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学霸过于自律 第137章 陶哲轩的吃惊【二合一求月票】

晚上徐铭回到酒店,自然依旧少不了热闹,被王其坤教授等人围住,神情兴奋的讲起下午的事,发自内心为徐铭取得的成就高兴骄傲。

“徐铭。”

“你这次可是给国内数学界,争了很大的光,我刚听到消息都还不敢相信呢。”

“那可是数论中的经典猜想。”

王其坤脸上现着喜色,整个人的心情不知如何表达。

他作为凝聚态物理领域教授,明白孪生素数猜想在数学界中的地位,单是困扰学界长达百余年的时间无人解决便足以说明问题。

中午得知徐铭在报告上证明孪生素数,可以说根本不敢相信此情况。

尽管唐亚愚和李由过去了现场,下午他依旧在挂念着最终结果,忙完物理系这边的活动便连忙打听。

确定徐铭书写出完整证明过程,且步骤得到卡茨和伊万尼克甚德利涅的认可,这才算彻底松了口气,知道徐铭真的解决了孪生素数猜想问题。

尽管对方并不是箐华数学院学生,却也代表着整个国内数学界的荣誉。

这时身后几位箐华物院博士,同样没有迟疑,纷纷跟着附和表达此刻心情。

“徐师弟,你太厉害了。”

“根本不敢想,孪生素数猜想就这么被解决。”

“估计很快数学界,就要讨论这件事。”

……

“下午现场有几位数论界顶尖专家,他们的验证结果基本代表整个数论界权威。”唐亚愚紧随其后补充。

虽然他有幸见证了徐铭的证明和验证过程,但直到现在依旧情绪没能完全平复。

仍沉浸在这份巨大喜悦中。

前脚话音落下,紧接着又提起另外一件事。

“还有我亲耳听到,数学年刊的萨纳克教授,要提名徐铭为今年的拉马努金奖项得主。”

“这可是好事啊,拉马努金奖虽然设立年份较短,却代表着角逐菲尔兹奖的资格。”王其坤闻言心中顿时一动连忙接过唐亚愚的这句话。

徐铭谦逊回道:

“只是提名而已,最终的结果还要等十二月份名单。”

“放心吧。”

“就是单凭你证明孪生素数猜想,都有资格获得拉马努金奖项。”王其坤听到这句随即又摆摆手道:“何况你的代数多尺度解析筛法还是强大数论工具。”

“这几年放眼整个数学界,都没人比得上你的成就。”

“祝贺你徐师弟。”李由找到机会顺势插嘴。

徐铭微微颔首回道:“谢谢李师兄。”

然话音才刚落下,耳旁很快又响起唐亚愚的声音。

“对了。”

“今天的事和你导师讲了吗?”

“刚才联系了。”徐铭点点头给出肯定回答。

相比较唐亚愚和王其坤两人,他导师张鲁平无疑更应该第一时间分享这份喜悦,于是处理完报告厅那边的事情便和燕大方面取得了联系。

虽说两人并未交流太长时间,却依旧能感受到,对方得知此消息时的喜悦。

“那就好。”

唐亚愚再次丢出这几个字,随即便也不再耽搁,同王者坤他们转身离开。

知道徐铭接下来要着手撰写完整论文,自然不好逗留太长时间以免造成影响。

而事实也正是如此。

经过下午的事情之后,数学年刊主编萨纳克,早就是迫不及待,只想着尽快发表出论文,正式向数学界宣布孪生素数猜想被解决。

尤其徐铭的证明步骤和计算数值,被验证成功之后。

在这种情况下,徐铭肯定要把论文放在首位,争取回国之前完成并发表。

幸好撰写数学论文,对他而言已是熟门熟路,待唐亚愚和王其坤教授等人的身影消失后,便走到书桌旁坐下打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

正式开始撰写。

“关于一种全新代数多尺度解析筛法对孪生素数猜想的证明。”

双手放在键盘上面,十指翻飞快速敲击下,很快便用英文写出论文的标题。

接着沉浸其中,加快论文的撰写进展。

……

与此同时。

远在大洋对岸的燕京大学内,因时差正值白天,数学科学院主任张鲁平,从理教楼办公室出来,火速前往位于镜春园的国际数学研究中心。

五分钟前他接到徐铭来电,得知自己学生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报告现场,成功证明出孪生素数猜想。

