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对姜林的询问,姬霸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尴尬。
他对跪在地上的司马坤不耐烦地挥挥手:
“没什么没什么!这厮办事不力,正在挨训!这里没你的事了,滚下去吧!别杵在这儿碍眼!”
司马坤如蒙大赦,连忙爬起来,低着头,匆匆退出了大帐。
只是在掀开帐帘的刹那,他眼角的余光飞快地扫过姜林,眼神闪过一丝疑惑。
帐内只剩下姬霸、姜林、赵统和几名侍立的随从。
“去,把本殿下珍藏的‘玉冰烧’拿来!再弄几样下酒好菜!”
“今晚我要与先生痛饮几杯,压压惊,也好好感谢先生的救命之恩!”
美酒佳肴很快摆上。
姬霸亲自给姜林斟满一杯散发着凛冽寒香的玉冰烧,自己也端起一大碗:
“先生,请!这杯敬先生救命之恩!”
说罢,仰头一饮而尽,豪气干云。
姜林也举杯浅酌,酒液入喉,一股冰线直下丹田,随即化作灼热升腾。
“果然是好酒!”
几杯下肚,姬霸脸上泛红,话也多了起来,话题自然又绕回了今晚的黑衣人和那个让他恨得牙痒痒的“汉王”姜林。
“他**!”
姬霸重重放下酒碗,眼中怒火重燃:
“老子长这么大,还没吃过这么大的亏!”
“先生,你说,这口气我能咽下去吗?绝对不能!我已经想好了!”
他猛地一拍桌子:
“待我伤势稍好,立刻就给严忠传令!让他给我集结云州边军精锐,老子要亲自率军,踏平他那个**汉城!”
“把那姓姜的狗头砍下来当夜壶!方解我心头之恨!”
姜林端着酒杯的手微微一顿,瞳孔深处骤然收缩。
调动边军攻打汉城?
纵然严忠不会跟着他这个皇子胡闹,但是也难免不会派出一支偏军奇袭汉城。
汉城自然是不惧,但是这样会严重阻碍汉城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万一两军交锋的时候,姬霸受了伤,甚至死了,可能引来大玄更强力的镇压!
心思电转,姜林面上却露出一丝忧色,放下酒杯,声音沉稳地劝道:
“殿下息怒!殿下欲报此仇,姜某完全理解。只是……调动边军,非同小可啊!”
“哦?先生有何高见?”
姬霸看向姜林,他对姜林的意见极为重视。
“殿下请想!”
姜林身体微微前倾,语气带着分析利弊的冷静:
“严忠虽为边帅,但无兵部调令或陛下圣旨,私自调动大军出境作战,此乃谋逆大罪!”
“一旦事发,严忠固然难逃一死,殿下您……恐怕也难逃干系,至少一个‘擅启边衅’的罪名是跑不掉的。”
“朝中那些御史言官,还有太子殿下那边……恐怕会借此大做文章啊!”
上次姬无常就是擅动边军,才被朝廷收押,若不是诸葛家的面子,还有他皇室子弟的身份,估计坟头草都三尺高了。
姬霸听了姜林的话,也是眉头紧锁。
他虽然冲动,但并非完全不懂朝堂倾轧。
想到他那个太子哥哥,还有那些整天喷口水的御史,他确实有些犹豫了:
“这……先生说的也有道理。那……难道这仇就不报了?”
“仇,当然要报!”
姜林斩钉截铁,眼中闪过一丝莫名的光芒:
“只是方式,可以更巧妙,更有效,也更……彰显殿下的英明神武!”
“哦?先生快说!”
姬霸眼睛一亮,身体前倾,有些急不可耐。
“大军压境,固然声势浩大,却也劳师动众,动静太大,容易授人以柄。”
“而且,那汉城依仗火器之利,据城死守,我军纵能攻克,也必是损失惨重,尸横遍野。此乃下策!”
姜林分析道:
“姜某以为,上策乃是——斩首!”
“斩首?”
姬霸若有所思。
“不错!”
姜林点头,继续说道:
“殿下麾下,高手如云,赵统领更是先天五品的高手!何不从中精选一队顶尖好手,人数不必多,贵在精悍,由他们秘密潜入汉城!”
他声音压低,带着一种运筹帷幄的蛊惑力:
“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汉王姜林!”
“只要将其刺杀,汉城群龙无首,其所谓精锐神龙卫,不过一盘散沙,其倚仗的火器,也无人能发挥最大威力!”
“届时,殿下再以雷霆之势,或招降,或剿灭,岂不是易如反掌?”
“此计,既能报仇雪恨,又能以最小的代价解决叛逆,更能让殿下的威名,传遍大玄!”
“试想,殿下谈笑间,千里之外取敌酋首级,不费一兵一卒,招降汉城,这是何等风采?”
“陛下闻之,又将如何嘉许?”
“好!妙!妙啊!”
姬霸听得心花怒放,拍案而起,激动得牵动了伤口也浑不在意:
“先生此计甚妙!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才是本殿下该有的手段!比大军压境高明多了!就这么办!”
他看向赵统:
“听见没?给老子好好准备,等老子伤好了,亲自带队潜入汉城!”
赵统眉头微不可查地皱了一下,他总觉得这计划有些冒险。
更何况,这个计策还是由这位来历不明的姜先生提出来的。
不过他不敢违逆姬霸,只能沉声应道:
“末将遵命!”
姜林微微一笑,端起酒杯说道:
“殿下英明果断,姜某敬殿下一杯!”
随后,姜林把酒杯放下,脸上闪过一丝愁容:
“只是……还有一事,姜某不吐不快。”
“先生但说无妨!”
“王振今夜暴毙,守备之职空缺。”
姜林神色有些凝重:
“此城乃边境重镇,扼守咽喉,位置至关重要!若落入庸碌之辈手中,恐生乱子,甚至可能影响殿下北上的大计。”
“所以必须有一位能力卓绝、对殿下忠心耿耿的能人坐镇,方能保境安民,稳住后方!”
“对对对!先生说得太对了!”
姬霸连连点头:
“这青阳城确实不能乱!先生觉得……派谁去合适?”
姜林的目光,自然而然地落在了侍立一旁的赵统身上,带着欣赏:
“姜某观赵统领,沉稳干练,修为高深,更难得的是对殿下忠心耿耿,可堪大任!”
“由赵统领暂代青阳守备之职,震慑宵小,稳定局面,再合适不过!”