,李老经纪道声谢,便忙着与绸衫客谈生意去了。

梨月听见李老经纪的话,心里不由得吃了一惊。

这还真是出乎意料,那小小杂货铺子,竟然开价三百五十两!

方才梨月在心里掂量,还觉得二百五十两能买下呢。

果然那个绸衫客也是显贵,又是摇头又是摆手。

“开这么高的价格,咱们也真是没法谈下去了!我来之前又不是没有打听过,这间杂货铺子是十年前转手,到了房东尚老举人名下,当初才不过一百七十两银子。这十年的功夫,房子一没加盖二没大修,怎就敢翻着倍卖了?不成不成,太贵太贵!”

李老经纪是做惯牙行的,自是三寸不烂之舌,满口讲的都是道理。

“京师里头寸土寸金,这时又是太平年景,这样好的门面房子,哪有十年不涨价的?官人你也打听打听,若是御街上头,同样大小的门面,少说也得值五百两银子!这里距御街不过两条街口,又干净又整洁,平时来往人又是极热闹,如何值不得这银子?再者说了,只要买下这门面,无论做些什么生意,每月赚上四五十银子,那都是容易得事情。三百五十两银子,一年半载就赚回来,又算的了什么呢?就算是官人怕麻烦不做买卖,反手租出去,每月租金要他十两不算多,赚回来也不过三两年的事情。这好地断的房舍,错过了可真没处买去!别的不说,官人只看旁边这间香饮小铺,多么招揽客人,从早到晚都这般热闹。这铺子无论做些什么买卖,那都是必定热闹赚钱的。”

两人坐在小桌边说来说去,一边只是嫌贵,一边就是不让价。

最后两个人各自伸手做起袖里乾坤,宽袍大袖里扯了半天。

梨月远远看了半天,见他们最后甩袖摇头,就知道价格没谈拢。

那绸衫客气呼呼的走了,李老经济倒是不生气。

将自己的芝麻糊喝了,用茶水漱了口才起身。

“李老经纪,您不再在坐坐了?”

梨月连忙过来招呼,本想留他一会儿,问问旁边铺子的事。

可他仿佛是忙的很,摆着手笑着去赶场了。

“不坐了!我事情忙,明日少不得还要过来呢!姑娘再给我留个座!”

蒋六儿过来收拾碗盏,喜滋滋的把人家没动的芝麻糊端走了。

一边呼噜呼噜往嘴里倒,一边黏糊着嘴唇,对梨月咕哝。

“韩二娘那小杂货铺卖三百五十两银子?我的老天爷,这么贵谁肯买!”

“咱们买!”梨月合上账本,眼神十分笃定。

“没钱呢!”蒋六儿震惊,赶紧瞟了眼钱匣。

生意转好才一两个月,铺子里绝没有三百五十两银子。

“咱们有钱,你放心好了。”

时辰差不多,该回去预备晚膳了,梨月带上小围帽,匆匆的赶回府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