并得到伊万尼克和德利涅的认可。

如此令人激动万分的好消息,当然要第一时间告知田纲院士。

不多时。

他来到田纲的办公室,顾不上喝水休息,立刻把自己知道的消息讲出。

“田院士。”

“徐铭对孪生素数猜想的证明步骤,得到了数学年刊编委会以及德利涅教授的认可,等论文发表肯定会引起整个数学界的议论。”

“好。”

“徐铭他真的做到了。田纲高兴之下猛地站起身。

喊这一句时,丝毫没有掩饰喜悦表情。

不过他整体表现还算镇定,毕竟在徐铭出发前往普林斯顿大学之前,便已经知道对孪生素数猜想的证明情况。

只是对其框架以及步骤公式表示担心。

暂时无法确定,是否真的能彻底解决孪生素数猜想。

现在有了数学年刊编委会,以及德利涅教授的双重认定便基本是板上钉钉。

“是啊。”

“这小子总是能给我们惊喜。”张鲁平同田纲在旁边沙发处坐下笑着补充。

他对自己这个学生,可以说是越发喜欢的紧。

话音还未落下,又开口继续往下面讲。

“去年国际数论会议结束时,我看到徐铭把孪生素数猜想作为博士自主课题,当时心里面还有些打鼓,生怕他会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没想到。”

“这还不到一年时间,就优化出新的筛法工具,还顺手把孪生素数猜想给成功解决掉。”

“若非事实摆在眼前,都有些难以相信。”

“我看他天生就是搞理论数学的好苗子,咱们能有这样的数学天才,是学校和国家最值得骄傲的事情。”田纲这时表现的非常健谈满脸笑容。

每提到徐铭便忍不住发自内心的喜悦。

话讲到这里,下秒又突然想到什么,连忙特意指出。

“以徐铭这次在数论领域取得的成果,拿到人生的首个国际数学奖项不成问题。”

“当然咱们这边也要给出奖励。”

“我等下回去,就向院里写报告申请。”张鲁平急忙接过话茬斩钉截铁表示。

……

徐铭并不知道,学校方面已经展开行动,第二天早上他准时被生物钟喊醒。

被专车接到高等研究院后,萨纳克直接特意安排了间办公室供他使用,迫切想看到这篇论文出炉。

而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论文尚未发表,数学年刊没有正式公开宣布孪生素数猜想被证明,但对于现有的数学圈子来讲虽说不上小有时却也不大。

尤其针对这种重要的数学大事件。

于是仅过去一夜,便有不少其他高校的教授,都听说了此消息。

毕竟徐铭是在报告会现场,直接书写出证明过程。

如此疯狂举动不曾见过类似先例。

只是孪生素数猜想被证明,虽是大家期待的事,却同样有不少人对此消息表示质疑。

中午。

位于西海岸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作为菲尔兹奖得主的陶哲轩,正坐在自己办公室垂眼思索面前草稿纸上公式。

嘴里时不时低喃两句,眉头微微有些皱起。

“优化后的多尺度解析筛法,果然还是不足以解决孪生素数猜想问题吗?”

“难道只能另外更换方法思路……”

自从国际数论会议结束,他和徐铭在伊万尼克教授主持的晚间讨论会上,针对多尺度解析筛法进行交流,便决定把接下来的目标放在孪生素数猜想上。

为此面对记者采访提到时,还被传成了他和徐铭之间的学术竞赛。

按照他的思路方法,是对多尺度解析筛法寄予厚望。

便想尝试在徐铭的多尺度解析筛法基础上,进行一定的优化增强其效果和应用范围,使之能够作用在孪生素数猜想问题上面。

帮助他推进一些进展,碰撞出新的思路。

然而将近一年的时间过去,他对孪生素数猜想的研究依旧停滞不前。

这让他不得不对多尺度解析筛法,涌现出质疑情绪。

犹豫要不要彻底抛弃多尺度解析筛法,用自己的方法另外选择证明思路。

尽管他和别的教授还合作的有其他数学课题,但在孪生素数猜想上着实没少花费精力。

身形都比去年又消瘦了几分。

又过去半个小时。

伴随演算进程再次遇阻,他终于下定决心做出决定。

“或许多尺度解析筛法根本不适用孪生素数,因此无论如何优化都无法取得进展。”

“我应该尝试改用自己的思路方法。”

自顾自说着拍板后,他当即把桌面上原本的草稿纸收起扔到一边,下秒又重新抽出新的继续推导。

然而就在这时,却听一道声音从门口传出,然后便见同事约翰·加内特教授推门进来,使得陶哲轩被迫暂时停下手上动作微微有些皱眉。

没等对方开口,就率先表达自己的不满。

“加内特。”

“下次你进我的办公室,如果能提前敲门的话,我想会好上一些。”

“我很抱歉。”加内特立刻道歉。

大家同为学校的数学教授,对被人打扰这件事心里面都有着深刻体会,尤其若是正值关键的时刻,很容易就会让来之不易的灵感消散。

陶哲轩也清楚自己这个同事的性格,闻言很快舒展开眉头接着往下询问。

“是有什么事情吗?”

“我刚从别人口中听说一个消息,知道你一定会非常感兴趣。”加内特这时回答起来突然变得有些兴奋。

他没有卖关子,下秒直接讲出实际情况。

“陶。”

“昨天有人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成功证明了孪生素数猜想。”

“你说什么?”

陶哲轩听到这个消息猛地一怔:“有人已经证明了孪生素数猜想?”

要知道他在孪生素数猜想上,经过这将近一年的研究暂时没有进展不说,还刚决定推导之前的多尺度解析筛法方案重新更换思路方法。

结果现在突然告诉他,孪生素数猜想已经被人证明。

如此他的工作也就没有进行的必要。

不过突然冒出这样一个消息,他肯定是持怀疑态度不是很相信。

念头停留在这里,未作耽搁便连忙追问细节。

“消息来源靠谱吗?”

“如果是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证明,应该会联系相关人员参与匿名审稿才对。”

他很清楚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情况,如果是在数学年刊上面发表,应该先邀请数论界顶尖专家匿名评审。

例如上次他便受邀审稿。

只有论文通过审核验证成功发表,才会有正式的消息在数学界公布。

何况像孪生素数猜想这种数论经典问题,更应该无比严谨才对。

而面对陶哲轩的疑问,加内特只是讲出自己知道的。

“好像对方是在报告会上,现场写出了孪生素数猜想的全部证明过程,有一两百人全程进行见证。”

“听说那人也是来自燕京大学的东方数学家。”

“真是遗憾没能亲眼目睹。”

“估计过几天,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方面,会有正式的公告说明。”

加内特面露遗憾讲着,丝毫没有注意到,眼前陶哲轩已陷入思考状。

表情完全僵硬在脸上没有半点动作。

“对方来自燕京大学,难道是……”伴随一个念头涌现在脑海中便挥之不去。

接着迅速回过神,忙动用自己在数学界的人脉,想弄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

他脑海中符合条件的人选,基本上只有徐铭,毕竟对方也在研究孪生素数猜想。

情况若真是如此的话,他想知道徐铭究竟采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是否和他一样选择放弃多尺度解析筛法,这点对他来说相对比较重要。

——

转眼几天时间过去。

在徐铭的惊人效率之下,足有几十页的论文,终于全部撰写完毕。

联系上主编萨纳克教授告知此消息,对方第一时间便赶了过来,并带上徐铭前往德利涅教授办公室,请德利涅对论文进行最后的校正。

如果确定无误的话,便可直接在最新期,数学年刊期刊上面公开发表。

正式面向数学界宣布,困扰数学家长达百年的,数论领域经典问题,孪生素数猜想被彻底解决。

由来自燕京大学的在读博士生徐铭,成功摘取数论皇冠上的这颗明珠。

徐铭尽管是第二次见到德利涅教授,却丝毫没有表现出什么拘谨,甚至松弛感要比身旁的萨纳克还好,将论文递交过去便耐心等待。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